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夫子助寡人止之,寡人亦事勿用。”对曰:“谗夫佞人之在君侧者,若社之有鼠也,谚言有之曰:‘社鼠不可熏去。’谗佞之人,隐君之威以自守也,是难去焉。”此章与“景公问佞人之事若何如”、“景公问治国何患”二章大旨同而辞少异,故着于此篇。

景公问后世孰将践有齐者晏子对以田氏第十五
景公与晏子立曲潢之上,望见齐国,问晏子曰:“后世孰将践有齐国者乎?”晏子对曰:“非贱臣之所敢议也。”公曰:“胡必然也?得者无失,则虞、夏常存矣。”晏子对曰:“臣闻见不足以知之者,智也;先言而后当者,惠也。夫智与惠,君子之事,臣奚足以知之乎!虽然,臣请陈其为政,君强臣弱,政之本也;君唱臣和,教之隆也;刑罚在君,民之纪也。今夫田无宇二世有功于国,而利取分寡,公室兼之,国权专之,君臣易施,而无衰乎!婴闻之,臣富主亡。由是观之,其无宇之后无几,齐国,田氏之国也!婴老不能待公之事,公若即世,政不在公室。”
公曰:“然则奈何?”晏子对曰:“维礼可以已之。其在礼也,家施不及国,民不懈,货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谄,大夫不收公利。”
公曰:“善。今知礼之可以为国也。”对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立。君令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经也。君令而不违,臣忠而不二,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贞,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质也。”
公曰:“善哉!寡人乃今知礼之尚也。”晏子曰:“夫礼,先王之所以临天下也,以为其民,是故尚之。”此章与“景公坐路寝问谁将有此”、“景公问鲁莒孰先亡”、“田问后世孰有齐国”、“晋叔向问齐国若何之”章答旨同而辞异,故着于此篇。

晏子使吴吴王问君子之行晏子对以不与乱国俱灭第十六
晏子聘于吴,吴王问:“君子之行何如?”晏子对曰:“君顺怀之,政治归之,不怀暴君之禄,不居乱国之位,君子见兆则退,不与乱国俱灭,不与暴君偕亡。”此章与“吴王问可处可去”事旨既同,但辞有详略之异,故着于此篇。

吴王问齐君僈暴君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道食人第十七
晏子使吴,吴王曰:“寡人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君子之行,请私而无为罪。”晏子蹴然辟位。吴王曰:“吾闻齐君盖贼以僈,野以暴,吾子容焉,何甚也?”晏子遵而对曰:“臣闻之,微事不通,粗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大者不能致人,小者不能至人之门者,必困。此臣之所以仕也。如臣者,岂能以道食人者哉!”晏子出,王笑曰:“嗟乎,今日吾讥晏子,訾犹倮而高橛者也。”此章与“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二章或事异而辞同,或旨同而辞异,故着于此篇。

司马子期问有不干君不恤民取名者乎晏子对以不仁也第十八
司马子期问晏子曰:“士亦有不干君,不恤民,徒居无为而取名者乎?”晏子对曰:“婴闻之,能足以瞻上益民而不为者,谓之不仁。不仁而取名者,婴未得闻之也。”此章与“叔向问徒处之义”章旨同而有详略之异,故着于此篇。

高子问子事灵公庄公景公皆敬子晏子对以一心第十九
高子问晏子曰:“子事灵公、庄公、景公,皆敬子,三君之心一耶?夫子之心三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事君,婴闻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故三君之心非一也,而婴之心非三心也。且婴之于灵公也,尽复而不能立之政,所谓仅全其四支以从其君者也。及庄公陈武夫,尚勇力,欲辟胜于邪,而婴不能禁,故退而野处。婴闻之,言不用者,不受其禄,不治其事者,不与其难,吾于庄公行之矣。今之君,轻国而重乐,薄于民而厚于养,藉敛过量,使令过任,而婴不能禁,庸知其能全身以事君乎!”此章与“梁丘据问事三君不同心”、“九子之齐不见晏子”旨同而辞少异,故着于此篇。

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第二十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宗。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此章与“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章旨同而述辞少异,故着于此篇。

太卜绐景公能动地晏子知其妄使卜自晓公第二十一
景公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