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冈在县东十五里。周二十里。又县西五里有芦山冈,俗名原王冈,亦曰芦冈。陵阜峻耸,南北绵延,周四十余里。

  ○汝水在县西五十里。自西平县流入境,又东南入汝阳县界。又氵意水,在县东。亦自西平县流入境,南入汝阳县界。

  沙河在县西南三十里。出遂平县岈山,流入县境,至县西南十二里蔡家埠口,又东北至姚家湾,入汝。元至正十二年,也先帖木儿讨刘福通,复上蔡,驻兵沙河,军中夜惊,遂北奔汴梁朱仙镇。○朱马河,《志》云:有二,一在县西二十七里,一在县东二十七里,俱东合戚桥河,至新蔡三义河,入于汝。

  杜沟在县东。旧有沟凡五,东流入于氵意水。后汉初,县令杜诗所浚,因名。蔡地西亢而东卑,五沟浚,民始无泛溢之患。故址犹存。○蔡沟,在县东南三十里。又小茅河,在县东六十里。下流俱入于氵意水。

  ○铁丘台县西南五十里。相传汉光武曾驻此。又县东北有厄台,相传孔子绝粮处。

  新蔡县在府东百四十里,东北至陈州项城县百二十里,东至南颍州七十里。古吕国。春秋时蔡平侯徙都此,故曰新蔡。汉置县,属汝南郡。光武封吴汉为侯邑。曹魏分属汝阴郡。晋惠帝分立新蔡郡。刘宋因之。后魏仍为新蔡郡。东魏兼置蔡州。高齐州废,改郡为广宁郡。隋初郡废。开皇十六年,置舒州及广宁县。仁寿初,改县为汝北县。大业初,州废,复曰新蔡县。唐初仍置舒州于此。贞观初,州废,县属豫州,后属蔡州。宋因之。金属息州。元省入息州。明洪武四年,复置,改今属。县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二里。

  ○阳城在县北五十里。汉县,属汝南郡。,水名也。汉明帝封阴庆为侯邑。晋属汝阴郡,后属新蔡郡。刘宋及后魏因之。东魏武定八年,置财州治此。北齐州县皆废。隋开皇十一年,复置,属陈州。唐初属沈州。贞观初废。今为阳村。《寰宇记》:阳城在沈丘县西北三十五里。

  楚王城亦曰楚王戍,在县东北。《水经注》:葛陵城东北有楚武王冢,民谓之楚王岑。北魏时尝于此置戍,谓之楚王戍。萧齐建武四年,魏兵南寇,豫州刺史裴叔业攻魏楚王戍,为傅永所败。又梁天监七年,魏三关、悬瓠俱来降,梁将马仙卑进顿楚王城,遣兵助守悬瓠。既复,遣别将张道凝屯楚王城,魏取悬瓠,道凝弃城走。八年,魏楚王城主李兴国以城降,即此。

  栎城在县北二十五里。今名野栎店。《左传》昭四年,吴伐楚,入栎。南北朝为戍守之所。萧齐建武三年,魏寇司州,齐栎城戍主魏僧珉拒破之,即此。

  葛陵城在县北。后汉建武十五年,徙封姚丹为侯邑。又壶丘城,在县东北。《左传》文九年,楚侵陈,克壶丘,是也。○毛城,在县西。梁大通二年,义阳来降,以夏侯夔为北司州刺史,镇义阳。夔进拔魏毛城,逼新蔡。盖是时戍守处。

  舒城在县东。隋开皇六年,置舒县,属舒州。大业初,废。又永康废县,在县东南。高齐置,属广宁郡。后周改曰氵意水县。隋大业初,废。○四望城,在县东二十五里。后魏景明初,王肃于四望陂南筑之以御齐。魏收《志》:新蔡郡治四望城。

  ○冢冈在县西四里。冈势耸峙,上多古冢,因名。又县东二十五里有顿家冈,俗呼为邓家冈。

  ○汝水在县南。自汝阳县东流至此,又东南入息县界。《志》云:汝水经县南十里,有官津,即鲁昭公二十年夫子自楚反蔡问津处。今地名官津店。

  氵意水在县北四里。上承汝水支流,经葛陵故城,又东南至县东,注于汝水。《志》云:氵意水注于汝,又东南径下桑里,迤左为横塘陂。又县北四十里有延河,亦自汝阳县境流入界,又东北至项城县,入于颍河,不通舟楫。

  东湖在县城东。周四十余里。今堙废,仅余十之一。

  阳渠在县北七十里。《水经注》:葛陂东出为水,俗谓之三丈陂,自陂东注而为富水。汉和帝时,何敞为汝南太守,修阳旧渠溉田,增三万余顷,是也。

  葛陂在县西北。旧时陂方数十里。汉中平五年,鲍鸿破黄巾于葛陂。晋永嘉末,石勒掠豫州诸郡,临江而返屯于葛陂,因筑垒于陂上,课农造舟,将攻建业,琅邪王睿集兵于寿春以御之。《一统志》:汝阳县西南三十里有葛陂,即费长房投杖化龙处。

  青陂在县西南。其接汝阳县境者,亦曰青龙陂。或曰即古青波也。秦二世二年,秦兵复攻陈,下之。陈将吕臣走,收兵复聚,与鄱盗当阳君黔布复击秦,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盖潴水之处。后汉时,陂废。建宁三年,新蔡长李言请复此陂。陂上承真阳之滇水,入县境,又东南经息县而为墙陂,灌溉凡五百余顷。今废。

  ○繁阳亭在县北。《左传》襄四年,楚师在繁阳,以陈叛楚即晋也。又定四年,吴败楚舟师,楚大夫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阳。杜预曰:繁阳,楚地,在阳南。又大吕亭,亦在县北。《续汉志》云:故吕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