;水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弗等。水火共制造者,若蒸、若煮而有二焉。余外
制虽多端,总不离此二者。匪故巧弄,各有意存。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使
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
,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
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
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大概具陈,初学熟玩。



<目录>总论

<篇名>治疗用气味

内容:治疗贵方药合宜,方药在气味善用。气者,天也。气有四∶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
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
地也。味有六∶辛、甘、淡者,地之阳;酸、苦、咸者,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有使气
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
者,有先使气后使味者,有先使味后使气者,不可一例而拘。有一药两味,或三味者;有一
药一气,或二气者。热者多,
寒者少,寒不为之寒;寒者多,热者少,热不为之热。或寒热各半而成温,或温多而成热,
或凉多而成寒,不可一途而
取。又或寒热各半,昼服之,则从热之属而升;夜服之,则从寒之属而降。至于晴日则从热,
阴雨则从寒。所从求类,
变化犹不一也。仍升而使之降,须其抑也;沉
甘缓也,其行之也上。苦泻
也,其行之也下。
酸收也,其性缩。咸软也,其性舒。上下、舒缩、横直之不同如此,合而用之,其相应也。
正犹鼓掌成声,沃水成沸。二物相合,象在其间也。有志活人者,宜于是而取法。



<目录>总论

<篇名>药剂别君臣

内容:诸药合成方剂,分两各有重轻。重者主病以为君,轻者为臣而佐助。立方之法,仿此才
灵。
往往明医,不逾矩度。如解利伤风,风宜辛散,则以防风味辛者为君,白术、甘草为佐;若
解利伤寒,寒宜甘发,又以甘草味甘者为主,防风、白术为臣。 疟寒热往来,君柴胡、葛
根,而佐陈皮、白术;血痢腹痛不已,君芍药、甘草,而佐当归、木香。大便泻频,茯苓、
炒白术为主,芍药、甘草佐之;下焦湿盛,防己、草龙胆为主,苍术、黄 佐之。眼暴赤肿
,黄芩、黄连君也,佐以防风、当归;小便不利,黄 、知母君也,佐以茯苓、泽泻。诸疮
疹金银花为主,多热佐栀子、连翘,多湿佐防风、苍术;诸咳嗽五味子为主,有痰佐陈皮、
半夏,有喘佐紫菀、阿胶。如是多般,难悉援引,惟陈大要,余可例推。又况本草各条,亦
以君臣例载。各虽无异,义实不同。彼则以养命之药为君,养性之药为臣,治病之药为使。
优劣匀分,万世之定规也;此则以主病之药为君,佐君之药为臣,应臣之药为使。重轻互举
,一时之权宜也。万世定规者,虽前圣复起,犹述旧弗违;一时权宜者,固后学当宗,贵通
变无泥。医家活法,观此可知。



<目录>总论

<篇名>四气

内容:凡称气者,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是药之性。且如鹅条中云∶白鹅脂性冷,不可言
其气
冷也。况自有药性,论其四气,则是香臭腥臊,故不可以寒热温凉配之。如蒜、阿魏、鲍鱼
、汗袜,则其气臭;鸡、鱼、鸭、蛇,则其气腥;狐狸肾、白马茎、近阴处、人中白,则其
气臊;沉、檀、脑、麝,则其气香。如此方可以气言之。其古本序例中,并各条内气字,恐
或后世误书,当改为性字,于义方允,仍寒热温凉四性。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此四者,如
辛之属,则有硝石、石膏、干姜、桂、附、半夏、细辛、薄荷、荆芥之类;甘之属,则有滑
石、凝水石、饧饴、酒、枣、参、耆、甘草、干葛、粳米之类;苦之属,则有大黄、枳实、
浓朴、酒、糯米、白术、麻黄、竹茹、栀子之类;咸之属,则有泽泻、犀角、阳起石、皂荚
、文蛤、白华、水蛭、牡蛎之类;酸之属,则有商陆、苦酒、硫黄、乌梅、五味子、木瓜、
芍药之类。此虽不足以尽举,大抵五味之中,皆有四者也。



<目录>总论

<篇名>五味

内容:天地既判,生万物者惟五气耳!五气定位则五味生,五味生则千变万化,不可穷已。故
曰∶生物者,气也。成之者,
味也。以奇生则成而耦,以耦生则成而奇。寒气坚,故其味可用以软;热气软,故其味可用
以坚;风气散,故其味可用
以收;燥气收,故其味可用以散。土者,中气所生,无所不和,故其味可用以缓。气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