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显其“顿悟不受报”等论。

昙顺法师

  法师昙顺,黄龙人。幼出家,承训罗什。讲释群经,妙尽“色空无著”之旨。什叹曰:“此子奇器也。”后来庐山,同修净业。宁蛮校尉刘遵孝,于江陵立寺,要师经始,盛弘念佛三昧之道。宋元嘉二年,别众坐逝,异香满室。春秋七十九。

僧睿法师

  法师僧睿,冀州人。游学诸方,尝行经蜀西界,为人所掠,使牧羊。有商客异之,疑是沙门,及问以经义,无不综达,即出金赎之。后游历天竺诸国,还至关中,从罗什咨禀经义。罗什翻《法华经》,以竺法护本云:“天见人,人见天。”什曰:“此言过质耳。”睿曰:“将非‘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什喜,遂用其文。久之来入庐山,依远公修净业。既而适京师,止乌衣寺。讲说众经,听者推服。宋彭城王义康,要入第受戒,师曰:“礼闻来学。”王乃入寺,祗奉戒法。王以貂裘奉师,常用敷坐。王密令以钱三万买之,师曰:“此虽非所宜服,然王之所施,不可弃也。”王闻益加敬。谢灵运笃好佛理,殊方俗音,多所通解。尝以经中字音,求证于师,因为著《十四音训》,梵、汉昭然。元嘉十六年,无疾,告众曰:“吾将行矣。”即面西合掌而亡。众见卧内一金莲华,倏尔而隐。春秋八十五。
  〖校注〗本传所载,除译《法华》及临终感应外,其余诸事及世寿等均为《高僧传》慧睿之事。又《高僧传》独记慧睿曾先入庐山,其后入关从什公咨禀,而无僧睿入庐山之记载;且《高僧传?竺道生传》中,同由庐山“游学长安,从罗什受业”者亦为慧睿。本文撰者乃将僧睿、慧睿误作一人。《净土圣贤录?僧睿传》言其:“入庐山,依远公修净业。后适京师,止乌衣寺。讲说众经,听者推服。”或即沿袭《佛祖统纪》中本传之讹。历考北宋熙宁五年(1072)陈舜俞所著《庐山记》,列名十八贤者为慧睿,而非僧睿;但称慧睿为晋时“四圣”之一,则已将二人混同。《卍续藏经》第135册《东林十八高贤传》后,载北宋元丰四年(1081)李冲元所作《莲社十八贤图记》,列名十八贤者为惠睿(即慧睿)。其后元代普度所撰《莲宗宝鉴》,卷四“庐山十八大贤名氏”中“睿法师”,亦注明为“慧睿”。因知列名庐山莲社十八贤者,仍以慧睿法师为确。但僧睿法师为罗什四大弟子之一,平生志愿求生西方,瑞迹尤为昭著。《高僧传?僧睿传》记其:“善摄威仪,弘赞经法,常回此诸业,愿生安养。每行住坐卧,不敢正背西方。”“后自知命尽,忽集众告别。”“于是入房洗浴,烧香礼拜,还床,向西方合掌而卒。是日,同寺咸见五色香烟,从睿房出。春秋六十七矣。”

昙恒法师

  法师昙恒,河东人。童孺依远公出家,年甫十三,便能讲说。内外典籍,无不通贯。德行清孤,物情推服。常有群鹿,驯绕座隅。自入庐山,专志净业。义熙十四年,端坐合掌,厉声念佛而化,春秋七十二。

道昞法师

  法师道昞,颖川人,陈氏。幼出家,为远公弟子。该通经律,兼明《庄》《老》。志节孤峻,言与行合。念佛三昧,究心无间。义熙十四年,豫章太守王虔,入山谒敬,请为山中主,用绍远公之席。众以道源法嗣,咸知宗仰。元嘉十二年,集众念佛,就座而化,春秋七十一。

昙诜法师

  法师昙诜,广陵人。幼从远公出家,勤修净业,兼善讲说。注《维摩经》,行于世。尝著《穷通论》,以明宿修。述《莲社录》,以记往生。又能别识鸟兽毛色俊钝之性,洞晓草木枝干甘苦之味,妙尽其理,人知其有密证云。元嘉十七年,集众谓曰:“自建寺以来,至此五十年。吾之西行,最在其后。”即跏趺念佛百声,闭息遂绝,春秋八十。

道敬法师

  法师道敬,琅邪王氏。祖凝之刺江州,遂从远公出家。年十七,博通经论,日记万言。每叹戒律终日难全,愿净六根,但禀一戒,以为得度之要。远公知其坚正,许之。笃志念佛,蚤夜弗替。远公归寂,乃入若耶山。宋永初元年,谓众曰:“先师见命,吾其行矣。”即端坐唱佛而化。众见光明满室,弥时方灭。春秋五十二。

佛驮耶舍尊者

  尊者佛驮耶舍(晋云“觉明”),罽宾国婆罗门种。有沙门至其家乞食,父本外道,怒殴之,遂手足挛躄。巫师谓曰:“坐犯贤圣。”即请此沙门悔过,旬日乃瘳。因令耶舍出家,时年十三。随师行旷野,与虎遇。耶舍曰:“虎已饱,必不伤人。”前行中道,果见余骸。年十五,诵经日至万言,以分卫废业为忧(梵语“分卫”,晋言“乞食”),一罗汉来代乞食。年十九,诵经满数百万言。性度简傲,不为诸人重,至三十犹为沙弥。复从舅氏学五明论、世间法术(内众、外道,皆有五明。内五明者:一声明、二医方明、三咒术明、四工巧明、五因明。外五明者:前四并同,后一是符印明)。至沙勒国,待遇隆厚。既而罗什至,乃从学《阿毗昙论》、《十诵律》。什随母反龟兹,师遂留止行化。符坚遣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