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本、茶陵本「●」作「虿」。案:皆非也,当依楚辞注作「蠚」。
  注「言啄天下欲上之人」 何校「言」改「主」,陈同。案:楚辞注作「主」,是也。各本皆误。
  注「言有丈夫」 袁本、茶陵本无「丈」字。案:楚辞注有,尤校添之。
  注「雕镂绮木使方好也」 案:「绮」当依楚辞注作「连」,各本皆误。
  注「诗云肆筵设机」 袁本、茶陵本「肆」作「设」。案:「设」字是也。「设筵设机」者,公刘之「俾筵俾几」也。凡叔师所引,皆非今毛诗。单行楚辞作「设」,洪兴祖本误为「肆」。今毛诗仍无「肆筵设机」之文,尤误取之以校改,非。
  注「言大夫有二列之乐左传曰晋悼公」 袁本无「有左传曰」四字。茶陵本亦无,「乐」作「故」。案:各本皆非也,当依楚辞注作「言大夫有二列之乐故晋悼公」。
  注「垂鬓下发」 袁本、茶陵本作「垂发下鬋」。案:单行楚辞注作「垂发鬓下鬋」,洪兴祖本作「垂鬓鬘下发」,互有不同,盖尤以意校改如此,未必是也。
  注「发言中礼意者也」 袁本、茶陵本无「发」字。案:单行楚辞注无,洪兴祖本有,尤校添之。
  注「时窃视安详谛」 案:当依楚辞注重「时」字,「谛」上有「审」字。各本皆脱。
  注「饰帱帐之高堂」 陈云「帐」下当有「张」字,是也。楚辞注有。各本皆脱。
  注「皆衣虎豹之文异采之饰」 袁本、茶陵本无「之文」二字。案:楚辞注有,尤校添之。
  注「罗列之陈」 案:「之」当依楚辞注作「而」,各本皆误。
  臑若芳些 袁本作「胹」,校语云逸本作「●」。茶陵本作「臑」,云五臣作「胹」。案:楚辞作「臑」。洪兴祖云「臑」一作「●」,一作「胹」。此注「臑仁珠切」,似善作「臑」,或袁本校语有讹。否则,音非善旧也。
  注「烂熟之则美也」 袁本、茶陵本无「烂」字。案:楚辞注有,尤校添之。
  注「藷蔗也」 袁本、茶陵本「藷」作「谓」。案:当作「诸」,下文可证。楚辞注作「藷」,与善异本,尤校改失之。
  注「鸿鴈也」 袁本、茶陵本「鴈」作「鸬」。案:洪兴祖本作「鴈」,单行本作「鴈鸬」,盖改「鸬」为「鴈」而两有。考九思悼乱云「鸿鸬兮振翅」,是作「鸬」未必非也。
  注「楚人名羹曰爽」 案:「羹」下当依楚辞注有「败」字。各本皆脱。
  注「以蜜和米●」 袁本、茶陵本「●」作「面」。案:此尤本误字。
  注「又长味好饮」 袁本、茶陵本「好饮」作「也」。案:楚辞注作「好饮也」,尤校改之。
  发杨荷些 案:「杨」当作「扬」。注「发杨荷叶」同。袁、茶陵二本所见亦误,楚辞俱作「扬」也。
  注「诚足怪奇也」 袁本、茶陵本「足」作「独」。案:单行楚辞作「独」,洪兴祖本作「足」,尤校改之。
  注「投六箸行六棊」 袁本、茶陵本「行」下无「六」字。案:楚辞注有,尤校添之。
  注「比集者也」 案:当依楚辞注去「者」字。各本皆衍。
  注「又曰和乐且耽」 案:「耽」当依楚辞注作「湛」。各本皆误。凡逸所引,皆非今毛诗,此必不知者改。
  注「言兰芳以喻贤人」 袁本、茶陵本无「言」字。案:楚辞注「言」字在下句首,盖尤校添而误其处。
  酎饮既尽欢 何校去「既」字。茶陵本云五臣无「既」字。袁本云逸有「既」字。案:楚辞无。洪兴祖云一本「尽」上有「既」字,卽此本也。此不当有,恐传写衍。各本所见皆误。
  汨吾南征些 何校去「些」字。下「白芷生些」同。案:楚辞无。各本皆衍。
  菉苹齐叶兮 袁本、茶陵本「苹」作「薠」,下有「烦」音。案:此必善「苹」,五臣「薠」也。「湘夫人登白苹以骋望」,二本校语有明文,此正同。彼二本所见以五臣乱善而失着校语,尤所见不误。袁本所载逸注中字作「苹」,亦不误。楚辞作「苹」,卽此本也。洪兴祖云「苹」一作「薠」,卽五臣本也。又案:洪兴祖补注于湘夫人云「薠」一作「苹」非是。其说殊误。逸注上云「苹草秋生」,其下「鸟萃兮苹中」注云「鸟当集木巅而言草中」,文自相承,二句既同一草,必同一字,不得如五臣之上一字作「薠」,下一字作「苹」。或又谓「白苹」与「苹」不当一物异称。独不见九辩「凤凰」与「凤」杂错称之乎?逸注本无可疑,洪未达其旨,附正之于此。
  注「尔雅曰」 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案:无者是也,楚辞注无。
  注「怀所见自伤哀也」 何校「怀」改「据」,陈同。案:楚辞注作「据时」二字,是也。何、陈但改「据」字,其「时」字仍不补,未详所出。袁、茶陵二本亦作「怀」。
  注「烟上蒸于天」 袁本、茶陵本无「于」字。案:此尤校添之,其实误也。楚辞注亦无。
  注「谓日也」 袁本、茶陵本无「谓」字。案:此尤校添之,其实误也。楚辞注亦无。
  时不见淹 袁本、茶陵本「见」作「可」。案: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