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x 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
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但性主疏泄,气虚久漱,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
不可用。



<目录>卷二\芳草部

<篇名>水苏

内容:\x一名鸡苏\x
辛温,无毒。子名荏子。
《本经》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
\x发明\x 水苏即苏之野生,色青者其气芳香,故《本经》所主一皆胃病,专取芳香正气之
义。《局方》用治血病者,取以解散血中之气也。气散则血亦散矣。



<目录>卷二\芳草部

<篇名>薄荷

内容:辛平,无毒。苏产者良。去梗用。
\x发明\x 薄荷辛凉,上升入肝肺二经。辛能发散,专于消风散热。凉能清利,故治咳嗽失
音、头痛头风,眼目口齿诸病。利咽喉,去舌苔,小儿惊热,及瘰 疮疥为要药。其性浮而
上升,为药中春升之令,能开郁散气,故逍遥散用之。然所用不过二三分,以其辛香伐气;
多服久服令人虚冷,瘦弱人多服动消渴病,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



<目录>卷二\隰草部

<篇名>菊

内容:黄者苦甘平,白者苦辛平,皆无毒。野生者名苦薏,可捣涂痈肿疔毒,服之伤人脑

《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
,延年。
\x发明\x 菊得金水之精英,补水以制火,益金以平木,为去风热之要药。故《本经》专主
头目风热诸病,取其味甘气清,有补阴养目之功。盖益金则肝木平而风自息,补水则心火制
而热自除矣。其治恶风湿痹者,以其能清利血脉之邪,而痹湿得以开泄也。又黄者入金水阴
分,白者入金水阳分,紫者入妇人血分。观《金匮》侯氏黑散,《千金》秦艽散,俱用菊花
为君,时珍所谓治诸头目,其旨深矣。近有一种从番舶来六月开花,但有正黄而无间色,岂
特黄州独瓣为异哉。



<目录>卷二\隰草部

<篇名>艾

内容:苦辛温,无毒。蕲州者为胜。
\x发明\x 艾性纯阳,故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肝脾肾三阴,而逐一
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生用则性温,炒熟则大热,用以灸火则透诸经而治百病。苏颂
言其有毒,误矣。夫用药以治病,中病则止。若素有虚寒痼冷,妇人湿郁带漏之病,以艾和
归、附诸药治之,夫何不可。艾附丸调经而温子宫,兼主心腹诸痛。胶艾汤治虚痢,及胎妊
产后下血。雷火针同丁香、麝脐熨寒痹挛痛。若老人脐腹畏冷及寒湿香港脚,以熟艾入布兜之
。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有人患风瘙瘾疹,不时 发,以绢裹,擦之即
消。亦取其辛散升发之力。



<目录>卷二\隰草部

<篇名>茵陈蒿

内容:苦平微寒,无毒。
《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
\x发明\x 茵陈有二种∶一种叶细如青蒿者,名绵茵陈,专于利水,为湿热黄瘅要药。一种
生子如铃者,名山茵陈,又名角蒿,其味辛苦小毒,专于杀虫,治口齿疮绝胜,并入足太阳
。《本经》主风湿寒热,热结黄瘅,湿伏阳明所生之病,皆指绵茵陈而言。仲景茵陈蒿汤以
之为君,治湿热发黄。栀子柏皮汤以之为佐,治燥热发黄。如苗涝则湿黄,旱则燥黄。其麻
黄连翘赤小豆汤以之为使,治瘀热在里而身黄,此三方分治阳黄也。其治阴黄则有茵陈附子
汤,各随燥湿寒热而为主治。按茵陈专走气分而利湿热,若蓄血发黄,非此能治也。《外台
》治齿龈宣露,《千金》治口疮齿蚀,并用烧灰涂之,有汁吐去,一宿即效。而杀虫方中,
一味煎汤,内服外洗,皆用角蒿,专取逐湿化热之功也。



<目录>卷二\隰草部

<篇名>青蒿

内容:苦寒,无毒。茎紫者真。根茎子叶不可并用,恐成痼疾。叶主湿热,子治骨蒸,
俱宜童便制用。
《本经》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虫,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x发明\x 青蒿亦有二种,一种发于早春,叶青如绵茵陈,专泻丙丁之火,能利水道,与绵
茵陈之性不甚相远。一种盛于夏秋,微黄如地肤子,专司甲乙之令,为少阳、厥阴血分之药
。故茎紫者为良,其治骨蒸劳热,有杀虫之功,而不伤伐骨节中阳和之气者,以其得春升之
令最早也,此与角蒿之性大都相类;又能明目,善清在上之虚热。烧灰淋汁,和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