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六年又徙于天宝中废县所治垂拱二年以县东南三十里有山涌出改为庆山县天授二年于县界零口置鸿州析庆山渭南两县置鸿门县 【沅案太平寰宇记云取两县十二乡于郭下置鸿门县】 以庆山高陵栎阳渭南五县隶焉久视元年废州并鸿门县神龙元年复改庆山为新丰县开元后元宗每岁十月幸温汤岁尽而归以县去汤泉稍远天宝四载 【沅案唐书志云二年是新唐志云三年此云四载非】 析新丰万年二县于温泉宫置会昌县于今治以山名名之又外为赤县 【六载发冯翊华阴丁夫筑会昌罗城于温汤所置百司及公卿邸苐】 七载省新丰改会昌县及山曰昭应 【郑嵎津阳门诗注曰时有诏改新丰为会昌县移自阴盘故城置于山下至明年十月老君见于朝元阁南而于其处立降圣观改新丰为昭应县廨宇始成令大将军高力士率禁乐以落之】 皇朝大中祥符八年避玉清昭应宫名改县为临潼
县境 【东西五十五里南北四十里】
三乡管一百一十六邨 【唐十八乡】
旌儒乡在县西南管邨三十九
会德乡在县东南一十里管邨三十六
润渭乡在县东南四十五里管邨四十一
零口镇在县东四十五里
昌驿亭在县西南五十步东至华州渭南县驿八十里西至本府秦州驿五十里南至蓝田县七十里北至栎阳县三十五里
戏水驿两京道里记曰大业六年置在戏水店
骊山在县东南二里骊戎来居此山故以名案土地记曰即蓝田山也温汤出山下其阳多宝玉其阴多黄金三秦记始皇作阁道至骊山八十里人行桥上车行桥下今石柱犹存山上立祠名曰灵台述征记曰长安东则骊山西则白鹿原北望云阳悉见山阜之形而恒若云雾之中天宝元年更骊山曰会昌山七载二改曰昭应山山神曰元德公 【水经曰浮胏山葢骊山之麓而有异名一作胏浮沅案水经注云连麓异名太平寰宇记云别麓而有异名】
庆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唐垂拱二年涌出 【谭宾录曰新丰县因风雷有庆山涌出高二百尺荆州人俞文俊诣阙上书曰臣闻天气不和而寒暑并人气不和而疣赘生地气不和而土追阜出今陛下以女主处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而山变为灾陛下谓之庆山臣以为非庆也疏奏天后大怒放之于岭外两京道里记曰庆山涌出初时六七尺渐至百余尺居守以闻百寮毕贺给事中魏叔璘曰此平地生骨堆何足可庆或以上闻坐赐死识者谓叔璘翻语是被戮故祸不及家止身而已】
鸿门坂在县东十七里汉旧大道北下阪口名也关中记曰鸿门在始皇陵北十里新丰县汉书沛公会项羽处又文帝登霸陵指新丰路示慎夫人曰此是北走邯郸道也又亭尉呵李广处 【续汉书郡国志新丰县东有鸿门亭】
坑儒谷在县西南五里 【沅案太平寰宇记云在县东南】 秦始皇坑儒于骊山下故名坑儒乡汉书注师古曰今新丰县温汤之处号愍儒乡温汤西南三里有马谷谷之西岸有坑古老相传以为秦坑儒处也卫宏诏定古文官书序云秦既焚书患苦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种瓜于骊山坑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人不同乃命就视之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厌终乃无声此则闵儒之地其不谬矣唐天宝中改为旌儒乡立旌儒庙 【贾至作碑】 硙千谷在县西南七里
凤皇原后汉延光二年凤皇集新丰即此原也亦骊山之唐韦嗣立构别庐于骊山凤皇原
鹦鹉谷有重崖洞壑飞流瀑水中宗临幸改为清虚原幽栖谷 【唐书曰新丰鹦鹉谷水清代传云此水清天下平开皇之初暂清寻浊至是而复清】
狠石在县东十里秦始皇陵东南二里形似龟初始皇之葬远采此石将致之骊山至此不复动石崇一丈八尺周十八步
渭水在县北十里西自万年县界来东入渭南县界
泠水 【一作零】 在县东三十五里来自渭南县界亦曰百丈水水经注曰泠水出胏浮山历阴盘新丰两原之闲北流注于渭 【沅案地形志阴盘有灵谷水即此零泠灵三字音同】
戏水在县东二十七里汉书曰陈涉之将周章西入关至戏秦将章邯距破之应劭曰戏宏农湖县西界也孟康曰水名也苏林曰在新丰东南三十里师古曰戏在新丰东今有戏水驿其水本出田蓝北界横岭至此而北流入渭孟苏说是应说失之戏许宜反水经注曰泠水出浮胏山戏水出骊山鸿谷 【鸿一作冯沅案水经注作冯公谷即师古所云愍儒乡之马谷马字误耳】 又北历戏亭东即周幽王死处 【沅案此亦节损本文】 两京道里记曰戏水周幽王以褒姒游于此故以为名水至浊北流入渭东西有店南去昭应县二十九里
阴盘城河水在县东北十四里出县北杨邨社
鱼池水在秦始皇陵东北五里周四里水经注曰泉出骊山本导源北流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初造陵取土其地污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
酋谷水在县东三十里流入渭 【沅案地形志作首谷水】
灥澄泉在县西南五里 【灥从缘切雨而泉出也】
鸣犊泉在县西北十里
石涧河在县西二里
水碓河在县西五里
王桥河在县东三十里流入渭
渴牛井在县东北上七里官道侧井旁有还道萦绕及于水次
温汤在县南一百五十步骊山之西北雍州图曰温汤在新丰县界温谷即温泉也三秦记曰骊山汤旧说以三牲祭乃得人可以去疾消病不尔 【沅案水经注作不祭初学记无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