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恍惚
,得风雪便作也。沉尸者,缠结脏腑,冲引心胁,每发绞切,遇寒冷便作也。尸注者,举身
沉重,精神错杂,常觉昏废,每节气至则大作也。并是身中尸鬼,引接外邪∶宜用忍冬(茎
叶,锉)数斛,煮取浓汁煎稠。每服鸡子大许,温酒化下,一日二、三服。(《肘后方》)
鬼击身青作痛∶用金银花一两。水煎饮之。(李楼《怪病奇方》)
香港脚作痛,筋骨引痛∶鹭鸶藤(即金银花)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卫生易简方》)
中野菌毒∶急采鸳鸯藤啖之,即今忍冬草也。(洪迈《夷坚志》)
口舌生疮∶赤梗蜜桶藤、高脚地铜盘、马蹄香等分,以酒捣汁,鸡毛刷上,取涎出即愈。
(《普济方》)忍冬膏,治诸般肿痛,金刃伤疮恶疮∶用金银藤四两,吸铁石三钱。香油
一斤,熬枯去滓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篇名>甘藤

内容:(宋《嘉 》)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甜藤(《嘉 》)、感藤。
时珍曰∶甘、感音相近也。又有甜藤、甘露藤,皆此类,并附之。忍冬一名甜藤,
与此不同。
【集解】藏器曰∶生江南山谷。其藤大如鸡卵,状如木防己。斫断吹之,气出一头。其
汁甘美如蜜。
\x汁\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调中益气,通血气,解诸热,止渴(藏器)。除烦闷,利五脏,治肾钓气。其

研敷蛇虫咬(大明)。解热痢及膝肿(时珍)。
【附录】甘露藤(《嘉 》)藏器曰∶生岭南。藤蔓如箸。人服之得肥,一名肥藤。味
甘,温,无毒。主风血气诸病。久服,调中温补,令人肥健,好颜色。
大明曰∶止消渴,润五脏,除腹内诸冷。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篇名>甜藤

内容:(《拾遗》)
藏器曰∶生江南山林下,蔓如葛。味甘,寒,无毒。主去热烦解毒,调
中气,令人肥健。捣汁和米粉,作糗饵食,甜美,止泄。又治剥马血毒入肉,及狂犬、牛、
马热黄。敷蛇咬疮。又有小叶尖长,气辛臭者,捣敷小儿腹,除痞满闪癖。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篇名>含水藤

内容:(《海药》)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并入《拾遗》大瓠藤。
【释名】大瓠藤
【集解】 曰∶按∶刘欣期《交州记》云∶含水藤生岭南及诸海边山谷。状若葛,叶
似枸杞。多在路旁,行人乏水处便吃此藤,故以为名。
藏器曰∶越南、朱 、儋耳无水处,皆种大瓠藤,取汁用之。藤状如瓠,断之水出,饮
之清美。
时珍曰∶顾微《广州记》云∶水藤,去地一丈,断之更生,根至地水不绝。山行口渴,
断取汁饮之。陈氏所谓大瓠藤,盖即此物也。
\x藤中水\x
【气味】甘,平,无毒。藏器曰∶寒。
【主治】解烦渴心燥,瘴疠丹石发动,亦宜服之(李 )。止渴,润五脏,去湿痹,天
行时气,利小便。其叶捣,敷中水烂疮皮皲(藏器)。治人体有损痛,沐发令长(时珍。《广
州记》)。
【附录】鼠藤(《拾遗》)
曰∶顾微《广州记》云∶鼠爱食此藤,故名。其咬处人取为药。
藏器曰∶生南海海畔山谷。作藤绕树,茎叶滑净似枸杞,花白,有节心虚,苗头有毛
。彼人食之如甘蔗。味甘,温,无毒。主丈夫五劳七伤,阴痿,益阳道,小便数白,腰脚痛
冷,除风气,壮筋骨,补衰老,好颜色。浓煮服之,取微汗。亦浸酒服。性温,稍令人闷,
无苦也。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篇名>天仙藤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江淮及浙东山中。春生苗蔓,延作藤。叶似葛叶,圆而小,有白毛,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解风劳。同麻黄,治伤寒,发汗。同大黄,堕胎气(苏颂)。流气活血,治心

【附方】新六。
疝气作痛∶天仙藤一两,好酒一碗,煮至半碗,服之神效。(孙天仁《集效方》)
痰注臂痛∶天仙藤、白术、羌活、白芷梢各三钱,片子姜黄六钱,半夏(制)五钱。每
服五
钱,姜五片,水煎服。仍间服千金五套丸。(杨仁斋《直指方》)
妊娠水肿,始自两足,渐至喘闷,似水,足趾出水,谓之子气。乃妇人素有风气,或冲

甘草
、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姜三片,木瓜三片,紫苏三叶,煎至七分,空心
服,一日三服。小便利,气脉通,肿渐消,不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