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册)】
   【易经讲义】
微之累德,其去之必速;毫发之微眚,其改之也必亟。以此处己,以此治人,又焉有驯致坚之道哉?初六「履霜坚冰」止「至坚冰也」臣闻《坤》卦六爻皆阴,而「初六」为阴爻之初,盖阴气之微也。如初寒之时,有微霜之至。作《易》者因阴气方萌之始,而有防微杜渐之戒,以深明天下之事,当谨其始,以虑其终。始之能谨,则终无忧矣。譬之履践至微之霜,日积一日,苟不知戒,则自微至着,遂成坚冰。此盖驯致必然之理也,圣人戒焉。故曰:「履霜坚冰至。」而象复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其辞切,其戒深。大而为天下国家,小而一身之行事,苟微之不能防,则如履霜之不戒,将必致于滋蔓而难图,固结而不可解。是岂一手足所能求哉?如坚冰然,其去难矣。圣人知之,虽小不善而不敢为,虽一小人而不敢用。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坤」字韵,页七下引「袁说友讲义」。(影印本第四十八册)】
六二「直方大不习一尢不利」象曰「六二之动」止「地道光也」
臣闻《坤》卦,地道也,臣道也,故六爻以臣道言。《坤》之六爻,惟「六二」之爻,尽臣道之美。盖居下卦之体,于臣道为顺,又处一体之中,于位不敢过。而又以阴居阴,所以尽人臣之道者全矣。于是得以大其直之道。夫六二在中位为正,故曰直;尽臣道为义,故曰方。直方之大,得于天性之自然,不待修习,而用此无不利,故象复申言之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有臣如此,上而事君,下而处己,无愧于坤之顺承乎天,臣道斯有光矣,故曰:「地道光也。」然则欲为臣,尽臣道,在乎法《坤》爻「六二」之动而已矣。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坤」字韵,页二十五上引「袁说友讲义」。(影印本第四十八册)】


 员兴宗:《九华集》二十五卷
员兴宗,字显道,自号九华子。仁寿(四川)人。官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据宋李心传宝庆三年《九华集序》(见《九华集》卷首)称:「公没垂六十年。」推其卒年为宋干道三年之后。《九华集》附录有《金山住持印老祭员兴宗文》,属干道六年(一一七○),此与李说相去不远,或即为其卒年。
现存《永乐大典》录:
九华员兴诗 【一条】  员九华先生集 【九条】
员兴九华文集 【一条】
以上共十一条,馆臣漏辑者二条。
   【天府】
天府,美蜀也。昔者大吏膏泽不下于蜀,蜀人恶之,天子乃命词臣革之以宽俭也。
渊渊西土,惟天之府。昔际大吏,以貙以虎。不宽如之何,民亦仇止;不俭如之何,人亦悴止。有羡其输,有丰其。左公右卿,则觊我得。厥佐联联,乃翼乃前。嗟我君子,则噤不言。 【(前蜀政之奢虐者,皆其佐史之为也。)】 戾极而倾,疾用不宁。既殛既鉏,伊我皇明。皇曰西土,惟我有痌。其守自今,惟宽俭是庸。格其难顽,慰其嚬呻。皇言载恩,侯心载仁。孰是远斯,而不率驯。瞻彼江梁,我民我阜。惟皇之德,惟侯之守。敢于词,以诏不朽。 【(右《天府》八章,二章三十六句,六章四句。)】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一「府」字韵,页十八下引「员兴宗九华文集」。(影印本第一百十册)】
  将军树
细马轻裘缓缓归,一樽原野亦光辉。如今更讶将军树,土木如何衣锦衣。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百三十七「树」字韵,页四下引「员兴诗」。(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二册)】
 李洪:《芸庵类稿》六卷
李洪,字子大。扬州(江苏)人,后迁海盐(浙江)。宋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生。知温州及藤州。他的别集,不见载诸家书目。宋陈贵谦所撰《芸庵类稿序》云:李洪为李正民之子,有是集十二卷。但《四库全书总目》引该序,作二十卷,疑误。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芸庵类稿》六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李洪芸庵类稿 【十八条】  李芸庵诗 【一条】
李芸庵集 【二条】
以上共二十一条,馆臣漏辑者四条。
  题华亭尉厅梅馆
   其一
古梅瘦竹助萧疏,剪雉蒿蓬亦甚都。报政未容须五月,寻疏影向西湖。
   其二
扫径开窗事事新,主人解组似行人。浮香弄影无因得,试促花神作 【(佐)】 小春。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十三下引「李洪芸庵类稿」。(影印本第一百十五册)】
  送范至能帅桂林
口伐奇谋詟可汗,归来犹着侍臣冠。燧林草色供诗思,凤沼春波滟笔端。谁谓玉堂真学士,暂临桂管小长安。元戎十乘无遄迈,上阁宣麻句已团。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千一百三十九「帅」字韵,页四下引「李洪芸庵类稿」。(影印本第一百六十三册)】
  送史志道帅建康
簪橐明光备武文,玉麟暂剖别尧云。朝中礼乐谋元帅,天下英雄有使君。陋矣齐丘当十万,鄙哉诸葛三分。公归岂作东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