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其推许诚不为过。要未及此二十字之包括也。甫他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此参观而微会之。于甫之能事思过半矣。
  王嗣奭曰。公诗尝言。文章本小技。于道未为尊。此须识其道之所尊者安在。得所尊则文垂千古。失所尊则文止小技。初无二义也。
  仇兆鳌曰。前半论诗文。以。文章千古事。为纲领。后半叙境遇。以。缘情慰漂荡。
  为关键。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隐以。千古事。自期矣。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仍以。慰漂荡。自解矣。其段落整严。脉理精细如此。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湧。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原选者评。王嗣奭曰。秋兴。八首。以首章起兴。而后章俱发隐衷。或起下。或承上。或互发。或遥应。总是一篇文字。
  浦起龙曰。首章。八诗之纲领也。
  黄生曰。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所作也。八诗之中。难为轩轾。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茄。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卢荻花。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张性演义。拈夔府京华为主。以听猿山楼应夔府。以奉使画省应京华。逐层分项。非作者本意。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原选者评。陈廷敬曰。前三章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章详长安而略夔州。次第秩然。
  闻道长安似奕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原选者评。陈廷敬曰。末句犹言。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此结本章以起下数章。
  黄生曰。下数章皆故国事。特详言之。以舒其悲感耳。或谓寓讥明皇游宴武功之事。
  是犹人方痛哭流涕而诬其喜笑怒骂。岂情也哉。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漠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或谓上四句用宫殿字太多。五六似早朝语。今按赋长安景事。
  自当以宫殿为首。公以布衣召见。感荷主知。故追忆入朝觐君之事。若必全首说秋景。则笔下有秋。意中无兴矣。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朱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原选者评。王嗣奭曰。城通御气。前则敦伦勤政。苑入边愁。后则耽乐召忧。见一人之身而理乱顿殊也。
  陈廷敬曰。此承上章。先宫殿而后池苑也。下继昆明二章。先内苑而及外城也。上下
  四章。皆前六句长安。后二句夔州。此章在中间。首句从瞿唐引端。下六句则专言长安事。
  具见章法变化之妙。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原选者评。杨慎曰。隋任希古昆明池诗。回望牵牛渚。激赏镂鲸川。见太平气象。
  今变为织女石鲸云云。荒烟野草之悲见言外矣。西京杂记。太液池。雕菰凫雁唼喋其间。三辅黄图。宫人泛舟采莲。为巴人棹歌。见人物嬉游富贵。今变为波漂露冷云云。
  兵火乱离之状见矣。杜诗妙能翻古语。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氵美陂。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原选者评。近体以七律为难。唐代名家人不数首。其量固有所止也。独至杜甫。天授神诣。造绝穷微。卓然为千古之冠。如此八首。根源二雅。继迹骚辩。思极深而不晦。情极哀而不伤。九曲回肠。三叠怨调。讽之足以感荡心灵。直使。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其所自云。足以喻矣。又况拳拳忠爱。发乎至情。有溢於语言文字之表者哉。钱谦益笺十得八九。择其合者录之。余人尚有雌黄。亦不知量耳。
  浦起龙曰。卒章之在京华无专指。於前三章外别为一例。此则明收入自身游赏诸处。
  所谓。向之所欣。已为陈迹。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此秋兴之所为作也。为八诗大结局。
  刘会孟曰。八诗大体。沉雄富丽。哀伤无限。尽在言外。故自不厌确实。小家数不可仿佛耳。
  吴渭曰。诗有六义。兴居其一。凡阴阳寒暑。草木鸟兽。山川风景。得於适然之感而为诗者。皆兴也。老杜。秋兴。八首。深诣诗人之阃奥。兴之入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