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面上 ∶荠 、肉桂各一两。为末。每用方寸匕,酢浆服之,日一服。又灭瘢痣。(《圣
济总录》)
解诸蛊毒∶荠 根捣末,饮服方寸匕,立瘥。(陈延之《短剧方》)
解钩吻毒∶钩吻叶与芹叶相似,误食之杀人。惟以荠 八两,水六升,煮取三升,每服
五合,日五服。(仲景《金匮玉函》)
解五石毒∶荠 生捣汁,多服之,立瘥。(苏颂《图经》)



<目录>草部第十二卷\草之一

<篇名>隐忍叶

内容:【气味】甘、苦,寒,无毒。
【主治】蛊毒腹痛,面目青黄,林露骨立,煮汁一二升饮(时珍)。主腹脏风壅,咳嗽
上气(苏颂)。



<目录>草部第十二卷\草之一

<篇名>桔梗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白药(《别录》)、梗草(《别录》)、荠 (《本经》)。
时珍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吴普本草》一名利如,一名符扈,一名房图,
方书并无见,盖亦瘦辞尔。桔梗、荠 乃一类,有甜、苦二种,故《本经》桔梗一名荠 ,
而今俗呼荠 为甜桔梗也。至《别录》始出荠 条,分为二物,然其性味功用皆不同,当以
《别录》为是。
【集解】《别录》曰∶桔梗,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二、八月采根,曝干。
普曰∶叶如荠 ,茎如笔管,紫赤色,二月生苗。
弘景曰∶近道处处有,二、三月生苗,可煮食之。桔梗疗蛊毒,甚验。俗方用此,乃名
荠。今别有荠 ,能解药毒,可乱人参,叶甚相似。但荠 叶下光明滑泽无毛为异,叶生
又不如人参相对耳。
恭曰∶荠 、桔梗,叶有差互者,亦有叶三、四对者,皆一茎直上,叶既相乱,惟以根
有心为别耳。
颂曰∶今在处有之。根如小指大,黄白色。春生苗,茎高尺余。叶似杏叶而长椭,四叶
相对而生,嫩时亦可煮食。夏开小花紫碧色,颇似牵牛花,秋后结子。八月采根,其根有心,
若无心者为荠 。关中所出桔梗,根黄皮,似蜀葵根。茎细,青色。叶小,青色,似菊叶也。
\x根\x
【修治】 曰∶凡使勿用木梗,真似桔梗,只是咬之腥涩不堪。凡用桔梗,须去
头上尖硬二、三分以来,并两畔附枝。于槐砧上细锉,用生百合捣膏,投水中浸一伏时滤
出,缓火熬令干用。每桔梗四两,用百合二两五钱。
时珍曰∶今但刮去浮皮,米泔水浸一夜,切片微炒用。
【气味】辛,微温,有小毒。普曰∶神农、医和∶苦,无毒;黄帝、扁鹊∶辛、咸;岐
伯、雷公∶甘,无毒。李当之∶大寒。权曰∶苦、辛。时珍曰∶当以苦、辛、平为是。
之才曰∶节皮为之使。畏白芨、龙眼、龙胆草忌猪肉。得牡蛎、远志,疗恚怒;得硝石
石膏,疗伤寒。白粥解其 毒。
时珍曰∶伏砒。徐之才所云节皮,不知何物也。
【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本经》)。
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下蛊毒(《别录》)。治下痢
,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甄权)。
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破症瘕肺痈,养血排脓,补
内漏及喉痹(大明)。利窍,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咽嗌,胸膈滞气及痛,除鼻塞(元素)。
治寒呕(李杲)。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时珍)。
【发明】好古曰∶桔梗气微温,味苦辛,味浓气轻,阳中之阴,升也。入手太阴肺经气
分及足少阴经。
元素曰∶桔梗清肺气,利咽喉,其色白,故为肺部引经。
与甘草同行,为舟楫之剂。如大黄苦泄峻下之药,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须用辛甘
之剂升之。譬如铁石入江,非舟楫不载。所以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
时珍曰∶朱肱《活人书》治胸中痞满不痛,用桔梗、枳壳,取其通肺利膈下气也。张仲
景《伤寒论》治寒实结胸,用桔梗、贝母、巴豆,取其温中消谷破积也。又治肺痈唾脓,用
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清肺,甘温泻火,又能排脓血、补内漏也。其治少阴证二、三日咽痛,
亦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合而用之,能调寒热也。后人易名甘桔汤,通
治咽喉口舌诸病。宋仁宗加荆芥、防风、连翘,遂名如圣汤,极言其验也。按∶王好古《医
垒元戎》载之颇详,云失音,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
母;咳渴,加五味子;酒毒,加葛根;少气,加人参;呕,加半夏、生姜;唾脓血,加紫菀;
肺痿,加阿胶;胸膈不利,加枳壳;心胸痞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大黄;面肿,加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