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而弥于天。郑玄周礼注曰:弥,徧也。
  臣闻烟出于火,非火之和;情生于性,非性之适。故火壮则烟微,性充则情约。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无伫立之迹。殷墟,谓纣也。周京,幽王也。弃性逐欲,遂令身死,国家为墟。故微子视麦秀而悲殷,周大夫见禾黍而悲感者也。善曰:夫性者生之质,情者性之欲。故性充则国兴,情侈则国乱。二王皆弃性而纵欲,所以灭亡也。或者以诗序云彷徨不忍去,而疑伫立之迹。然序又云尽为禾黍,岂得伫立哉?
  臣闻适物之技,俯仰异用;应事之器,通塞异任。是以鸟栖云而缴飞,鱼藏渊而网沈。贲鼓密而含响,朗笛疎而吐音。贤圣之道,动合物宜,随俗污隆,用行其正,取其济物而已。由求鸟必高其缴,须鱼必沈其网也。善曰:尔雅曰:大鼓谓之鼖。贲与鼖古字同。郑玄礼记注曰:密之言闭也。说文曰:疎,通也。
  臣闻理之所守,势所常夺;道之所闭,权所必开。是以生重于利,故据图无挥剑之痛;义贵于身,故临川有投迹之哀。善曰:性命之道,含灵所惜。以利方生,则生重利,不以利丧生,是理之所守,道之所闭也;以身方义,则义贵身,而以义弃身,是势之所夺,权所必开也。是以据图无挥剑之痛,以利轻于生;临川有投迹之哀,以身轻于义。文子曰:左手据天下之图,而右手刎其喉,愚者不为,身贵乎天下也。死君之难者视死若归,义重于身故也。天下,大利也,比身则小;身,所重也,比义则轻。临川自投,谓北人无择也,已见桓温荐谯元彦表。
  臣闻通于变者,用约而利博;明其要者,器浅而应玄。是以天地之赜,该于六位;万殊之曲,穷于五弦。事得其要,虽寡而用博。易之六爻,该综万象;琴之五弦,备括众声。善曰:广雅曰:玄,远也。小雅曰:赜,深也。周易曰:大明终始,六位时乘。五弦,琴也。蔡邕琴操曰:伏羲氏作琴,弦有五,象五行。
  臣闻图形于影,未尽纤丽之容;察火于灰,不覩洪赫之烈。是以问道存乎其人,观物必造其质。此言令人寻本而弃末也。善曰:法言曰:或问经难易,曰:其人存则易,亡则难。
  臣闻情见于物,虽远犹疎;神藏于形,虽近则密。是以仪天步晷,而修短可量;临渊揆水,而浅深难察。天布列象物,所以知其度,此卽远犹疎;渊之积水,人所不能测,此卽藏于器也。善曰:仪,犹法象也。郑玄尚书大传注曰:步,推也。说文曰:晷,日景也。慎子曰:离朱之明,察毫末于百步之外;下于水尺而不能见浅深。非目不明也,其势难覩也。
  臣闻虐暑熏天,不减坚冰之寒;涸阴凝地,无累陵火之热。是以吞纵之强,不能反蹈海之志;漂卤之威,不能降西山之节。言势有极也。虐暑、涸阴之隆,不能易火、冰之性;吞纵、漂卤之威,不能移贞介之节。善曰:淮南子曰:夫寒之与暖相反,寒地坼水凝,火弗为衰,其势暴也。见下文。吞纵,谓秦也。六国为纵,而秦灭之,故曰吞纵。过秦曰:秦有并吞八荒之心。史记曰:魏将军新垣衍说赵,使尊秦为帝。鲁连曰: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卽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尚书序曰:武王伐殷。尚书曰: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过秦曰: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说文曰:漂,浮也。史记曰: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谏曰:以臣伐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以平殷乱,伯夷、叔齐耻之,隐于首阳山。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
  臣闻理之所开,力所常达;数之所塞,威有必穷。是以烈火流金,不能焚景,沈寒凝海,不能结风。金为火所流,海为寒所凝,此是理开而常达也。然则能流金而不能焚景,能凝海而不能结风,此理闭而所穷也。善曰:高诱吕氏春秋注曰:数,术也。
  臣闻足于性者,天损不能入;贞于期者,时累不能淫。是以迅风陵雨,不谬晨禽之察;劲阴杀节,不凋寒木之心。夫冒霜雪而松柏不凋,此由是坚实之性也。天虽损,无害也。鸡善伺晨,虽阴晦而不辍其鸣,此谓时累不能也。善曰:庄子曰:孔子谓颜回曰: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犹侵也。法言曰: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帡幪。李轨曰:陵雨,暴雨也。帡,莫经切。幪,莫公切。
  文选考异
  注「天地所以施生」 案:「生」当作「化」。各本皆误。
  注「在地则化」 案:「地」当作「川」,「化」当作「虚」。各本皆误。
  注「以导其气也」 袁本、茶陵本「导」作「通」,无「其」字。案:此盖尤校改之也。
  注「然水火相残」 袁本、茶陵本「残」作「践」,是也。
  注「闵子骞曰」 案:「骞」当作「马」。袁本亦误。茶陵本改为「公鉏然之」,大谬。
  注「而不可以相违」 袁本、茶陵本「违」作「为」,是也。
  注「陈敬仲曰」袁本、茶陵本作「毛诗曰」。案:此尤校改之也。
  注「汉书曰成帝」下至「故世谓之五侯」 袁本此三十二字作「五侯已见鲍明远数诗」,是也。茶陵本复出,非。
  注「言□至道均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