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春时取附子之小者,往往以侧子代用,误人多矣。反半夏。
\x发明\x 乌头得春生之气,故治风为响导。主中风、恶风、半身不遂、风寒湿痹,心腹冷
痛,肩髀痛不可俯仰,及阴疽久不溃者,溃久疮寒歹肉不敛者,并宜少加以通血脉,惟在用
之得宜。小儿慢惊搐搦,涎壅厥逆,生川乌、全蝎加生姜煎服效。其乌头之尖为末,茶清服
半钱吐癫痫风痰,取其锐气从下焦直达病所,借茶清涌之而出也。夫药之相反者,以乌头、
半夏为最。而《金匮》赤丸及《普济方》俱二味同用,非妙达圣义者难以语此。



<目录>卷二\毒草部

<篇名>天雄

内容:辛温,大毒。即附子之独颗无附,大倍附子者,制法与附子同。
《本经》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骨髓,轻身健行。
\x发明\x 天雄禀纯阳之性,补命门三焦,壮阳精,强肾气过于附子,故《本经》用以治大
风寒开湿痹历节拘挛诸病,阳气衰痿者佐人参用之。天雄、附子性皆下行,若上焦阳虚者,
当用参、 ,不当用此也。且乌、附之尖皆是向下生者,其脐乃向上生苗处。宗 、元素皆
误认尖为上,惟震亨以为下部之佐者得之。《肘后》三建汤治元阳素虚,寒邪外入,厥冷脉
沉及伤寒阴毒,川乌、附子、天雄炮制等分,每服四钱,加生姜十五片温服。《金匮》治男
子失精,用天雄、龙骨、桂枝、白术为散,酒服半钱;淮南用天雄一枚,纳雄鸡腹中,煮烂
捣,食之令人勇,取壮肝肾之气也。



<目录>卷二\毒草部

<篇名>侧子

内容:\x即 子\x
辛热,大毒。
\x发明\x 侧子乃散生乌附之旁,侧体无定在,其气轻扬,宜其发散四肢,充达皮毛,为治
风之药。唐・元希声治瘫痪,有侧子汤,见《外台秘要》。又附子之初生琐细未成者,曰漏
篮,言其小而篮不能盛,漏出篮下也。专治冷漏恶疮。



<目录>卷二\毒草部

<篇名>草乌头

内容:\x一名毒公\x
辛热,大毒。即乌头之野生者。或生用,或炮用,各随本方。有两岐相合如乌之喙者,
名乌喙。
《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
罔,杀禽兽。
\x发明\x 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物,非若川乌头、附子之比。自非风顽急疾不可轻投,此
药止能搜风胜湿,开顽痰,治顽疮,以毒攻毒而已。《本经》治恶风、洗洗汗出,但能去恶
风,而不能回阳散寒可知。昔人病风癣服草乌头、木鳖子药过多,甫入腹遂麻痹不救。乌附
五种主治攸分,附子大壮元阳,虽偏下焦而周身内外无所不至。天雄峻补不减于附,而无顷
刻回阳之功。川乌专搜风湿痛痹,却少温经之力。侧子善行四末不入脏腑。草乌悍烈,仅堪
外治。此乌附之同类异性者,至于乌喙禀气不纯,服食远之可也。
射罔 苦温,大毒。人中射罔毒,以甘草、蓝汁、小豆叶、浮萍、冷水、荠 皆可一
味御之。
\x发明\x 乌喙、射罔至毒之药。虽有治尸疰症坚 疮毒肿及蛇咬,先取涂肉四畔,渐渐近
疮,习习逐病至骨,疮有热脓及黄水肿者,方可涂之。若无脓水有生血及新伤破,即不可涂
,立能杀人。



<目录>卷二\毒草部

<篇名>白附子

内容:甘辛温,小毒。
\x发明\x 白附子纯阳引药势上行,乃阳明经药。治肝肾风癣、阴痒、洗 黑入面脂用。其
性燥血耗气,是以类中风证,虽有痰壅禁用,小儿慢惊勿服。



<目录>卷二\毒草部

<篇名>天南星

内容:\x《本经》名虎掌\x
苦辛温,有毒,治风痰生用,须以矾汤浸。若熟用以湿纸包
,于 火中炮制。用造胆星法,以南星磨末,筛去皮,腊月入黄牛胆中,悬当风处干之,年
久多拌者良。或兼蜂蜜以润其燥,但色易黑,不能久藏。
《本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筋痿拘缓,利水道。
\x发明\x 天南星之名,始自《开宝》,即《本经》之虎掌也,以叶取象,则名虎掌,根类
取名,故名南星。虽具二名,实系一物。为开涤风痰之专药。《本经》治心痛、寒热、结气
,即《开宝》之下气利胸膈也。《本经》之治积聚、伏梁,即《开宝》之破坚积也。《本经
》之治筋痿拘缓,即《开宝》之治中风,除麻痹也。《本经》之利水道,即《开宝》之散血
堕胎也。夫水由血不归经所化,蕴积于经而为湿热,则风从内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