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脚软,皮肤顽痹(藏器)。治消渴症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
【发明】
弘景曰∶蚕砂多入诸方,不但熨风而已。
宗 曰∶蚕屎饲牛,可以代谷。用三升醇酒,拌蚕砂五斗,甑蒸,于暖室中,铺油单上
。令患风冷气痹及近感瘫风人,就以患处一边卧沙上,浓盖取汗。若虚人须防大热昏闷,令
露头面。若未全愈,间日再作。
时珍曰∶蚕属火,其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砂主疗风湿之病。有人病风痹,用此熨
法得效。按《陈氏经验方》∶一抹膏∶治烂弦风眼。以真麻油浸蚕沙二三宿,研细,以篦子

此十余年,试用之,二、三次顿瘳,其功亦在去风收湿也。又同桑柴灰淋汁,煮鳖肉作丸,
治腹中症结,见鳖条。李九华云∶蚕砂煮酒,色味清美,又能疗疾。
【附方】旧四,新六。
半身不遂∶蚕砂二硕,以二袋盛之,蒸熟,更互熨患处。仍以羊肚,粳米煮粥,日食一
枚,十日即止。(《千金方》)
风瘙瘾疹作痒成疮∶用蚕砂一升,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洗浴。避风。(《圣
惠方》)
头风白屑作痒∶蚕砂烧灰淋汁,洗之。(《圣惠方》)
眯目不出∶蚕砂拣净,空心以新汲水吞下十枚。勿嚼破。(《圣惠》)
消渴饮水∶晚蚕砂焙干为末。每用冷水下二钱,不过数服。(《斗门方》)
妇人血崩∶蚕砂为末,酒服三、五钱。(《儒门事亲》)
月经久闭∶蚕砂四两,砂锅炒半黄色,入无灰酒一壶,煮沸,澄去沙。每温服一盏,即
通。
转女为男∶妇人始觉有孕,用原蚕屎一枚,井华水服之,日三。(《千金》)
扭闪出骨窍等证。蚕砂四两(炒黄),绿豆粉四两(炒黄),枯矾二两四钱,为末。醋调敷之,
绢包缚定。换三
男妇心痛不可忍者∶晚蚕砂一两,滚汤泡过,滤净,取清水服,即止。(《瑞竹堂方》)



<目录>虫部第三十九卷\虫之一

<篇名>石蚕

内容:(《本经》下品)
【校正】并人有名未用石蠹虫。
【释名】沙虱(《本经》)、石蠹虫(《别录》
弘景曰∶沙虱乃东间水中细虫。人入水浴,着身略不可见,痛如针刺,挑亦得之。今此
或名同而物异耳。
时珍曰∶按《吴普本草》沙虱作沙蚌。
【集解】
别录曰∶石蚕生江汉池泽。
宗 曰∶石蚕在处山河中多有之。附生水中石上,作丝茧如钗股,长寸许,以蔽其身。
其色如泥,蚕在其中,故谓之石蚕,亦水中虫耳。方家用者绝稀。
《别录》曰∶石蠹虫生石中。
藏器曰∶石蠹虫一名石下新妇,今伊芳洛间水底石下有之。状如蚕,解放丝连缀小石如茧。
春夏羽化作小蛾,水上飞。
时珍曰∶《本经》石蚕,《别录》石蠹,今观陈、寇二说及主治功用,盖是一物无疑矣
。又石类亦有石蚕,与此不同。
【正误】
弘景曰∶李当之云∶石蚕江左不识,谓为草根。其实类虫,形如老蚕,生附石上。伧人
得而食之,味咸微辛。所言有理,但江汉非伧地。大都是生气物,如海中蛤、蛎辈,附石生
不动,皆活物也。今俗用草根,黑色,多角节,亦似蚕。恐未是实,方家不用。
恭曰∶石蚕形似蚕,细小有角节,青黑色,生江汉侧石穴中。岐、陇间亦有,北人多不
用,采者遂绝耳。
韩保升曰∶李谓是草根,陶谓是生气物。苏恭之说,半似草,半似虫,皆妄矣。此虫所
在水石间有之,取为钩饵。马湖石间最多,彼人啖之,云咸、微辛。
颂曰∶石蚕,陶、苏都无定论,《蜀本》之说为是。今川、广中多有之。其草根之似蚕
者,亦名石蚕,出福州。今信州山石上,四时常有之,亦采入药。详见菜部草石蚕下。
【气味】咸,寒,有毒。
保升曰∶咸、微辛。
吴普曰∶雷公∶咸,无毒。
【主治】五癃,破石淋堕胎。其肉∶解结气,利水道,除热(《本
石蠹虫∶主石癃,小便不利(《别录》)。
【发明】宗 曰∶石蚕谓之草者,谬也。《经》言肉解结气,注中更
时珍曰∶石蚕连皮壳用也,肉则去皮壳也。
【附录】云师、雨虎
时珍曰∶按《遁甲开山图》云∶霍山有云师、雨虎。荣氏注云∶云师如蚕,长六寸,
有毛似兔。雨虎如蚕,长七、八寸,似蛭。云雨则出在石上。肉甘,可炙食之。此亦石蚕之
类也。



<目录>虫部第三十九卷\虫之一

<篇名>九香虫

内容:(《纲目》)
【释名】黑兜虫。
【集解】
时珍曰∶九香虫,产于贵州永宁卫赤水河中。大如小指头,状如水黾,身青黑色。至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