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毕原上元和郡县志曰书序云周公薨成王葬于毕是也而敏求于此县不载文武周公墓今人竟以渭北之秦文武冢当之矣】 白鹿原在县东南二十里 【沅案元和郡县志曰在县东二十里】 自蓝田县界至浐水川尽东西一十五里南接终南北至霸川尽南北一十里亦谓之霸上 【事见蓝田】
少陵原在县南四十里南接终南北至浐水西屈曲六十里入长安县界即汉鸿固原也宣帝许后葬于此俗号少陵原 【沅案前云三十里此云四十里微异又案外戚传云许后葬杜南是谓杜陵南原师古曰即今之所谓小陵者去杜陵十八里】
乐游庙在县南八里汉书宣帝起乐游庙在曲江北亦曰乐游原 【沅案太平寰宇记云在升平坊】
长乐坡在县东北一十里即浐水之西岸十道志曰旧名浐坂隋文帝恶之改曰长乐坡葢汉长乐宫在其西北
高望堆长安图曰在延兴门南八里 【潘岳西征赋曰冯高望之阳隈】
御宿川在县西南四十里 【沅案元和郡县志及太平寰宇记云在县南三十七里】 扬雄羽猎赋序曰武帝开上林东南至御宿川 【沅案雄传无东字川字】
孟康注曰为诸离宫别观禁御不得使人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川汉元后传夏游篽宿师古曰篽宿苑在长安城南今之御宿川是也 【三秦记曰樊川一名御宿川】
樊川一名后宽川在县南三十五里十道志曰其地即杜陵之樊乡 【沅案说文樊乡字作樊邑】 汉高祖至栎阳以将军樊哙灌废邱功最赐哙食邑于此故曰樊川三秦记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一名樊川
金坞在县北汉文帝庙在其北 【一作县北苑内】
义谷在县东南八十里东南至干佑县及金商等州西南有路至兴元府
锡谷在县东南六十里有路至旧归安镇合义谷路通兴元府
羊谷在县东南六十里
炭谷在县南六十里
郊谷在县东南六十里
竹谷在县南六十里 【方舆记曰竹水俗谓之赤水出于媚谷沅案水经注云竹水南出竹山北径媚加谷历广乡原东俗谓之大赤水北流注于渭即此水也西山经竹山赤水出是】
石鳖谷在县西南五十里
荆谷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渭水在县北五十里西自长安县界流经县界入临潼渭阳之诗曰我送旧氏于渭之阳史记曰西伯猎遇太公渭之阳与语大说又曰秦武王三年渭水赤三日昭王三十四年又赤三日洪范五行传曰赤者火色也尽赤以火沴水也渭水秦大川也阴阳乱秦用严刑败乱之象汉书曰武帝元光六年春穿漕渠通渭三辅决录曰项仲山饮马渭水日与三钱以偿之山海经曰渭水出鸟鼠同宂山东注河入华阴北 【鸟鼠同穴山今在陇西首阳县渭水出其东经南安天水畧阳扶风始平京兆至宏农华阴县入河】 列子曰夸父逐日渴饮渭水不足乃渴死淮南子曰渭水多力宜黍
霸水在县东二十一里 【沅案元和郡县志云在县东二十里】 自蓝田县来合浐水北流入渭
浐水在县东北流四十里入渭十道志曰荆溪狗枷二水之下流也水经注曰浐水出京兆蓝田北至霸陵入霸 【沅案水经曰浐水出京兆蓝田谷北入于霸此云是注又增至霸陵三字非】 二水终始尽于苑中不复出 【沅案此十一字水经注无之】 地理志曰浐水出南陵县之蓝田谷西北流与一水合水出西南莽谷 【沅案西北流以下十三字地理志所无葢敏求误以水经注文属于地里志】 又曰浐水北至霸陵入霸水史记曰秦都咸阳霸浐长水沣涝泾渭皆非大川以近咸阳尽得祠之 【沅案又曰已下所引亦与今本不同或今本水经注脱之】
潏水今名泬水 【一作沈】 自南山皇子陂西北流入县界字林曰潏水出杜陵县许慎说文曰潏古穴反 【沅案此徐铉音反今作切】 水名在京兆杜陵汉书注晋灼曰潏音决师古曰地里志鄠县有潏水北过上林苑入渭而今之鄠县则无此水 【沅案地里志鄠有潏水潏当为涝字之误说文云涝水出扶风鄠县北入渭是也然唐本已误为潏师古有音此云县无此木葢承其误矣】 水经注曰潏水自樊川西北流经杜伯冢 【沅案水经注云杜伯冢南】 又西北经下杜城其字或作水旁宂与沈字相似俗人因名沈水 【沅案其字下十七字非水经注】 括地志曰潏水又名石壁谷水又名高都水汉王氏五侯大治池宅引高都水入长安城 【事见上卷王根苐下】 李善曰潏水径至昆明池入渭 【十道志曰漕水即沈水也亦名潏水沅案太平寰宇记亦曰长安县漕水即沈水也东自万年县界流入今俗名皁河是也】
福水即交水也水经注曰上承樊川御宿诸水出县南山石壁谷南三十里与直谷水合亦曰子午谷水 【沅案水经注云丰水西北流又北交水自东入焉又曰沈水又西北支合故渠渠有二流上承交水合于高阳原而北径河池陂东而北注沈水此所引无之太平寰宇记文与此同亦不云出水经注】
库谷闲水 【沅案地形志云山北有苦谷浐水出焉水经注亦云西川上承磈山之斫盘谷次东有苦谷俱作苦】 北流二十五里合采谷水下流入荆谷水号浐水下流二十五里合霸水号霸水北流二里入渭
采谷水来自蓝田县界西北流三十里入县界二十里合采谷为浐水北流四十里入霸水
石门谷水来自蓝田县北流十里入县界合采谷水北流一十五里合库谷水为浐水
荆谷水一名荆溪来自蓝田县至康邨入县界西流二十里出谷至平川合库谷采谷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