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当年见者,皆为怪愕,岂以「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卢」耶?

  杜子美云:「见公孙氏舞〈剑器〉,怀素草书始长进。」太白云:「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乃是各抒所怀。

  前辈中如莫秋水,以才子自命,于戚大将军席上使酒骂坐,视胡元瑞殊有傲色。其集中〈惜余春〉一赋,本自濯濯。元美云:「几欲效之,抑情而止。」固非谀语。

  宋玉之于屈子,犹孔门之有颜,殆庶之彦也。

  杜诗如「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及「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俱华而不俗。

  七律如李颀、王维,其婉转附物,惆怅切情,而六辔如琴,和之至也。后人未能妙臻此境。

  凡诗字为时代所压,若元章论书及元美、昌谷论诗,骎骎乎骅骝之步哉!然谓曹植不堪整栗,未敢谓然。

  《十九首》及苏、李五言,反复讽咏,便移寒暑。

  建安七子,丕、植翩翩君子哉!而或谓鲁国孔融为七子之冠。

  「明月照积雪」,「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澄江静如练」,「夜雨滴空阶」,「流水遶孤村」,「岸花临水发」,俱自然妙句。予偶拈二语于室中曰:「鸟鸣山更幽」,「风定花犹落」。

  《毛诗》「行迈迟迟,中心有违」,「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所谓玩之有余,味之不穷。

  玄元以后,学道之士若魏伯阳、陶弘景、孙思邈,词翰亦自斐然。

  谢灵运「养痾亦园中」,「亦」字殊妙。陆机「通波扶直阡」,「扶」字妙。

  《楚辞》一言以蔽之,曰:「惆怅兮而私自怜。」

  〈三良诗〉,仲宣作何其怨慕,子建作何其忠婉,所处不同,首句各自出意。

  延之〈秋胡诗〉,诗中有画,不待摩诘也。

  工部诗读数百遍,不能名之为奇,不能名之为正。

  阮籍〈咏怀〉,予尤好「平生少年时」一首,其它则「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回首望长安」,「霸岸之篇」也。「昔为鸳与鸯」,所谓李都护「鸳鸯之篇」,缠绵巧妙者也。

  四言诗,仲宣亦尽其妙。

  思王「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与仲宣同声相应乎?

  思王〈赠白马王彪〉一诗,忠厚悱恻,有韵之《三百篇》乎?

  太白之诗,豪迈潇洒,想不耐苦索,故七言律少耶?抑传者散轶耶?若「借问欲栖珠树鹤」一首,篇体轻澹,亦不易得。

  生平见黄石斋先生作五言律、五言古,直不加点,不属草。若陈、李则皆出之甚涩。

  谭友夏〈赠王夫人〉有「随风顺逆江常在,与梦悲欢枕自如」之句,亦自近诗佳语。友夏诗虽不称,而为人跌宕,不愧名士。

  何、李论诗以意境合为合,意境离为离,各有是非。若王、李之绝茂秦,则未免凌厉布衣矣!以两先生之大雅,乃为此态耶?

  七言初唐、盛唐虽各一体,然极七言之变,则元、白、温、李皆在所不废。元、白体至卑,乃〈琵琶行〉、〈连昌宫词〉、〈长恨歌〉未尝不可读。但子由所云:「元、白纪事,尺寸不遗」,所以拙耳。

  列国各有《风》,楚何以无《风》?曰:外之尔。夫外楚又何以列《秦风》?夫视远者不能见形,听远者不能闻声,其犹愚人之心也哉!何足以知之。自屈、宋以《歌》、《辨》特张楚劲,于是乎有楚风。夫〈小戎〉、〈板屋〉,是诚秦声耳,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与楚风「目眇眇兮愁予」,又何异之有?

  联句若昌黎〈石鼎〉,自佳。元、白动必数百韵,有类乘舟泛溟海,星辰不辨,但觉身热头痛之烦。

  夫诗者,事父事君所作,而出之以风云月露,非其人勿善矣。猩猩鹦鹉不离飞走,而傲然以能言之家自命可乎?

  诗之规格,巧行乎其间矣。夫千金良骥,驰骤康庄,又何取乎泛驾?

  杨升庵曰:「白居易『千呼万唤始出来』,不如易以『才』字。」予意诗以声调为工,若「才出来」,则不中宫商矣。升庵强作解事。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前人语也。摩诘加以「漠漠」、「阴阴」四字,情景俱妙,固知摩诘善画也。

  云间王氏有《诗话类编》一书,文芜而浅,其失也俗。

  唐诗有「云府」,予谓可偶以「玉案」。

  杜诗「花边立马簇金鞍」,「谢朝华于已披」者乎!

  王摩诘如「兴阑啼鸟换」,「换」字可谓之奇。

  陈、李初起,意甚轻陈征君,两家之客竞相讥诋,以资谈端。予心无适莫,素与二于晨夕,而追随君几杖,亦风雨无间。既而征君殁,陈、李为文以吊之,且有犹龙之叹,可谓不远之复哉!乃知溢美溢恶,久而论定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