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调和宰相祥。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与伊福纳兼五游西山。
  有赠瓮山无方上人、瓮山示无方上人、赠图牧山、酬中书舍人方超然弟、读昌黎上宰相书因呈执政、游香山卧佛寺访青崖和尚和壁间晴岚学士虚亭侍读原作、寄青崖和尚、山中夜坐再陪起林上人作诸诗。
  二年丁已,四十五岁。
  作乳母诗。
  南归扬州,复与友人顾万峰相遇。顾有诗赠板桥郑大进士。
  郑生积学晚有名,感念平生意凄恻。深心地底迥星芒,苦节坚冰炼木德。文成亦爱今人赏,宦达仍惭古贤责。遇我扬州风雪天,酒阑相向意茫然。邱陵同寻史阁部,祠庙还董广川。亦有争奇不可解,狂言欲发愁人骇。下笔无令愧六经,立功要使能千载。世上颠连多鲜民,谁其收之唯邑宰。读尔文章天性真,他年可
  以亲吾民。「顾万峰.陆诗钞」
  三年戊午,四十六岁。
  是年江南大旱。
  作上江南大方伯晏老夫子七律四首。七律之三有「赤旱于今忧不细,披图何以绘流亡」之句,故知作于此年。
  四年已未,四十七岁。
  卢见曾为淮南盐运使。十月,先生作七律四首赠之。诗后题云:「乾隆四年十月廿日,恭赋七律四首,奉呈雅雨山人卢老先生宪台,兼求教诲。」
  五年庚申,四十八岁。
  五月,为董伟业耻夫扬州竹枝词作序。竹枝词之一云:「梦醒杨州一酒瓢,月明何处玉人箫?竹枝词好凭谁赏,绝世风流郑板桥。」
  六年辛酉,四十九岁。
  作逢客入都寄勖宗上人口号。
  入京,有淮安舟中寄弟墨书。
  需次春明,慎郡王极敬礼之。(慎郡王允禧,字谦斋,号紫琼道人。)
  七年壬戌,五十岁。
  是年春,为范县令,始订定诗、词集,并手写付梓。刘柳村册子云:「四十四岁成进士,五十岁为范县令,乃刻拙集。是时乾隆七年也。」
  将之任,与慎郡王允禧相唱和,作将之范县拜辞紫琼崖主人,允禧亦有送板桥郑燮为范县令诗。先生为紫琼道人写刻之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完成,并为撰跋。见与紫琼道人书。
  八年癸亥,五十一岁。
  道情十首,几经更定,至是方付梓。刻者上元司徒文膏。
  作止足诗。有跋临兰亭序。
  九年甲子,五十二岁。
  有范县诗、送陈坤秀才入都、赠二生、登二生、登范县东城楼、音布诸诗。
  作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寄弟墨第二书、寄舍弟墨第三书、寄舍弟墨第四书。
  是年妾饶氏生子。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云:「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
  十年乙丑,五十三岁。
  有范县呈姚太守兴滇、怀扬州旧居、怀江七姜七、姑恶、怀李三鳟、署中示舍弟墨诸诗。
  先生从祖福国和尚至范县见访,为作扬州福国和尚至范赋二诗赠行。
  作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十一年丙寅,五十四岁。
  先生自范县调署潍县。
  是岁山东大饥,人相食,先生开仓赈贷,令民具领券借给。
  又大兴工役,修城凿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活万余人。秋又歉,捐廉代输,活民无算。
  潍县饥民出关觅食,先生有感而赋逃荒行。
  十二年丁卯,五十五岁。
  有词玉女摇仙佩,寄呈慎郡王。
  是年饥荒未已,先生随高斌放赈,有和高相公给赈山东道中并五日自寿之作。
  德保主试山东,先生同试院,相与唱和。先生有济南试院奉和宫詹德大主师枉赠之作,德保亦有赠郑大尹板桥诗。
  中秋日山左闱中招同事诸公小酌,即席赠郑大尹板桥。诗云平分秋色玉轮清,照耀奎垣影倍明。好客弥惭孔北海,论诗偏爱郑康成。不因佳节生乡感,惟以冰心见物情。料得三条椽烛尽,几人翘望蓬瀛。「乐贤堂诗钞」。
  有和学使者于殿元敏中枉赠之作、御史沈椒园先生新修南池建少陵书院并作杂剧侑神令岁时歌舞以祀诸诗。
  十三年戊辰,五十六岁。
  乾隆东巡,先生为书画史,治顿所,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
  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东封书画史。」
  潍县饥民由关外络续返乡,先生为撰还家行以纪其事。
  有与江宾谷江禹九书,畅论为文应自树旗帜,有关于民生日用;并对当时趋风气、讲词藻之文风予以评击。
  十四年已已,五十七岁。
  予入塾就师。
  有潍县与舍弟墨等家书五通。按:潍县与舍弟墨弟一书、第二书未署年月,姑与后三通一并系于是年。
  重订家书十六通、诗钞,并手写付梓。
  撰板桥自叙,述已之生平志趣颇详。
  子于兴化病殁。
  与御史沈延芳椒园同游郭氏园,沈有过潍县郑令板桥招同朱天门孝廉家房仲兄纳凉郭氏园诗赠板桥。
  乾隆已已月夏五,郑君邀我过花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