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服二升即愈。(《千金》)。
鬼疰腹痛,不可忍者∶独头蒜一枚,香墨如枣大,捣和酱汁一合,顿服。(《永类钤方》)。
心腹冷痛∶法醋浸至二、三年蒜,食至数颗,其效如神。(李时珍《濒
湖集简方》)。
夜啼腹痛面青,冷证也∶用大蒜一枚(煨研,日干),乳香五分,捣丸芥子大。每服七
丸,乳汁下。(危氏《得效方》)。
寒湿气痛∶端午日收独蒜,同辰粉捣,涂之。(唐瑶《经验方》)。
鬼毒风气∶独头蒜一枚,和雄黄、杏仁研为丸,空腹饮下三丸。静坐少时,当下毛出即
安。(孟诜《食疗本草》)。
狗咽气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用独头蒜一枚,削去两头,塞鼻中。
左患塞右,右患塞左。候口中脓血出,立效。(《圣济》)。
喉痹肿痛∶大蒜塞耳、鼻中,日二易之。(《肘后方》)。
鱼骨哽咽∶独头蒜塞鼻中,自出。(《十便良方》)。
牙齿疼痛∶独头蒜煨乘热切熨痛处,转易之。亦主虫痛。(《外台秘要》)。
眉毛动摇,目不能交睫,唤之不应,但能饮食∶用蒜三两杵汁,调酒饮,即愈。(夏子
益《奇疾方》)。
脑泻鼻渊∶大蒜切片贴足心,取效止。(《摘玄方》)。
头风苦痛《易简方》∶用大蒜研汁 鼻中。《圣济录》∶用大蒜七个去皮,先烧红地,以
蒜逐个于地上磨成膏子。却以僵蚕一两,去头足,安蒜上,碗覆一夜,勿令透气。只取蚕研
末, 入鼻内,口中含水,甚效。
小儿惊风《总录》∶方同上。
小儿脐风∶独头蒜切片,安脐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气,即止。(黎居士《简易方论》)。
小儿气淋∶宋宁宗为郡王时病淋,日夜凡三百起。国医罔措。或举孙琳治之。琳用大蒜、
淡豆豉、蒸饼三物捣丸,令以温水下三十丸。曰∶今日进三服,病当减三之一,明日亦然,
三日病除。已而果然,赐以千缗。或问其说。琳曰∶小儿何缘有淋?只是水道不利,三物皆
能通利故也。(爱竹翁《谈薮》)。
产后中风,角弓反张,不语∶用大蒜三十瓣,以水三升,煮一升,灌之即苏。(张杰《子
母秘录》)。
金疮中风,角弓反张∶取蒜一升去心,无灰酒四升煮极烂,并滓服之。
须臾得汗即瘥。(《外台秘要》)。
妇人阴肿作痒∶蒜汤洗之,效乃止。(《永类钤方》)。
阴汗作痒∶大蒜、淡豉。捣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空腹灯心汤下三十丸。
小便淋沥,或有或无∶用大蒜一个,纸包煨熟,露一夜,空心新水送下。(《朱氏集验
方》)。
小儿白秃团团然∶切蒜日日揩之。(《秘录》)
闭口椒毒,气闭欲绝者∶煮蒜食之。(张仲景方)
射工溪毒∶独头蒜切三分浓,粘贴灸之,令蒜气射入即瘥。(《梅师方
》)。
蜈蝎螫伤∶独头蒜摩之,即止。(《梅师》)
蛇虺螫伤∶孟诜曰∶即时嚼蒜封之,六、七易。仍以蒜一升去皮,以乳二升煮熟,空心
顿服。明日又进。外以去皮蒜一升捣细,小便一升煮三、四沸,浸损处。
《梅师》∶用独头蒜、酸草捣绞敷咬处。
脚肚转筋∶大蒜擦足心令热,即安。仍以冷水食一瓣。(《摄生方》)
食蟹中毒∶干蒜煮汁饮之。(《集验方》)。
蛇瘕面光,发热,如火炙人∶饮蒜汁一碗,吐出如蛇状,即安。(危氏
方)



<目录>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篇名>五辛菜

内容:(《拾遗》)
【集解】
时珍曰∶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
新之义,谓之五辛盘,杜甫诗所谓∶“春日春盘细生菜”是矣。
【气味】辛,温,无毒。
藏器曰∶热病后食,多损目。
【主治】岁朝食之,助发五脏气。常食,温中去恶气,消食下气(藏器)。



<目录>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篇名>芸苔

内容:(《唐本草》)
【释名】寒菜(胡居士方)、胡菜(同上)、苔菜(《埤雅》)、苔芥(《沛志》)、油菜(《纲
目》)。
时珍曰∶此菜易起苔,须采其苔食,则分枝必多,故名芸苔,而淮人谓之苔芥,即今油
菜,为其子可榨油也。羌陇氐胡,其地苦寒,冬月多种此菜,能历霜雪,种自胡来,故服虔
《通俗文》谓之胡菜,而胡洽居士《百病方》谓之寒菜,皆取此义也。或云塞外有地名云台
戍,始种此菜,故名,亦通。
【集解】
恭曰∶《别录》云∶芸苔乃人间所啖菜也。
宗 曰∶芸苔不甚香,经冬根不死,辟蠹,于诸菜中亦不甚佳。
时珍曰∶芸苔方药多用,诸家注亦不明,今人不识为何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