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志皆作华妙隐巧】  归作亭之主人 【两志皆作归为亭之主人】  琴筑 【两志筑作韵】  尚为之 【彰德志作且愿为之林县志作而为之】
  香林馆记 【本书用金文雅本兹以沂州府志校之】
  逮今州民 【沂州志无逮字】  僚属一日语吾曰 【志无一日二字】  则思之精 【志作思乃精】  耳目之所接及者 【志无及字】  书画图美似晋人 【志图作圆】  真得其意焉 【志无真字】
  超化寺 【密县志作游超化寺诗 本书用中州集本兹以密县志校之下一首同】
  隔竹微 【惟】 闻钟磬音墙头修 【修】 绿冷阴阴山迎朝 【初】 日花枝靓 【静】 寺裹清潭 【溪】 塔影深吾道萧条三已仕此行衰病独登 【悲】
  舍利塔 【密县志作超化塔诗】
  苍山亭亭如覆盎佛塔东西屹相向 【向】 林头朝 【初】 日射重檐黄金丹砂晔生光中华此塔第十五图记所传知 【应】 不妄智惠 【慧】 熏成舍利罗 【雾】 夜半奇芒时一放想见当时阿育王麾 【魔】 叱神工鞭鬼匠云车瘴海挽 【挽】 炎沙沙底黄肠三万丈石排 【拟】 方面蔑石 【席】 段铁锢 【王?固】 瘦中腰 【要】 鼓样功夫精 【巧】 密业长久位置尊 【雄】 严 【尊】 气高张地皮浮水肤寸许旱溢与之俱下上崧山归山夏秋雨雨潦从 【横】 衡 【从】 岁相荡天龙围护夜叉守 【此七字作帖然并寺向东去】 终劫不敢生波浪 【此下尚有十四字作天龙围护夜叉守山寺平安塔无恙】 塔前树秀老不死树下水流多益壮 【旺】 再拜初尝一勺甘洗我三生 【千】 烦恼障 【问 【问:同】 上】
  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 【本书用全金诗及续河南通志兹以彰德府志校之】
  可怜此君落君手 【君字作瓦】  晴窗拂拭支桐君 【窗字作空】
  登林虑南楼二首
  按俱见彰德府志二十九次第颠倒
  游黄华山诗 【林县志题作黄华水帘】
  按共录五首一帝遣名山二王母祠东三挂镜台西四手拄一条五道人邂逅

  黄华集卷第七

  ●黄华集卷第八

  辽阳金毓黻辑录

  年谱

  ○年谱

  金海陵王天德三年辛未先生生
  按先生卒于章宗泰和二年元氏墓碑与金史本传皆同惟墓碑作卒年五十有二中州集金史本传皆作年四十七兹从墓碑则先生之生应在是年
  四年壬申二岁
  元氏墓碑生未朞视书识十七字 【金史本传同】
  贞元元年癸酉三岁
  二年甲戌四岁
  三年乙亥五岁
  正隆元年丙子六岁
  元氏墓碑六岁同父兄诵书能通大义
  二年丁丑七岁
  元氏墓碑七岁学诗 【金史本传同】
  按据元遗山内翰冯公神道碑铭冯璧生于是年璧先生友也
  三年戊寅八岁
  四年己卯九岁
  案据元氏闲闲公墓志赵秉文生于是年
  五年庚辰十岁
  中州集父遵古正隆五年进士 【元氏墓碑同】
  世宗大定元年辛巳十一岁
  元氏墓碑十一岁赋全题读书五行俱下日记五千余言涿郡王公翛然风岸孤峻少所许可一见公以国士许之金史本传稍长涿郡王翛一见期以国士
  二年壬午十二岁
  三年癸未十三岁
  元氏墓碑公太师南阳郡王张公浩之外孙也
  中州集张汝霖小传王子端内翰太师之外孙
  按金史张浩传张公卒于是年
  四年甲申十四岁
  五年乙酉十五岁
  六年丙戌十六岁
  七年丁亥十七岁
  八年戊子十八岁
  九年己丑十九岁
  十年庚寅二十岁
  十一年辛卯二十一岁
  十二年壬辰二十二岁
  十三年癸巳二十三岁
  寰宇访碑录昌宁公庙记王遵古撰正书大定十三年山西汾阳汾州府志台骀庙在府城东南三里有金大定十三年汾州观察判官王遵古碑铭
  同上遵古为汾州观察判官庭筠省亲至此有行书诗石四片
  同上黄华亭在汾州儒学池畔西贮金翰林修撰王庭筠行书诗庭筠父遵古为汾州观察判官省亲至此
  中州乐府大江东去注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作
  按先生父遵古撰昌宁公庙记于大定十三年癸巳则正为官于汾州之时先生是年二十三岁或随父任而往或自家来省亲故有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之作至黄华山诗之作尚在其后不容于此时预书盖其后州人求得先生之墨迹而刻之耳
  十四年甲午二十四岁
  按据元遗山内翰王公墓表王若虚生于是年若虚曾作诗讥公小视白乐天者也
  十五年乙未二十五岁
  十六年丙申二十六岁
  元氐墓碑弱冠擢大定十六年甲科释褐承事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