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博阳川。又黄河,在县北三十里,源出德化县界,高良诸山,流经黄畈,至乌石门,合庐山河。又有西河,自县西北流至乌石门,与庐山、黄二河合,谓之三港口。

  金带河在县西。旧从西南流合庐山诸河,四面旋绕如带。后以山溪瀑涨,冲决城西,入城西北之箬山河,而会东北诸水,县西之水遂竭。嘉靖二十六年,开浚如旧。○硖石泉,在县东北二十里,地名硖石岭,泉水下流,灌田三百余亩。又静泉,在县西北七十里,以平地涌出,寂然无声而名,亦灌田三百余亩。

  ○靖安堡在县东北。旧为戍守之所。《志》云:县东北一里即故蒲塘驿,杨吴改置于此,宋仍旧,明初废。今谓之驿头。

  瑞昌县府西九十里。北渡江至湖广广济县百四十里,西至湖广兴国州百二十里,南至德安县八十里。汉柴桑县地。三国吴曰赤乌镇,仍属柴桑。晋以后因之。隋为湓城县地。唐为浔阳县地。建中四年,以浔阳县西偏僻远,立赤乌场。南唐升元三年,升为瑞昌县。旧无城,明正德八年始营土城,周仅二里。编户十四里。

  ○清湓山县西七十里。高四十丈,周三十里。湓水源于此,为县境群山之冠。《志》云:县西六十里有愁山,嵯峨陡峻,行者患焉,因名。○白龙山,在县西十里。山麓有白龙泉,出县西二十里悬崖洞中,绕流山麓,溉田甚广。

  羊肠山县西北三十五里,山险峻。又县西北五十里有马脊山。俱以形似名。《志》云:县西北二十里有连山,九峰相接。○赤颜山,在县西北百二十里,蛇径鸟道,登陟甚艰。《志》云:县西七十里有玉华洞,泉涌如雷,洞盖与山相连。

  ○大江县北三十五里。对岸即湖广广济县之武家穴也。西接兴国州,东入德化县界。○湓水,在县南四十里,源出清湓山,东北流入德化县界。

  赤湖县东北二十五里。湖中有石沃山,水沃石润,因名。今有赤湖河泊所。又下巢湖,在县北四十里,通大江,上有巡司。○溪,在县治南。西北诸山涧之水汇流于此,经城西南东三面,下流合于湓水,冲荡易泄时筑堤回流,以防浅涸。

  ○赤乌镇在县治西。亦曰瑞昌镇。后汉建安中,孙权拒曹操于赤壁,使程普屯兵于此。时有赤乌之瑞,因名。唐曰赤乌场。五代时,南唐改置今县。○溪驿,在县治东南。宋绍兴中置,后废。

  湖口县府东六十里。东至彭泽县六十里,南至南康府都昌县百四十里。汉彭泽县地。刘宋时为湖口戍。齐、梁至陈亦皆置戍于此。隋属湓城县。唐武德五年,置湖口镇,属浔阳县。南唐保大中,升为湖口县,属江州。宋元因之。县无城,编户十七里。

  ○钩圻城在县治西。《水经注》:赣水历南昌椒丘城下,又历钩圻邸阁下,而后至彭泽。刘宋时,南江运米皆积于钩圻,是也。今全省运道,亦皆达湖口而入大江云。

  彭泽故城县东三十里。汉彭泽县盖置于此。后汉仍属豫章郡。兴平二年,扬州刺史刘繇为孙策所败,溯江西上,驻于彭泽。建安四年,孙策绐庐江太守刘勋伐海昏宗帅,遣兵屯彭泽,邀勋还道,击败之。十四年,孙权置彭泽郡,以吕范领彭泽太守,郡寻废。晋仍属豫章郡。永嘉以后,属寻阳郡。宋、齐因之。梁置太原郡,领彭泽、晋阳、和城、天水四县。隋初,郡县俱废,改置龙城县,属江州。开皇十八年,复曰彭泽县。唐武德五年,改置县,并立浩州。今详彭泽县废龙城注。又上甲废县,在县南百里。《志》云:晋永嘉元年置,义熙八年,省入彭泽县。萧梁时,尝复置,萧韶封上甲侯,即此。

  ○石钟山有二:在县治南者曰上钟山,县治北者曰下钟山。《水经注》:石钟山西枕彭蠡,连峰叠嶂,壁立峭削,其西南北皆水,四时如一,白波撼山,响如洪钟,因名。宋苏轼尝游此,复广道元之说,为《石钟山记》。又幞头山,在县南二里,与上钟山相连,峰峦秀拔,状若幞头。近幞头一山名小岭,又东二里名大岭,盖负郭山之高大者。

  石门山在县治南。两峰对耸如门,当两石间,垂流数丈,有石可坐千人。《志》云:县东南十里有黄牛γ山,一名射蛟浦。相传晋永嘉中,许逊射蛟于此。或云:汉武帝自寻阳浮江亲射蛟处也。又云:武帝伐南越,教楼船于浦上。又城门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两山相对,如城门也。○柘矶山,在县北四里,峰峦高峻,沙拥其下。县东五里有老台山,与柘矶山相连。又西山,在县北二十里。其相接者曰香炉墩山,以形似名,县治关扃也。

  花尖山县东四十里。形如芙蓉。县东五十里有武山,双峰如剑,因名。今亦见彭泽县。○青山,在县西南。《舆程记》:县南六十里鄱阳湖中有青山,又六十里即南康府城,由湖口出南昌,为往来必经之道。一云:青山之北,与大孤山相近。

  ○浔阳江在城西。自府北南流四十里,而合彭蠡湖水,又东经县北,有彭蠡驿,又东入彭泽县境。县控江湖之冲,最为襟要。

  禁江县东北九十里。下接小孤,上通九江,值冬水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