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车。宁得一
斤地榆。不用明月宝珠。时珍曰。五加治风湿痿痹。壮筋骨。其功良深。仙家所述虽若过情
。盖奖辞多溢。亦常理耳!)茎青节白。骨硬皮黄根黑。芬香五叶者佳。远志为使。恶玄参




<目录>上编\卷三散剂

<篇名>平散

内容:(灌木)祛风逐热固肾
石南叶(专入肝。)味辛而苦。按辛则有发散之能。苦则具有坚肾之力。若使辛苦而热。
则云
妇人久服思男。其理或可信矣。然此止属辛苦而性不热。则治止可以言祛风。而补阴之说。
亦止因苦坚肾。而肾不泄。因辛散风。而阴不受其蹂躏也。(的解)若竟以为补阴滋水。则

已属有碍。而尚可云补火以思男者乎?(医书类多如此惑人。)若果有之。则凡类于此者。

莫不为思男之品。而附桂之雄。又将置之于何等地矣。李时珍亦明医中人。何竟附和而有是
言耶。 庵之辟。宜其有是。(汪昂曰。按石南叶补阴祛风则有之。然味辛不热。不助相火
。亦未闻邪淫方中用石南叶者。别录思男之说。殆不可信。)出关中者炙用。五加皮为使。
恶小蓟。



<目录>上编\卷三散剂

<篇名>平散

内容:(山果)宣肺气燥脾湿
橘皮(专入脾肺。兼入大肠)。味辛而温。治虽专主脾肺。(时珍曰。脾乃元气之母。肺
乃摄
气之签。故橘皮为二经气分药。)调中快膈。导痰消滞。利水破症。宣五脏理气燥湿。(汪自
曰。大法治痰以健脾顺气为主。洁古曰。陈皮枳壳利其气而痰目下。)然同补剂则补。同泻

则泻。同升剂则升。同降剂则降。各随所配而得其宜。(凡补药涩药。必佐陈皮以利气。)且
同生姜。则能止呕。(十剂篇云。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是也。)同半夏则豁痰。同杏仁则
治大肠气闭。同桃仁则治大肠血闭。至其利气。虽有类于青皮。但此气味辛温。则入脾肺而
宣壅。不如青皮专入肝疏泄。而无入脾燥湿。入肺理气之故也。(诸湿皆属于脾。诸气皆属
于肺。)然多服亦能损气。(胃气亦赖痰养。不可用此尽攻。)用补留白。下气消痰除白。(出
圣济)即书所名橘红。(今人有以色红形小如枳实者代充。其破气实甚。)然亦寓有发表之意
。(以皮治皮意。)核治疝痛偏坠。(凡核多入肾。而橘核尤入囊核。亦物类相感意。时珍曰
。橘核入足厥阴肝。与青皮同功。故治腰痛 疝痛。及内 卵肿偏坠。或硬如石。或肿至溃
。有极核丸。用之有效。)叶散痈肿。(莫强中为丰城令时得疾。凡食已。辄胸满不下。百方
不效。偶家人合橘红汤。因取尝之。似相宜。连日饮之。一日。忽觉胸中有物坠下。大惊目
瞪。自汗如雨。须臾腹痛。下数块如铁弹子。臭不可闻。自此胸次廓然。其疾顿愈。盖脾之
冷积也。其方用橘皮一斤去y。甘草盐花各四两。为末。煮干点服。名二肾散。丹溪变为润
下丸。用治痰气有效。惟气实人服之相宜。气不足者。不宜用之也。)取广陈久者良。(陈则
烈气消散。故名陈皮。与半夏同用。名为二陈。)治火痰童便制。寒痰姜汁制。治下焦盐水
制。核去皮炒用。



<目录>上编\卷三散剂

<篇名>平散

内容:(山果)行肝气滞
青皮(专入肝)。本于橘生。其皮则一。何为因青而异。盖犹人当少壮。则性燥暴而少
柔。人
当老年。则性渐减而不燥。青皮未经寒暑。燥气不消。故其赋性最劣。其色青。青属木。木
主肝。故青独于肝经则入。其味苦。故能入肝而下气。(杲曰。青皮乃足厥阴引经之药。能
引食入太阴之仓。破滞消坚。皆治在下之病。)然仍兼有辛气内存。故于下中仍兼宣泄。(柴
胡疏上焦肝气。青皮平下焦肝气。陈皮浮而上入脾肺气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胆气分。气味各
别如此。)是以书载力能发汗。(时珍曰。小见消积。多用青皮。最能发汗。)破泄削坚。除
痰消痞。并气郁久怒。久疟结癖。(嘉谟曰。久疟热甚。必结癖块。宜多服青皮汤。内有青
皮疏利肝邪。则癖自不结也。)疝痛(疝痛有由足厥阴郁气。)乳肿。(丹溪曰。乳房属阳明。
乳头属厥阴。乳母或因忿怒郁闷。浓味酿积。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开。阳明之血腾
沸。故热甚而化脓。亦有其子有滞痰膈热。含乳而摇嘘气。致生结核者。初起便须忍痛揉软
。吮令汗透。自可消散。治法以青皮疏肝滞。石膏清胃热。甘草节行浊血。栝蒌消肿导毒。
或加没药橘叶金银花蒲公英皂角少酒。若于肿处灸三五壮尤佳。久则凹陷。名乳岩。不可治
矣。)无不奏效。但有汗气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