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案
  清·佚名等编撰
  罗锅轶事
  第一回 因逼粮怒斩进士 怜疾苦替民纳粮
  第二回 纳粮知县不敢主 求情激怒被枭示
  第三回 母子分离白绫为记 进京告状认庙为銮
  第四回 闻御状误入护国寺 拜义父朝房告国泰
  第五回 东朝房鸣冤雪恨 九龙城辨明是非
  第六回 景州地旋风拦舆 瞎潘三贿赂仵作
  第七回 冤魂缠绕黄爱玉 刘公私访得真情
  第八回 得真情诓刘入公馆 张武举探黄露真情
  第九回 验明尸铡奸夫淫妇 又一案蛤蟆路鸣冤
  第十回 沤烟计刘公脱难 卧虎村二黄被擒
  第十一回 访民情二女诉冤情 收义女怒追刘公阻
  第十二回 猛英雄怒打恶奴 住小店实说真话
  第十三回 铡佟林与民泄忿 马鸣冤井中捞尸
  第十四回 安国寺怒铡众和尚 济南府国泰追口供
  第十五回 国泰悖君囚刘公 和公进省两反目
  第十六回 审国泰实认供招 三郎庄恶霸设井
  第十七回 三郎抢良家妇女 周侍郎禀女被杀
  第十八回 请李璟激怒草上飞 访恶迹冤魂诉冤状
  第十九回 访恶霸刘公遭难 四英雄定计捉凶
  第二十回 捉恶霸铜铡废命 回北京加爵封官
  满汉斗
  第一回 因荒旱赴京谋干 良乡县霸道抢亲
  第二回 春红放走二难女 奉旨阅边访民情
  第三回 良乡县刘公私访 拜义父二女闹堂
  第四回 闹公堂相爷坐狱 南牢内兄弟相逢
  第五回 奔北京拦舆喊冤 遇救星死中求活
  第六回 刘同成大闹夜府 审命案二次私访
  第七回 访实情计诓阎丁 刘同成华凤搭救
  第八回 东阁怒铡夜阁老 大报冤仇受皇封
  双龙传
  第一回 上参本嘉庆私访 天顺当宝庆施威
  第二回 闹宝局二王施勇 增盛馆嘉庆欠帐
  第三回 刘万山霸当不赎 嘉庆爷店内认子
  第四回 张家店嘉庆收儿 无帐本连登遇难
  第五回 救连登刘墉闯府 抄和府大报冤仇
  青龙传
  第一回 访恶霸途认义女 疑拐带路打不平
  第二回 李三楞被打拜盟 骂强徒杀死王寡
  第三回 李三楞大闹县衙 白云庵救妹杀奸
  第四回 君臣大闹意合馆 抄拿黄府报仇冤
  注:《双龙传》《青龙传》分别为嘉庆与道光帝故事,应非《刘公案》
  第一回 因逼粮怒斩进士 怜疾苦替民纳粮
  财帛本是真宝,自古到今稀罕。
  能治家宅共门面,有钱实在方便。
  动身不用步走,行路车马当先。
  使奴唤婢将话言,立在人前好看。
  银钱本是赃物,无义资财休贪。
  作官为财把心偏,惹得庶民恨怨。
  为人莫当财主,操心费力不安。
  双调《西江月》念罢,单说我国大清朝国祚传至第六代皇帝,即雍正皇王驾坐九重十三年,驾崩。雍正第四子爱新觉罗弘历继位,年号乾隆。自乾隆皇爷驾登九五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驾下文武王大臣,皆有保国爱民之心,头一家东台御史窦光鼎,西台御史田纲峰,勉二王爷、揪头太岁郭英,首相纪晓岚,吏部天官刘墉,镇殿将军吴能,河间任丘苏应龙,九门提督和珅,户部侍郎国盛。国盛之弟国盛出任山西甘宁道,国盛之长子名国泰,钦命山东巡抚。这国盛之女是乾隆皇帝西宫妃子,乾隆皇帝赐与国盛穿朝马,这且不表。
  却说山东一省,三年歉收,头一年遭了大旱;第二年遭了冰雹,如碗口大小;第三年三月下雨至四月方止,下的雨水旱地可以行船。麦子一石价值八吊五六百文,红粮一石价值六吊七八百文。穷民无食,剥树皮而食。坑内水草上秤卖与穷人食用,济南府立下卖人市,穷人手携儿女在市中插草标而卖之。
  只闻市中啼哭之声,号饿之声,声震于市。亦有提筐挑篓,携女抱男逃难于四方。有许多难民百姓逃到北京顺天府,在大街上乞讨,已非止一日。
  这一天山东众难民正在街上乞讨,恰遇吏部尚书刘墉下朝,见满街难民,遂吩咐:“住轿。”向外问道:“你这一群百姓,竟敢在御街上成群结队吵嚷,我刘墉既然遇见,岂肯容尔等在此放肆,任意胡行!”众难民闻言,就知是老乡亲刘吏部,一齐拥在轿前跪倒。口呼:“刘老大人,非是搅扰地面,难民等皆是山东人氏,家乡一连三年荒歉,旱涝未收,只落得人吃人,故而四散逃荒,今来至北京,冲撞了大人之轿,罪该万死。”
  刘吏部闻众难民之言,不由心中嗟叹,口内长吁说道:“令我无法可使,无计可生,本部院只可明晨本奏当今,发帑银赈济尔等就是了。”众难民闻言,叩头散去。
  刘吏部回府修了一道奏折,次晨上殿升本,乾隆皇爷阅本准奏,发下四十八万老米,白银三帑,赴山东赈济黎民。方发出彰仪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