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八月,为尚宾老人作《论书法横幅》。
其言曰:「苏学士用宣城诸葛齐锋笔作字,疏疏密密,无不如意,后至惠州儋耳,囊中笔罄,乃用三钱鸡毛笔,心手俱不相应,亦苦矣。余不喜湖毫,多用画家羊毛着色,尤以泰州邓氏羊毫散笔为贵,婉转飞动,乍沉乍浮,无不如意,其亦宣城诸葛之齐锋乎?予何敢妄拟东坡,而用笔作书皆爱肥不爱瘦,亦坡之意也。 乾隆癸未秋八月,郑板桥书付尚宾老人藏之。」
作《墨竹图横幅》并题识。
题识曰:「吾邑善画竹者,以禹鸿胪为最,而渔庄尚友次之。禹竹称于上都,渔庄之名遍于湘楚,皆童而习之,老而入妙。予不逮二公远甚。今年七十有一,不学他技,不宗一家,学之五十年之辍,亦非首而已也。翔高老长兄四十初度,索予写竹为寿,且曰:『宁乱毋整,当使天趣淋漓,烟云满幅。』此真知画意者也。予既出机轴,亦复远追禹、尚二公遗笔。是不独郑竹,并可谓之尚竹、禹竹,合是三家,以为华封人之三祝,有何不可?乾隆二十八年岁在癸未,板桥道人郑燮画并题。」
作行书七言联。
联曰:「操存正固称完璞,陶铸含弘若浑金。乾隆癸未,板桥郑燮。」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 一七六四 七十二岁
秋杪,于兴化杏花楼作《竹石图轴》并题识,论画竹之法。
题识曰:「画竹之法,不贵拘泥成局,要在会心人得神,所以梅道人能超最上乘也。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竹其有知,必能谓余为解人;石如有灵,亦当为余首肯。甲申秋杪,归自邗江,居杏花楼。对雨独酌,醉后研墨拈管,挥此一幅,留赠主人。板桥。」
作《行书条幅》寄赠友人郭芸亭。
言曰:「春风潍水足相思,宝马雕鞍丽日迟。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 乾隆甲申书寄芸亭年学兄。板桥郑燮。」
作《墨竹图轴》并题识。
题识曰:「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此番竹竿多于竹叶,其摇风弄雨,含露吐雾者,皆隐跃于纸外乎?然纸中如抽碧玉,如削青琅玕,风来戛击之声,铿然而文,铿然而亮,亦足以散怀而破寂。纸中之画,正复清于纸外也。乾隆甲申,七十二老人板桥郑燮写此。」
为茂林作《兰竹石图轴》并题识。
题识曰:「揭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乾隆甲申为茂林年学兄哂正。板桥郑燮。」
作《墨竹图轴》并题识。
题识曰:「乾隆甲申。掷去乌纱不做官,归来江上钓鱼竿。问渠钓具从何买,笔底新篁万尺宽。宜纶年学兄正画,板桥郑燮。」
是年,金农去世。
十一月,召令重修《大清一统志》。
乾隆三十年乙酉 一七六五 七十三岁
春,书十一言对联。
联曰:「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乾隆乙酉重,板桥老道人郑燮。」
四月,作《竹石图横幅》,以志晚景自得自乐之情状。
题款曰:「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然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留恋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而游宦四方,或终其身不能到。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对此画,构此境,敛之则退藏于密,未尝不放之弥囗(六)囗(合)囗(也)。乾隆乙酉清和月,板桥郑燮画。」
五月三日,作《修竹新篁图轴》并题识。
题识曰:「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乾隆乙酉五月三日,板桥郑燮。」
为蔚起作《行书江晴诗扇画》;为永公大和尚作《瘦竹图轴》;为济翁、玉老作《竹石图轴》。
十二月十二日,于兴化溘然长逝,享年七十有三;葬兴化县城东之管阮庄。
是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