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堡北四十里,以独出群山而名。堡西北三十里,又有西孤山,陡峻突立,产赤石脂。又有北高山,在堡西二十五里。○寨儿岭,在堡南五里,其山四合若寨。又堡西南有黑龙洞。已上皆洗马林之险也。

  野狐岭卫北三十里。势极高峻,风力猛烈,雁飞遇风辄堕地。宋景四年,契丹主宗真猎于野狐岭。又北有獾儿嘴。嘉定四年,蒙古破金抚州将南下,金将完颜九斤驻兵野狐岭以备之。蒙古进至獾儿嘴,金人遁走。元至元十九年,如野狐岭。明初洪武三年,李文忠北伐,出野狐岭,败元兵于察罕脑儿。景泰初,上皇自北还,乜先遣兵送至野狐岭。抚州,即今废兴和所。察罕脑儿,见开平卫。○兴宁岭,《志》云在卫南八十里。又卫西北五里,有紫岩,有泉出焉。

  ○西阳河在卫西北。永乐二十一年,征阿鲁台,次西阳河,进次上庄堡,遣将追之于宿嵬山。是也。《志》云:西阳河东南流注于滦河。亦曰西洋河,在今柴沟堡北百步。又东洋河在柴沟堡西北八里,南洋河在堡西南五里,至堡东七里,而合如燕尾,然俗谓之燕尾河。皆会于西洋河。又有红草沟,在卫城西北十二里。又孙柴沟河,在洗马林西南十里,下流皆注于西洋河。○龙池泉,在卫城东南,其水清泠,引入城中,资以灌溉。宋雍熙二年,契丹主隆绪如儒州,寻至龙泉。即此。又沙城暖泉,在柴沟堡东北八里,其水冬温夏凉,资以灌溉。

  ○张家口堡卫东三十五里,东南至镇城四十四里。宣德四年筑,嘉靖十二年、万历二年增筑。堡周四里。其灭虏台等处,为最冲口。外有狮子屯一带,诸部落驻牧处也。堡为互市之所,关防最密。《边略》:张家堡西北有黑山墩。嘉靖中,督臣翁万达议曰:宣府西路黑山台,直望马营堡之威远墩,不过百三十里,兴和十八村在焉。地沃饶可耕,自永乐中陷失,于是自右卫张家口、羊房、龙门,以至马营,回环三百余里,北路受敌愈多,悬绝难守。若引垣直之,由黑山以至威远,则掣三百里戍为百三十里戍,利甚大也。《志》云:堡北四里有水泉山。又有红崖,在堡东北十里。

  膳房堡在卫北二十里。成化十五年筑,嘉靖十二年、万历元年增筑,堡周二里有奇。其野狐岭、平山台,为最冲口。外大红沟一带,为诸部落驻牧。《边防考》:膳房堡沿边关口,永乐中北征之路也。弘治九年,从此入犯。镇城及南路东西顺圣城一带,防御最切。有大水泉,在堡北三里。

  新开口堡卫西北四十里,膳房堡西。宣德十年筑,嘉靖七年、隆庆四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其宁远、德胜、镇胡等墩台,为最冲口。外榆林庄一带,诸部落驻牧处也。《边防考》:堡逼近虏境,向来屡被侵犯,俗称为东马营,比于北路之马营堡。又正南泉,在堡城南。城西南,又有清水泉。

  新河口堡卫西四十里。宣德十年筑,嘉靖六年、隆庆五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堡设在平川,西北两面皆沿边,孤悬为最。有水沟、平安等墩台,为最冲口。外牛心山、甜水海等处,皆夷酋驻牧地,往往由此窥犯右卫。万历中,增修治世台等处。山险堑深,足为保障。《志》云:堡东北有桃山,又东北九里有虞台岭。弘治末,由此入犯,为卫境之险。已上四堡,俱上西路管辖。

  柴沟堡卫西北四十里,南去怀安卫五十里。正统二年筑,景泰、成化、嘉靖间,及万历二年皆增修,周七里有奇,北去边二十里。有平顶台、黑水关等处,为最冲口。外草垛山一带,皆驻牧之处。《边防考》:旧设西路参将驻札右卫。嘉靖初,以沿边多事,右卫去各堡隔远,应援未便,因更设参将一员,驻札柴沟。以右卫为上西路,此为下西路。分边东起新河口,西至大同平远堡界,长一百十五里有奇,当西北之要害,为东南之重障。与上西路互相形援,势如臂指云。

  洗马林堡卫西北七十里,西南至柴沟堡四十里。宣德九年,北巡至洗马林。十年,筑城置戍。隆庆五年增修,周四里有奇。其镇河台为最冲。边外大谎堆、桂柏山,皆诸部落所驻牧。嘉靖四十四年,黄台吉从此突犯。俗称西马营,以近边平坦难守,与东马营相埒也。

  渡口堡在柴沟堡西南二十里。《志》云:堡东北至蔚州深井堡六十里。弘治九年筑,万历五年增筑,周二里有奇。沿边有牛心、大尖等山,险峻足恃。○西阳河堡,在渡口堡西南十五里,去卫城八十里。正统五年筑,成化十年、万历三年展筑,周四里有奇。堡为宣镇极西,西北与大同平远堡接壤,两面皆边,最称冲要。其永平台、镇靖台等处,俱边外驻牧之地。《边略》:西阳河堡西有陈家堡,东去万全右卫百里,西达大同之天成卫。嘉靖中,翁万达言:张家口、洗马林、西阳河一带,与大同天成接境,最为要冲,当指臂联络,休戚一体,疆场始可无患。《志》云:堡东南十里有华山,下有灵潭,虽旱不涸。又有雪岭,在堡东南八里。

  上庄堡在卫北。永乐中,车驾北征,尝驻于此。又卫北三里有大胜甸。《志》云:蒙古与金人战,大败金人,因名。元人尝筑城于此,亦曰大胜城。

  怀安卫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