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合。《左传》:子产曰:台骀宣汾、洮。司马彪曰:洮出闻喜,亦水之兼称矣。后周建德四年,周主如河东涑川。明年,克晋州,留兵戍守,齐攻晋州急,命宇文宪屯涑川为声援,盖在县界。

  乾河在县东北。郭璞曰:县有乾河口,但有故沟,无复水也。《水经注》:教水出垣县北教山,世谓之乾涧,其水南历鼓钟川,分为二涧,一涧西北去百六十里,山岫回阻,才通马步,即闻喜东北之乾河口也。《秦纪》:白起取韩安邑之东到乾河,即此。

  董泽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水经注》:董水西经董泽陂南,陂东西七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六年,晋于董。又宣十二年,厨武子曰,董泽之蒲,可胜既乎。杜预曰:河东闻喜县东北有董泽陂,陂中产杨柳,可以为箭也。一名董氏陂。又名豢龙池,即舜封董氏豢龙之所。其地出泉,名董泉,民引以溉田,流入涑水。

  沙渠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唐会要》:仪凤二年,诏引中条山水于南陂下,西流经十六里,溉涑阴田,谓之沙渠,今堙。○冷泉,在县东四十里。又有温泉,一出县东南胡村,一出官庄村,俱引渠溉田,流入涑水。

  ○含口在县东南。亦曰含山路。《水经注》:洮水源出闻喜县青野山,世以为青襄山。其水东径大岭下,西流出山,谓之含口,又西合于涑水。唐大顺初,张攻河东,为李克用所败,走保晋州,复自含口遁去,逾王屋,从河阳渡河,还长安。天复中,朱全忠谋取河中,遣张存敬将兵自水渡河,出含山路,袭绛州,绛州出不意,遂降于全忠。

  龙头堡在县东北二十八里。《寰宇记》:后周正平郡及闻喜县尝理于此。○涑水驿,在县城西。宋、元以来故驿。又留庄隘,在县东南七十里中条山上,南通垣曲县,北接绛县。冷谷口,今亦见平陆县。

  平陆县在州东南九十里。南至河南陕州五百里,东北至绛州垣曲县一百八十里,西北至解州百里。春秋时虞国地也。后为晋地。战国时魏地。汉为大阳县地,属河东郡。后汉及魏、晋因之。后魏属河北郡。后周天和二年,改置河北县,并置河北郡治焉。隋开皇十五年,郡废,县属蒲州。唐贞观元年,改属陕州。天宝初,因开漕渎,得古刃,篆文曰平陆,遂改今名。宋因之。金改属解州。今城周二里有奇,编户六十六里。

  ○大阳城在县东五十里。汉置县,应劭曰:吴山在其西。是也。以在大河之阳而名。光武初,邓禹围安邑,数月未下,更始将樊崇等渡大阳欲攻禹,禹逆击于解南,斩之。兴平二年,帝自陕渡河,至大阳,御牛车幸安邑。后魏属河北郡,后周改县为河北县,移于今治。杜佑曰:大阳,春秋时北虢所都。似误。

  虞城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史记》:武王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司马贞曰:夏都安邑,虞在其南,故曰夏墟。应劭曰:《汉志》大阳有吴山在西,上有虞城,周武王封泰伯后于此,为晋所灭。亦曰吴城。秦昭王五十二年,伐魏取吴城,即此。又有茅城,在县东南茅津上,春秋时晋邑也,亦曰茅亭。○冥阝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春秋时虞国之冥阝邑也。《左传》:僖二年,晋荀息曰,冀为不道,入自颠令,伐冥阝三门。杜预曰:前此冀伐虞至冥阝也。其城周四里有奇,亦谓之塞。

  下阳城在大阳故县东北三十里。春秋时虢邑也。僖二年,虞师、晋师灭下阳。《梁传》:虞、虢之塞邑,晋献公假道于虞以伐虢,取其下阳以归。贾逵曰:虞在晋南,虢在虞南也。元至正十六年,察罕帖木儿自陕州追汝阴贼至安邑,贼还,欲渡河而南,察罕扼之于下阳,赴水死者甚众,贼乃遁去。

  ○底柱山在县东南五十里。亦曰三门山,亦曰底柱峰。《邑志》:底柱六峰皆在大河中流,最北有两柱相对,距岸而立,所谓三门也。次于其南有孤峰特起,峰顶平阔,禹庙在焉,其西有立石数枚,圆如削成。复次其南有三峰,东曰金门,中曰三堆,西曰天柱。大河湍激于群峰间,南折而东出,两崖夹水,壁立千仞,天下之奇观也。与河南陕州接界,详见河南名山底柱。

  虞山在县东北五十里。亦曰吴山,以山有泰伯庙也。亦曰虞阪,即中条之支阜,《左传》谓之颠令。《水经注》:颠令在傅岩东北十余里,东西绝涧,于中筑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谓之令桥。桥之东北曰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其城北对长坂二十余里,谓之虞阪,亦即傅说所筑处矣。《战国策》:楚客谓春申君曰,昔骐骥驾盐车上吴阪,迁延负辕,而不能进。即此处也。魏孝昌末,正平民薛修义围河东,薛凤贤据安邑,以应萧宝寅,诏遣宗正珍生讨之,珍生守虞阪不敢进。即此。其坂自上及下,七山相重。

  卑耳山在县东。齐语作辟耳。桓公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史记》:齐桓公曰,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正义》:卑,音壁。《索隐》曰:卑耳山在河东大阳县。韦昭曰:拘夏,辟耳山之溪也。○箕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山形如箕,因名。相传尧时许由隐此。下有清涧,即由洗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