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庐未掩扉。咏兰幽助兴,俪玉粲相辉。气劲琴韵切,夜深炉火微。虽殊江海远,即此恋彤闱。 【见《窦氏联珠集》。题下原署「吏部员外郎韦贯之」。】
  柳登
柳登,字成伯,河东人。年六十余方从宦,累迁至膳部郎中。元和初为大理少卿,迁右庶子,授右散骑常侍致仕。长庆二年卒,年九十余。 【(《全唐诗》无柳登诗,传据《旧唐书》卷一四九本传)】
   颜鲁公挽歌词
杀身终不恨,归丧遂如生。 【《唐语林》卷六。】
  李头陀
李头陀,长乐人。从百丈住洪州。诗一首。 【(《全唐诗》无李头陀诗)】
   沙堤葬母
守堤三年念生缘,种树为阴出世恩。划石寄言相瞩付,一重孙付一重孙。 【《闽诗录甲集》卷四。】
  天然
天然,俗姓居里皆不详。少亲儒墨,与庞蕴善。后皈信佛法,师马祖、石头。初住天台华顶,元和初上龙门香山,与伏牛禅师为莫逆交。元和十五年入南阳丹霞山结庵,世称丹霞和尚。长庆中卒,年八十六。诗五首。 【(《全唐诗》无天然诗。传据《祖堂集》及《宋高僧传》卷十一。其卒年,前书谓在长庆三年,后书作四年,未详孰是)】
   孤寂吟
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此患由来实是长,四维上下远茫茫。倏忽之间迷病死,尘劳难脱哭怆怆。怆怆哀怨终无益,只为将身居痛室。到此之时悔何及,云泥未可访孤寂。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不虑寒风吹落叶,岂愁霜草遍遭霜。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春夏暂为群木映,秋冬方见郁高林。故知世相有刚柔,何必将心清浊流。二时(上夕下鹿)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随风逐浪住东西,岂愁地迮与天低。 时人未解将为错,余则了然自不迷。不迷须有不迷心,看时浅浅用时深。此个真珠若采得,岂同樵夫负黄金。黄金烹练转为真 【《宗镜录》卷二十引作「新」】 ,明 【同前书作「此」】 珠含光未示人。了即毛端滴 【《宗镜录》作「吞」】 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尘滴存乎未免(旡心),莫弃这边留那边。直似长空搜鸟迹,始得玄中又更玄。举一例诸足可知,何用諵諵说引词。只见饿夫来取饱,未闻浆逐渴人死。多人说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诈头明。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尘滓茫茫都不知,空将辩口泻玄微。此物那堪为大用,千生万劫作贫儿。聊书孤寂事还深,锺期能听伯牙琴。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贵名为孤寂吟。
   翫珠吟
识得衣中宝,无明醉 【伯作「酒」】 自惺 【《灯录》、《通载》、伯作「醒」】 。百骸俱 【《灯录》、《宗镜录》作「虽」】 溃散 【伯作「悔尽」】 ,一物镇长灵。知 【《通载》作「智」】 境浑非体 【伯作「智剑挥非体」】 ,寻 【伯、《灯录》、《通载》作「神」】 珠不定 【伯作「见」】 形。悟即 【伯、《灯录》、《通载》作「则」】 三身佛,迷疑万卷经。在心心岂 【《灯录》、《通载》、伯作「可」】 测,居 【《灯录》、《通载》作「历」】 耳耳难听。罔像先天地,渊玄 【《灯录》、《通载》作「玄泉」,伯作「悬泉」】 出杳冥 【伯作「名】 。本刚非锻 【伯作「断」】 炼,元净 【《灯录》、《通载》作「镜」】 莫澄停 【伯作「亭」、《灯录》、《通载》作「渟」】 。盘泊 【《通载》作「礡」】 逾 【伯作「转」,《灯录》、《通载》作「轮」】 朝日,玲珑 【伯作「铃鑨」】 映晓星。瑞光流不灭,真澄 【伯作「气」】 浊还清 【《灯录》、《通载》作「真气触还生」。】 鉴照崆峒 【伯作「空洞」】 寂,劳 【《灯录》、《通载》、伯作「罗」】 笼法界明。剉 【《灯录》作「挫」,伯作「春」】 凡功不灭 【伯作「狭」】 ,超圣果非盈。龙女心亲献,蛇 【《灯录》、《通载》作「阇」】 王口自倾 【伯作「经」,《灯录》、《通载》作「呈」。】 护鹅人却活,黄雀义 【《灯录》、《通载》作「意」】 犹轻。解语非关舌,能言不是声。绝边弥瀚 【《灯录》、《通载》作「汗」】 漫,三 【《灯录》、《通载》作「无」】 际等空平。演教非为教 【《灯录》、《通载》作「说」】 ,闻名不 【《灯录》作「勿」,《通载》作「忽」】 认名。 【伯无以上四句。】 二 【伯、《通载》、《灯录》作「两」】 边俱不 【《通载》作「莫」】 立 【伯作「守」】 ,中道不须行。见月休看 【《灯录》、《通载》作「观」】 指 【伯作「纸」】 ,归 【伯作「知」,《灯录》、《通载》作「还」】 家罢问程 【伯作「逞」】 。识心岂测 【《灯录》作「心则」,伯、《通载》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