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驿,在县东北六十里。唐玄宗西幸,尝驻跸于此。又东北六十里为东河桥驿,入宝鸡县界。三岔驿,在县南七十里。又南六十里,即松林驿也。余见前褒斜道。

  附见:

  汉中卫在府城内,洪武四年建,领千户所五。

  宁羌州府西三百里。西至巩昌府成县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四川广元县二百里,东北至凤县六百里。

  古白马氐羌之地。汉为武都郡沮县地。晋亦为武都郡地。后为杨茂搜所据,刘宋讨平之。后魏时属东益州盘头郡,寻废。后周为长举县地,属华阳郡刘宋时,郡寄理州下,未有实土。今见下沔县及略阳县。隋大业初,属顺政郡。唐亦为兴州长举县地。宋因之。明初为沔县地,置宁羌卫于此。成化二十二年,改置宁羌州编户四里,领县二。今仍曰宁羌州。

  州北控褒斜,南卫蜀口。自秦楚相争,州境已为孔道。历汉、魏至今,未有梁、益有事,而金牛得免于驿骚者也。苏氏曰:大散以南,剑门以北,中间几及千里。山谷纷纠,险厄相错,自古惟汉高出陈仓,邓艾走阴平,深得用兵之意。若角材衡力,争胜于尺寸间,未为良策矣。

  ○金牛废县州东北七十里。汉葭萌县地,属广汉郡。唐初为绵谷县地。武德二年,析置金牛县,属褒州。八年,州废,属梁州。宝历初,废为金牛镇。天复二年,西川将王宗播攻兴元,破金牛、黑水、西县、褒城四寨。又朱梁乾化初,岐兵围安远。蜀将王宗弼等赴救,败岐兵于金牛。宋亦为金牛镇。绍兴三年,撒离喝入洋州,陷兴元,至金牛镇,四川大震。薛居正曰:三泉县东六十里有金牛镇。《一统志》:金牛废县在褒城县西百八十里。今为金牛驿。州城,明洪武十三年所筑卫城也。成化中,改为州治。嘉靖二十五年增修。万历二十三年重葺。城周四里有奇,有门四。

  白水城在州西南。汉县,属广汉郡。后汉因之。蜀汉炎兴初,魏钟会入阳平关。姜维自阴平退趣白水,遇廖化、张翼等,合兵守剑阁,是也。晋仍曰白水县,属梓潼郡。安帝时立白水郡。刘宋因之。元嘉十二年,为仇池杨难当所据。十九年,裴方明讨之,克其白水城,遂平仇池。泰始中,以白水郡授仇池杨元和。其后杨氏尝为郡守。西魏郡废,又以白水县并入平兴县。平兴,今见四川昭化县。

  ○れ冢山在州东北四十里。即《禹贡》之れ冢也。汉水出焉。见前名山れ冢。○冠山,在州城南。旧《志》:州西有白马山。山下为羊鹿坪,州治凭焉。今州城亦曰白马城也。又有月山,在州东一里。

  鱼鳌山在州东南。宋绍定四年,蒙古拖雷入汉中,分两军。东军屯于兴元、洋州之间,以趣饶风关。西军繇别路入沔州,取大安军路,开鱼鳌山,撤屋为筏,度嘉陵江,入关堡,并江趣葭萌,略地至西水县,破城寨百四十而还。西水城,今见四川阆中县。《志》云:州东南二十五里有龙首山,本名马面山。弘治十一年,以山巅崔Σ如龙首,敕改今名。州东南七十里有天池山,上有池,或以为即鱼鳌山也。又有龙洞山,在州西南四十里。

  五丁山州北三十里。其峡曰五丁峡,亦曰金牛峡。相传即秦作五石牛绐蜀,蜀令开道引之处也。《一统志》:金牛峡,在沔县西百七十里。

  天台岭《志》云:在州东五十里。其山高而顶平,因名。岭下有铁锁桥。

  ○漾水即汉水也。出れ冢山下,东流入褒城县境。先主斩夏侯渊,欲度汉水攻阳平关。魏人议依水为陈,郭淮曰: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渡而后击之。备疑不敢渡,即此处也。又沮水,亦在州东,自略阳县流入境,合于漾水。

  西汉水在州东。源出秦州れ冢山,历西和成县至略阳县西南,又南经州东,而合于嘉陵江。详附见大川汉水。○嘉陵江,亦在州东。自略阳县南流经州界,合西汉水,又南入四川广元县境。

  白水在州西。自略阳县流入,又西南入巩昌府阶州境。《志》云:白水源出洮州卫西倾山,下流至四川昭化县北,合于嘉陵江。其在州境者,亦曰葭萌水。水有津关,即所谓白水关也。宋元嘉十一年,梁州刺史萧思话击败氐王杨难当之众,悉收汉中故城,置戍于葭萌水。即白水矣。今州西三十里,有泗水萦绕城下。或以为即白水之支流云。

  莏水在州东北七十里。《水经注》:源发武都氐中,南流绕张鲁城东,又南过阳平关西而南入沔,谓之莏口云。

  ○阳平关州东北九十里。亦曰阳安关,或谓之关城。西北隔莏水,对张鲁城。《水经注》:张鲁城因即崤岭。周回五里,东临浚水谷,杳然百寻。西北二面,连峰接崖,莫究其极。从南为盘道,登陟二里有余。庾仲雍以山为白马塞,东对白马城,名阳平关,是也。关城西带莏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亦曰莏口城。建安二十年,曹操征张鲁。鲁使弟卫拒关坚守,横山筑城十里余。操初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及至阳平,不如所闻。攻山上诸屯,皆峻绝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损者多,军食又尽,意欲拔军截山而还。会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