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乎万物之有余也,故橘柚力能
转入为升,转升为出,即转阖为开也。种种形证,悉从人从阖,致胸中瘕热,水谷失宣,神
明不通,气逆及气臭耳。下气者,出已而降,玉衡机转之妙用也。经云∶秋日下肤,蛰虫将
去,其斯之谓欤。
(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之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即转入为升,转升为出,转
出为降之气中机也。)



<目录>第三帙

<篇名>杜仲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
耐老。
【核】曰∶出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
今出建平、宜都,及商州、成州、峡州,诸山大谷中亦有之。树高数丈,叶似辛夷,又类柘
叶。初生嫩叶可食,谓之棉芽。木皮状似浓朴,拆之白丝相连,江南单呼曰棉。花、实皆苦
涩,亦堪入药。木可作履,以益脚也。修治,削去粗皮。每十六两,用酥一两,蜜三两,和
涂火炙,以尽为度。锉细用。
先人云∶杜仲,从土从中,其色褐,为土克水象,肾之用药也。腰本肾府,湿土为害,
必侵肾水,而腰先受之,据名据色,可以疗也。若象形,能使筋骨相着,又一义矣。
【 】曰∶杜,牝。仲,次,合阴,合耦,合象太阴之始生。自上而下,从外而内者也
。皮络如绵,皮理如革,合至阳沦肤始尽,至阴容平始平也。平则转出为降,降则中实;中
实,遂成入令矣。入则精志益,筋骨强,藏精而起亟矣。何患老之将至,余沥之有;又何患
藏阴之形未充,致奉生者少,转为痿厥,及木用不及之有。既容且平,又何患长夏之土化未
攘,与秋金骤敛,中含润湿之有。
(至阳沦肤始尽,所谓夏三月,此谓蕃莠,至阴容平始平;所谓秋三月,此谓容平。至
阳,即太阳;至阴,即太阴。)



<目录>第三帙

<篇名>酸枣仁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核】曰∶出汴雒,及西北州郡,处处虽有,但分土产之宜与不宜耳。多野生,在坡 ,
及城垒间。似枣而皮细,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八月结实,红紫色,似枣而圆小,
味极酸;当月采实,取核中仁。 曰∶嵩阳子言,酸枣木高硕,货者皆棘子,此说未尽。盖
不知小则为棘,大则为酸枣。平地则易长,崖堑则难生。故棘多生崖堑上,经久不樵则成干,
人方呼为酸枣,更不言棘,实一本也。此物才及三尺,便开花结子。但科小者,气味俱薄;
科大者,气味俱浓。今陕西临潼山野所出亦好,此亦土地所宜也。修治,酸枣用仁,以叶拌
蒸半日,去皮尖。
先人云∶味酸入肝,色赤入心,心之肝药也。有开义、出义、魂神义,欲魂来归,欲阖
转入者,非所宜也。又云∶棘刺外出,无邪服此,反伤其内。又云∶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者,
心腹邪结气聚使然耳。服之结散聚消,心定烦息,故得睡眠。又云∶未有散邪结气聚之物,
能使卫气入脏而就安寝者。世人见不得睡眠,便用枣仁,思之真堪绝倒。
【 】曰∶枣为脾果,味酸属木,脾之肝药也。色赤属火,脾之心药也。具春升夏出之
机,脾之阳分药也。盖心腹居中,即脾土之宫位,为寒热邪气,结聚于中,不能主持四末,
致成湿痹酸痛,而为凝闭之阴象者,枣能营运脾用,鼓舞脾阳,转凝闭为升出,结聚自散,
痹闭自通矣。五脏居中,禀气于脾,亦仗以轻安也。
(从来作不寐家枕中秘,但欲寐人,形藏中结聚乎,空洞乎。)



<目录>第三帙

<篇名>决明子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泪出。久服益精光,轻身。
【核】曰∶生龙门川泽者良。今处处有之。为园圃所莳。四月生苗,高三四尺。本小末
大,叶似苜蓿,昼开夜合,两两相贴。七月开花,淡黄五出,结角如初生豇豆,长二三寸,
角内列青碧子数十粒,参差相连,状如马蹄,下大上锐。一种本小末尖,叶不夜合者,茳芒
也。蓍实为之使。恶大麻子。
绍隆王先生云∶决明禀阴精之体,具青阳之用;宜入肝肾,肝开窍于目,瞳子精光,肾
所司也。
先人题药云∶决明叶昼开夜合,两两相贴。其叶夜不合者,茳芒也。人之眼夜合,故治
眼疾,因名决明。味咸走血,气寒待热,故治青盲肤膜泪出,热伤血分者相宜;倘属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