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珍曰∶薇生麦田中,原泽亦有,故《诗》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
蜀入谓之巢菜。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诗》云∶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礼记》云∶ 豕以薇。皆此物也。《诗疏》以为迷蕨,郑氏《通志》以为金樱芽,
皆谬矣。项氏云∶巢菜有大、小二种∶大者即薇,乃野豌豆之不实者,小者即苏东坡所谓元
修菜也。此说得之。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久食不饥,调中,利大小肠(藏器)。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 )。



<目录>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篇名>翘摇

内容:(《拾遗》)
【释名】摇车(《尔雅》)、野蚕豆(《纲目》)、小巢菜。
藏器曰∶翘摇,幽州人谓之翘饶。《尔雅》云∶柱夫,摇车(俗呼翘摇车)是矣。
蔓生细叶,紫花可食。
时珍曰∶翘摇,言其茎叶柔婉,有翘然飘摇之状,故名。苏东坡云∶菜之美者,蜀乡之
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谓之元修菜。陆放翁诗序云∶蜀蔬有两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实者;
小巢生稻田中,吴地亦多,一名漂摇草,一名野蚕豆。以油炸之,缀以米糁,名草花,食之
佳,作羹尤美。
【集解】藏器曰∶翘摇生平泽。蔓生如KT 豆,紫花。
时珍曰∶处处皆有。蜀人秋种春采,老时耕转壅田。故薛田诗云∶剩种豌巢沃晚田。蔓
似KT 豆而细,叶似初生槐芽及蒺藜,而色青黄。欲花未萼之际,采而蒸食,点酒下盐,
羹作馅,味如小豆藿。至三月开小花,紫白色。结角,子似豌豆而小。
【气味】辛,平,无毒。
诜曰∶煮食佳,生食令人吐水。
【主治】破血,止血生肌。捣汁服之,疗五种黄病,以瘥为度(藏器)。利五脏,明耳
目,去热风,令人轻健,长食不厌,甚益人(孟诜)。止热疟,活血平胃(时珍)。
【附方】新二。
活血明目∶漂摇豆为末,甘草汤服二钱,日二钱。(《卫生易简方》)。
热疟不止∶翘摇杵汁服之。(《广利方》)



<目录>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篇名>鹿藿

内容:(《本经》下品)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鹿豆(郭璞)、KT 豆(音劳。亦作 )、野绿豆。
时珍曰∶豆叶曰藿,鹿喜食之,故名。俗呼KT 豆,KT 、鹿音相近也。王磐《野
菜谱》作野绿豆。《尔雅》云∶ (音卷),鹿藿也。其实 (音纽)。即此。
【集解】《别录》曰∶鹿藿生汶山山谷。
弘景曰∶方药不用,人亦无识者。但葛苗一名鹿藿。
恭曰∶此草所在有之。苗似豌豆,而引蔓长粗。人采为菜,亦微有豆气,山人名为鹿豆
也。
保升曰∶鹿豆可生啖。五月、六月采苗,晒干之。
郭璞注《尔雅》云∶鹿豆叶似大豆,蔓延生,根黄而香。是矣。
时珍曰∶鹿豆即野绿豆,又名KT 豆,多生麦地田野中。苗叶似绿豆而小,引蔓生,
生、熟皆可食。三月开淡粉紫花,结小荚。其子大如椒子,黑色。可煮食,或磨面作饼蒸食。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蛊毒,女子腰腹痛不乐,肠痈瘰 , 疡气(《本经》)。
止头痛(梁简文《劝医文》)。



<目录>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篇名>灰

内容:(音狄。宋《嘉 》)
【校正】原自草部移入谷部,今复移入此。
【释名】灰涤菜(《纲目》)、金锁夭。
时珍曰∶此菜茎叶上有细灰如沙,而枝叶翘 ,故名。梁简文帝《劝医文》作灰 菜,
俗讹为灰条菜。《雷公炮炙论》谓之金锁夭。
【集解】藏器曰∶灰 生于熟地。叶心有白粉,似藜。但藜心赤茎大,堪为杖,入药不
如白 也。其子炊为饭,香滑。
时珍曰∶灰 ,处处原野有之。四月生苗,茎有紫红线棱。叶尖有刻,面青背白。茎心、
嫩叶背面皆有白灰。为蔬亦佳。五月渐老,高者数尺。七、八月开细白花。结实簇簇如球,
中有细子,蒸曝取仁,可炊饭及磨粉食。《救荒本草》云∶结子成穗者味甘,散穗者微苦,
生墙下、树下者不可用。
【修治】 曰∶灰 即金锁夭,叶扑蔓翠上,往往有金星,堪用。若白青色者,是忌女
茎,不中用也。若使金锁夭,茎高二尺五、六寸为妙。若长若短,皆不中使。凡用勿令犯水,
去根晒干,以布拭去肉毛令尽,细锉,焙干用之。
时珍曰∶妓女茎即地肤子苗,与灰 茎相似而叶不同,亦可为蔬。
详见本条。
\x茎叶\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