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篇名>婆娑石

内容:\r婆娑石\ph21.bmp\r,文具无名异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

<篇名>石中黄子

内容:\r石中黄子\ph22.bmp\r,《本经》不载所生州土,云出禹余粮处有之。今惟出河中府
中条山谷内。旧说是
余粮壳中未成余粮黄浊水。今云其石形如面剂,紫黑色,石皮内黄色者,谓之中黄。两说小
异,谨按葛洪《抱朴子》云∶石中黄子所在有之,近水之山尤多,在大石中,其石常润湿不
燥,打石,石中有数十重,见之赤黄,溶溶如鸡子之在壳,得者即当饮之,不尔便坚凝成石
,不中服也。破一石中,多者有一升,少者数合,法当正及未坚时饮之,即坚凝,亦可末
服也。若然旧说,是初破取者。今所用,是久而坚凝者耳。采无时。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

<篇名>金屑

内容:\r金屑\ph23.bmp\r,生益州。银屑,生永昌。陶隐居注云∶金之所生,处处皆有,梁、
益、宁三州多有,
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而银所出处,亦与金同,但皆生石中耳。苏恭以为银之与金,生
不同处。金又出水中。陈藏器云∶生金是毒蛇屎,常见人取金,掘地深丈余,至纷子石,石
皆一头黑焦,石下有金,大者如指,小犹若麻豆,色如桑黄,咬时极软,即是真金。麸金出
水沙中,毡上淘取,或鹅鸭腹中得之。注以陈说为非是。然今饶、信、南剑、登州出金处,
采得金亦多端,或有若山石状者,或有若米豆粒者,若此类未经火,皆可为生金。其银在矿
中,则与铜相杂,土人采得之,必以铅再三煎炼方成,故不得为生银也。故下别有生银条云
∶出饶州、乐平诸坑生银矿中,状如硬锡,纹理粗错自然者真。今坑中所得,乃在土石中,
渗溜成条,若丝发状,土人谓之老翁须,似此者极难得。方书用生银,必得此乃真耳,金屑
古方不见用者,银屑惟葛洪治痈肿五石汤用之。今人弥不用,惟作金银薄入药甚便,又金石
凌、红雪、紫雪辈,皆取金银取汁,此亦通用经炼者耳。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

<篇名>银屑

内容:\r银屑\ph24.bmp\r,文具金屑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

<篇名>生银

内容:\r生银\ph25.bmp\r,文具金屑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

<篇名>水银

内容:\r水银\ph26.bmp\r,生符陵平土,今出秦州、商州、道州、邵武军,而秦州乃来自西
羌界。《经》云∶出
于丹砂者,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 养,
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陶隐居云∶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别出沙
地,皆青白色。今不闻有此。至于西羌来者,彼人亦云如此烧 。但其山中所生极多,至于
一山自折裂,人采得砂石,皆大块如升斗,碎之乃可烧 ,故西来水银,极多于南方者。谨
按《广雅》水银谓之 ,丹灶家乃名汞,盖字亦通用耳。其炉盖上灰,亦名 粉是也。又飞
炼水银为轻粉,医家下膈,最为要药。服者忌血,以其本出于丹砂故也。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

<篇名>水银粉

内容:水银粉,文具水银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

<篇名>雄黄

内容:\r雄黄\ph27.bmp\r,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阳,今阶州山中有之。形块如丹砂,明澈不
夹石,其色如鸡冠者
为真。有青黑色而坚者名熏(音训)黄,有形色似真而气臭者名臭黄,并不入服食药,只可

疮疥耳。其臭以醋洗之便可断气,足以乱真,用之尤宜细辨。又阶州接西戎界,出一种水窟
雄黄,生于山岩中有水泉流处。其石名青烟石、白鲜石。雄黄出其中,其块大者如胡桃,小
者如粟豆,上有孔窍,其色深红而微紫,体极轻虚,而功用胜于常雄黄,丹灶家尤所贵重。

云雄黄金之苗也,故南方近金坑冶处时或有之,但不及西来者真好耳。谨案雄黄治疮疡尚矣
。《周礼》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康成注云∶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 (音武)
,置石胆、丹砂、雄黄、 石、磁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之,以注
创,恶肉破骨则尽出。故翰林学士杨亿常笔记直史馆杨 年少时,有疡生于颊,连齿辅车外
肿,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