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岁
  献汴都赋万余言神宗异之命侍臣读于迩英阁召赴政事堂自太学诸生一命为正
  直斋书录解题元丰七年进汴都赋自诸生命为太学正汴都赋己载文鉴世传赋初奏御诏李清臣读之多古文奇字清臣诵之如素所习熟者乃以偏傍取之尔楼钥音释附之卷末
  续资治通鉴元丰七年三月壬戌诏以太学外舍生钱塘周邦彦为试太学正邦彦献汴都赋文采可取故擢之
  文献通考元丰二年颁学令太学置八十斋斋各五楹容三十人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月一私试岁一公试补内舍生间岁一舍试补上舍生弥封誊录如贡举法而上舍试则学官不预考校公试外舍生入第一第二等参以所书行艺与籍者升内舍内舍试入优平二等参以行艺升上舍上舍分三等俱优为上一优一平为中俱平若一优一否为下上等命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学正增为五人学录增为十人学录参以学生为之岁赐缗钱至二万五千又益郡县田租屋课息钱之类以为学费
  按本年居士年二十七故楼攻愧清真集叙云未及三十作汴都赋
  元丰八年乙丑        二十八岁
  哲宗元佑元年丙寅      二十九岁
  元佑二年丁卯         三十岁
  元佑三年戊辰        三十一岁
  元佑四年己巳        三十二岁
  居五岁不迁益进力于辞章出教授庐州【宋史】
  续修庐州府志职官表庐州府学宋教授周邦彦钱塘人有传传录宋史
  按自元丰二年游京师至本年已十年矣故锁阳台怀钱塘云凄凉怀故国朝钟暮鼓十载红尘玉楼春又云满头聊作片时狂顿减十年尘土貌此二词皆本年春作教授庐州之命当在夏间未赴任前先归杭州故蓦山溪有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之句起云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柳曰疏柳则到杭时秋意已深
  元佑五年庚午        三十三岁
  宴清都地僻无钟鼓残灯灭夜长人倦又云淮山夜月金城暮草又云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太平寰宇记卢【卢:庐】 州合肥
  县界楼故城一名金牛城在县西北乾隆府厅州县考庐州府宋曰庐州属淮南西路小岘山在县东大岘在小岘东六朝时趋建康此为要道故城在今县北名金斗城按地属淮南西路故山曰淮山金城即金斗之省也离京已久故云久长不见文君此词当作于本年或次年冬若倒犯咏月则追忆庐州旧时月色
  元佑六年辛未        三十四岁
  元佑七年壬申        三十五岁
  元佑八年癸酉        三十六岁
  知溧水县【宋史】
  强焕清真词叙溧水为负山之邑官赋浩穰民讼纷沓似不可以弦歌为政而待制周公元佑癸酉春中为邑长于斯其政敬简民到于今称之又曰余慕周公之才名有年于兹不谓于八十余载之后踵公旧踪既喜而且愧故自到任以来访其政事于所治后圃得其遗政有亭曰姑射有堂曰萧闲皆取神仙中事揭而名之可以想象其襟抱之不凡而又睹新绿之地隔浦之莲依然在目
  江宁府志有传叙任溧水事绩甚详俟抄补
  绍圣元年甲戌        三十七岁
  治县署后圃亭曰姑射堂曰萧闲山曰无想乡曰长寿新绿之地隔浦之莲【据强焕清真词叙】
  挥麈录美成为溧水令主簿之姬有色而慧每出侑酒美成为风流子以寄意云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性未歌先咽愁近清觞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新绿待月皆主簿厅轩名
  按新绿之地为县后圃见于强叙设果为主簿轩名或即其旧址当日作词寄意如此溧水人士必传为谈助强氏作叙与浦莲并举虽不为旧令尹讳独不畏溧人笑乎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太平寰宇记升州溧水县中山又名独山在县东南十里不与群山连接古老相传中山有白兔世称为笔最精山前有水源号为独水按舆地志宣州溧水县有独山下有独水流演不息即此山也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按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句新绿之名当即缘此 江宁府志无想山在溧水县南十五里其山巅有泉下注成瀑布
  鹤冲天溧水长寿乡作 又一首
  按此四词皆后圃成后所作
  绍圣二年乙亥        三十八岁
  玉烛新早梅 溪源即出庐山三派入秦淮之水
  红林檎近咏雪
  红林檎近雪晴 太平寰宇记溧水县庐山在县东二十里有水源三派并入秦淮合大江 ??赣船山一名感泉山在县南十二里山有青丝洞泉脉泓澄四时不绝 丹阳湖在县西南 石臼湖在县西南三十里西连丹阳湖岸广一百六十余里军山塔子马头雀垒四山并在湖中
  江宁府志秦淮水有二源其西源出溧水东庐山西北流过溧水城东北乌剎桥与明胭脂河合胭脂河首引高淳石臼湖水西入溧水界又东至洪蓝埠入山又东北流过天生桥出山受溧水城西南山溪又北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