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淮南子曰」下至「俗之谣歌」 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九字。
  徒靡言而弗华 袁本、茶陵本「徒靡言」作「言徒靡」。案:二本不着校语,盖尤误倒也。
  注「瘁音」下至「而不光华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七字。
  注「礼记曰玉瑕不掩瑜郑玄曰」 袁本、茶陵本此十一字作「郑玄礼记注曰」六字。
  注「下管象武」 袁本、茶陵本无「武」字,是也。案:明堂位文。
  注「淮南子曰邹忌一徽琴而威王终夕悲许慎注曰」 袁本、茶陵本此十九字作「许慎淮南子注曰」七字。
  注「悲雅俱有」下至「则不成」 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六字。
  注「言声虽高而曲下」 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然灵运有七谏」 何校「有」改「以」,是也。各本皆误。
  注「地有桑间先」 何校「先」改「者」,是也。各本皆误。
  注「于此水上」 何校「上」改「出」,是也。各本皆误。
  注「尚玄酒而俎腥鱼」 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注「甚甚之辞也」 茶陵本无下「甚」字,袁本有。案:各本皆非,当重「之」字耳。
  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茶陵本无「故」字,「亦」下校语云五臣作「故」。袁本「故」下校语云善有「亦」。案:有卽作之误,尤因此而两有,非也。
  注「庄子曰桓公」下至「数术也」 袁本无此二百三十七字,有「轮扁已见上注」六字。茶陵本亦不复出,此增多甚非。
  或受●于拙目 袁本「●」作「嗤」。校语云善作「蚩」。茶陵本作「●」,与此同。校语云五臣作「嗤」。案:袁本所见,是也。士衡自用「蚩」字,善以「蚩」字本不训「笑」,故取「●」字为注,如咏怀诗「噭噭今自蚩」之注也。说详在下。尤、茶陵所见非。
  注「●笑也●与蚩同」 案上「●」上当有「说文云」三字。两「●」字,皆当作「●」。咏怀诗注曰:说文云:嗤,笑也。「嗤」与「蚩」同。考说文无「嗤」字,有「●」字。云●●,戏笑貌,从欠ㄓ声。盖两注本同,此脱「说文云」,彼误「●」为「嗤」,当互订正。
  注「中原原中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五字。
  注「力采者得之」 袁本、茶陵本无此五字。
  注「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袁本、茶陵本无此八字。
  注「按橐」下至「说文曰」 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五字。
  注「囊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字。
  嗟不盈于予掬 案:「嗟」当作「羌」。凡「羌」字,五臣多改作「嗟」字,此必各本以五臣乱善。
  注「挈瓶」下至「提犹挈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十八字。
  注「孔安国曰昌当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七字。
  故踸踔于短垣 袁本、茶陵本「垣」作「韵」,不着校语。案:注中「短垣」语,二本亦无之,恐尤改未必是也。
  注「谓脚长短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五字。
  注「国语曰有短垣君不踰」 袁本、茶陵本无此九字。
  注「言才恒不足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纪纲纪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字。
  注「毛诗传曰」下至「遏绝」 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三字。
  注「又大宗师曰」下至「不知所由然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四十一字。
  注「威蕤盛貌馺沓多貌」 袁本、茶陵本无此八字。
  注「郭象注庄子曰」下至「而成梁」 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十九字。
  注「自求于文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五字。
  注「物事也」下至「非予力之所并」 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七字。
  注「并力也」 袁本、茶陵本「也」下有「力周切」三字。
  注「言文」下至「而今为津」 袁本、茶陵本无此十七字。
  注「轨曰」 袁本、茶陵本「轨」上有「李」字。
  注「叶世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三字。
  注「尔雅曰泯尽也」 袁本、茶陵本无此六字。
  注「礼记曰」下至「未衰」 袁本、茶陵本无此二十六字。
  注「毛诗曰汉广」 袁本、茶陵本「诗」下有「序」字。
   音乐上乐记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注曰:方,犹文章也。又曰:声成文谓之音。
  洞箫赋汉书音义,如淳曰:洞者,通也。箫之无底者,故曰洞箫。释名:箫,肃也,言其声肃肃然清也。大者二十三管,长三尺四寸;小者十六管。一名籁。
  王子渊汉书曰:王襃,字子渊,蜀人也。宣帝时为谏议大夫。帝太子体不安,苦忽忽不乐,诏使襃等皆之太子宫娱侍太子,朝夕诵书奇文,及自所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嘉襃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使襃祀焉。于道病卒。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广雅曰:原,本也。江图曰: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