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峪在卫东北。永乐二十一年,亲征兀良哈,驻跸于此。又正统七年,杨洪出黑山,与成国公朱勇东西齐举,进击兀良哈。洪至克列苏,俘斩福馀都指挥安出部酋。即此。

  三峡口在卫西北,度碛处也。其西即苍崖峡。自峡而西,为兰忽失温地,成祖败寇于此,赐名杀胡镇。又九龙口,亦度碛处也。成祖北征,太孙从驾,与敌战于九龙口,敌遁走。《志》云:九龙口与饮马河相近。

  凉亭在卫城南。有东西二凉亭,乃元时巡幸驻跸处。又卫北有北凉亭,亦元时游猎处也。明永乐二十年,车驾次西凉亭。正统三年,兀良哈西侵葭州,引还。边将杨洪出独石,邀败之于西凉亭。即此。《山水记》:开平南五十里,曰东凉亭。又四十里曰沈河,五十里曰叭八,六十里曰黄崖,五十里曰滦河,又五十里曰灰岭,六十里曰古城,又五十里曰青松。又南五十六里,即古北口矣。此洪武二十七年所置驿路也。永乐中,移古城驿于大喜峰口内,为朵颜入贡道。余并废。

  八儿思地在卫西。元至正二十五年,孛罗帖木儿以大同叛,使其党秃坚帖木儿攻上都之附太子者。会孛罗被诛,秃坚以轻兵走至八儿思地,上都兵追擒之。

  王忽察都地在卫西北。元天历二年,和世束即位于和林北。引而南,自兀纳八地,次于哈儿哈纳秃。自七月至八月朔,乃次于王忽察都。图帖睦尔入见,遂崩。图帖睦尔还至上都,复即位。○木儿古彻兀地,在卫南境。元至正二十年,北边诸王阿鲁辉帖木儿拥兵南犯,屯于木儿古彻兀之地,将犯京畿,元主遣兵讨之,不克。

  察罕脑儿地在卫西。元至元二十年,复议征日本,籴粮于察罕脑儿,以给军匠。又至治初,元主如上都。以察罕脑儿行宫制度卑隘,欲更广之,以解任谏而止。明洪武四年,李文忠出野狐岭,至察罕脑儿。是也。

  苦脱孙地在应昌东北,李文忠败敌处也。相近有落马河,即偏将孙虎战死处。《明史》:开平东南百里有敖目旧巢,四围皆山,壁立如削,林木茂密。其中平衍,周百里。水斥卤,可煮盐。土肥饶,可屯种。东西皆有小径,崎岖陡削,惟攀援可行。东径通古北一带近路,其隘口一夫可扼也。崇祯三年,王师出剿,其族远遁。若取而守之,亦陵寝外卫云。又西北三十里,为滦河所经。河之东,其地亦名白海子。贼犯宣、蓟,此其往来大道也。

  废大宁卫东至泰宁夷卫界七百里,南至永平府边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喜峰口边四百八十里,西至开平废卫四百三十里。自卫至京师八百里,至南京三千四百五十里。

  古营州地。夏商时冀州地。周为幽州地。春秋时亦为山戎地。战国时属燕服虔曰:古东胡地也。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其后燕将秦开袭破之。秦属辽西郡。两汉因之。汉末为奚所据。三国魏为昌黎郡地《通典》:建安中,魏公操北征,始复旧境。晋初因之。建兴中,鲜卑慕容有其地《燕录》:慕容,昌黎鲜卑也。曾祖莫护跋,魏初自塞外入辽西,从讨公孙渊有功,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父涉进拜鲜卑单于,迁邑辽东之北。晋太康中,嗣立。元康四年,徙于徒河之青山,又移居大棘城。建武初,拜昌黎公。太和中,属于苻坚,寻又为后燕所有隆安初,慕容宝保据于此。其后冯跋据之。宋元嘉十三年,后魏取其地,亦置昌黎、建德等郡,兼置营州治焉。后属于高齐,为建德、冀阳二郡地齐亡,其疏属高保宁据此。隋开皇三年,取其地,废郡,仍曰营州。大业初,改州为辽西郡。唐初为韩库莫奚所据。贞观十九年,征高丽,驻跸于此。诸奚臣附部帅苏支从征,奚长可度帅众内附,因复置营州,并置饶乐都督府府即今卫治也,以饶乐水为名。开元二十三年,改为奉诚都督府。天宝后,府废。咸通中,契丹始大,奚族皆臣属焉。辽主隆绪统和二十五年,始城其地,实以汉户,曰中京大定府。金贞元初,改曰北京路。元至元七年,改曰大宁路。十五年,改曰武平路,后仍为大宁路。明洪武十三年,收复。二十年,建大宁卫,又置北平行都司二十七年,置驿传,自大宁东路,至广宁四百八十五里,置十驿。郑晓曰:行都司置于惠州。似误。永乐初废。

  卫居宣、辽之肘腋,为燕、蓟之屏翰。自秦汉以上,皆为中原地。晋室不纲,鲜卑强恣,遂窃其土疆,为中原患。慕容令言于其父垂曰:守龙城以内抚燕代,外怀群夷,肥如之险,足以自保。垂不从而奔秦。其后慕容宝还据其地,立国犹数十年。唐置营州,镇摄蕃落。天宝中为平虏镇,犄角范阳,襟带辽、碣。安禄山并帅其地,遂成唐室之祸。五季浊乱,营州先入于契丹,因而窥伺河北,拾取燕云。萌芽于朱梁之季,泛滥于弱宋之时。履霜坚冰,信非一日之故矣。《辽志》:中京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自辽以后,皆为北偏重地。明初,分藩置戍,所以东臂辽东,西肘宣府,使藩垣巩固,门庭无觊觎之隙也洪武十四年,封子权为宁王,守北藩。二十年,命宋国公冯胜等征纳哈出,谕令据大宁塞,分兵列戍,以控制之胜,遂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