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而不能合而一也。间有引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之句。比附其说。遂将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旨。分为两截。而学亦分为两截也。不知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者为何。孟子兼善之义。亦已晦矣。故是说也。数千年来。入其道者。不乏其人。上焉者、善身善家可矣。其馀不足观也。若以之治国平天下难矣。非难也。盖未得圣门一贯之传也。一贯之传者。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修身以上为内圣。修身以下为外王。故一贯之传。身无有不修。身修而家无有不齐。家齐而国无有不治。故曰君子修其身而天下平。不知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平天下有 矩之道。并非两截。不过道非其时不行。故曰穷则独善。达则兼善。是内而圣者外而王。未有外王而不内圣者。故曰内圣外王。分而二。合而一。

再申而言之。从而实之。内圣曰中。外王曰和。中与和非二物。隐显之殊。正名之别。天人合一之处。酝酿於内外者曰中。上下四方。磅礴於外者曰和。此天人所以合一。内外所以贯一。性命所以双修。人身之所以自无而有。君子之所以返有而无者。此中也。天地之道。中而已矣。故曰君子之学。亦中而已矣。惟皇上帝。降衷下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中者、人人之所有也。和者、人人之所能也。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子思子作中庸以垂道统。为天下后世示法守。大学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者。即身受天地之中以生。以人身之中。合天地之中。天人合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者。此一也。人得一以贞者。此一也。得一而万事备者。此一也。一以贯之之一也。得此一。即所谓允执厥中之中也。君子之学。所以格物者。即此中也。得此中则无有不和。物格者、和也。物格而后知至者、和也。知至而后意诚者、和也。意诚而后心正者、和也。心正而后身修者、和也。此身内之和。统谓之曰内圣。身修而后家齐者、和也。家齐而后国治者、和也。国治而后天下平者、和也。此身外之和。统谓之曰外王。故曰天人合一之处。酝酿於内外者曰中。由此中之上下四方。磅礴於外者曰和。然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故曰内圣者、不啻外王之本。外王者、不啻内圣之末。世之人有以静坐孤修。调养精神为内圣者。而不知此为命也。非性也。亦非内圣也。内圣者、固内也。而有不内不外者存。故足以言圣也。有以文章法度为外王者。不知外王者和也。中字之磅礴於外者为和。天地之所以生。人民之所以有。万物之所以育。皆和之量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大莫载。而小莫破。凡目所见。耳所闻。有象成形者。莫非和也。岂只文章法度而已哉。是以中和学堂之总章。学分内圣外王。而外王分四科。四科之含系。又若此其多者。职是故也。外王者固外也。而有不外不内者存。方足以言王也。然则外王者和也。和者、内圣之磅礴於外也。内圣者、中也。中者、一也。一以贯之。故内圣外王者。分而二。合而一。无所谓内圣。中而已矣。强名之曰内圣。君子正名之学也。无所谓外王。和而已矣。强名之曰外王。君子正名之学也。亦无所谓和。强名之曰和。君子正名之学也。并无所谓中。强名之曰中。君子正名之学也。名不正。则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民无所措手足。将何以安民而使之大同耶。君子之正名也。君子之仁也。亦道之自然也。学者又有以四科中之德行为内圣者。而不知德者、道得於心之谓也。圣门授受一贯之资。允执厥中之所。为内圣之一部。非中也。亦非和也。德而曰行者和也。外王也。德行者。中字之初磅礴也。和字之初以名也。外王之切近於内圣者。德行也。非内圣也。学者之所以难也。中和非二。一贯万能。无而能有。有而能无。包乎天地之外。察乎天地之中。所以生天地。育万物。穷则变。变则化。无时不新。无新不庸。故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从心所欲不逾矩之为至圣也。今天下舟车已至。人力已通。大道之将行也。三教合源为内圣。万教归儒为外王。三教者、天地之主也。万教者、三教之馀绪也。道主天道。不明天道。则意不诚。释主性道。不明性道。则心不正。儒主人道。不明人道。则身不修。曾子作传。以诚意为首者。其斯而已矣。苟诚其意。则正其心。修其身。是贯三教而一之。即贯天地人物。古今中外而一之者也。又曰、儒则内圣外王。释则内佛外慈。道则内真外时。时则应天道之常序。慈则济天地之不足。王则整天下之不齐。齐者不二也。故曰吾道一以贯之。齐之以礼。儒为万教之始。下学上达。时之以中。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乃儒家之实功。大道之下乘教法。惟人道为然也。故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搁下屠刀。立地成佛。渡尽众生。万物一体。为释之实学。大道之中乘教法。惟性道乃然也。生而知之。困而学之。智谋踊跃。功成则退。斡旋天地。辟阖乾坤。道家之实用。大道之上乘教法。天道然也。今者中外交通。人道伊始。非儒不足以大同。即非内圣不足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