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长策也。」前辈读书,必见于用。

  陈唯室《步里客谈》曰:富文忠少日,有诟者,如不闻知。或告之,则曰:「恐骂他人。」曰:「斥公名。」曰:「天下安知无同姓名者﹖」

  文定张乐全先生方平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先举茂才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选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当召试馆职,仁宗曰:「是非再举制科者乎!」命直集贤院,俄判西京。入觐,留判尚书都省。累拜参知政事,西京留守、知陈州。以太子少师致仕。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先生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至于用官起狱,尤反复言之。且曰:「臣且死。见先帝地下,有以借口矣。」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常荐轼为谏官。晚受知神宗 ,王安石方用事,嶷然不少屈,以是望高一时。(参史传。)

  (云濠谨案:楼攻媿跋先生《上范文正公书》云:「文正讲道睢阳,乐全以文受知。晏元献公欲择二,其一则富文忠公,次则乐全。乐全虽不成婚,然皆文正所荐,时盖名为善云。」)

  附录

  《元城语录》曰:东坡下御史狱,张安道上书救之,其子不敢投。后东坡见之,亦吐舌色动。盖安道书云:「其实天下之奇材也。」岂不激怒﹖但当言「本朝未尝杀士大夫」。

  献公张横渠先生载(别为《横渠学案》。)

  直讲石徂徕先生介(别见《泰山学案》。)

  说书李盱江先生觏

  李觏,字泰伯,南城人,学者称为盱江先生。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亲老,以教授自资,学者常数十百人。皇佑初,范文正公荐为试太学助教,上《明堂位定制图》。嘉佑中,用国子监奏,召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而卒。先生尝着《周礼致太平论》、《平土书》、《礼论》。门人邓润甫熙宁中上其《退居类稿》、《皇佑续稿》并《后集》,请官其子参鲁,诏为郊社斋郎。(参史传。)

  (梓材谨案:庐氏所藏《学案》原底,于先生门人孙介夫传标云《盱江》,知谢山尝立《盱江学案》。检原底《序录》,《士刘诸儒学案》条有「江楚则有李觏」句,后定刊本又节之,盖以《盱江》并入《高平》尔。又案忠宣传,安定、泰山、徂徕、盱江皆客文正门。先生与徂徕辈行较后,以为文正门人可也。)

  盱江文集

  《考工记》「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是言堂基修广,非谓立室之数。「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是言堂上,非谓室中。东西之堂各深四筵半,南北之堂各深三筵半。「五室,,凡室二筵」,是言四堂中央有方十筵之地,自东至西可营五室,自南至北可营五室。十筵中央方二筵之地,既为太室,连作余室,则不能令十二位各直其辰,当于东南西北四面及四角缺处,各虚方二筵之地,周而通之,以为太庙,太室正居中。《月令》所谓「中央土」、「居太庙太室」者,言此太庙之中有太室也。太庙之外,当子、午、卯、酉四位上,各画方二筵地以与太庙相通,为青阳、明堂、总章、玄堂四太庙;当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位上,各画方二筵地以为左、右也。《大戴礼盛德记》:「明堂凡九室,室四户八牖,共三十六户、七十二牖。」八个之室并太室而九,室四面各有户,户旁夹两牖也。《白虎通》:「明堂上圆下方,八窗、四闼、九室、十二坐。」四太庙前各为一门,出于堂上,门旁夹两窗也。左右之个,其实皆室,但以分处左右,形如夹房,故有名。太庙之内以及太室,其实祀文王配上帝之位,谓之庙者,义当然矣。土者分王四时,于五行最尊,故天子当其时居太室,用祭天地之位以尊严之也。四仲之月,各得一时之中,与余月有异,故复于子、午、卯、酉之方取二筵地,假太庙之名以听朔也。《周礼》言基而不及室,《大戴》言室而不及庙,稽之《月令》则备矣。然非《白虎通》,亦无以知窗闼之制也。聂崇义所谓秦人《明堂图》者,其制有十二阶,古之遗法,当亦取之。《礼记外传》曰:「明堂四面各五门。」今案《明堂位》:八蛮之国,南门之外;九釆之国,应门之外。时天子负斧扆,南乡而立,南门之外者北面东上,应门之外者亦北面东上,是南门之外有应门也。既有应门,则不得不有皋、库、雉门。明堂者四时所居,四面如一。南面既有五门,则余三面皆各有五门。郑注《明堂位》则云「正门谓之应门」,其意当谓变南门之文以为应门;又见王宫有路门,其次乃有应门,今明堂无路门之名而但有应门,便谓更无重门,而南门即是应门。且路寝之前则名路门,其次有应门,明堂非路寝,乃变其内门之名为东门南门,而次有应门,何害于义。四夷之君既在四门之外,而外无重门,则是列于郊野道路之间,岂朝会之仪乎﹖王宫常居,犹设五门以限中外;明堂者,效天法地,尊祖配帝,而止一门以表之,岂为称哉﹖若其建置之所,则淳于登云:「在国之阳,三里之外,七里之内,丙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