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避兵于此。又长丰山,在县西北百里,悬崖峭壁,高接云表。

  安居山县西南五十里。高千仞,广百里,四面悬崖峭壁,上有三路,一平坦,一极斗峻难上,昔人多避兵于此。其上突出一山,名天宝山,有泉。○罗头山,在县东七里,滨大江,环锁江水,回顾县治。下有罗头洞,其旁又有无源洞,溪涧险邃,空洞无涯,水源莫测。又七宝山,在县东八十里,上可熔铁。又县南三百里有铁炉山。

  东奔峡县北二十里。两岸孤峰绝壁,蜀江经流,如马奔轶。又门扇峡,在县西三十里,夏秋水泛,涡漩极险。又有破石峡,在县东五里,两崖如刀劈状,总谓之巴东峡。

  ○大江在县城北。自四川巫山县流入境,又东入归州界。○清江河,在县西南一里,亦名夷水,东合蜀江。又三坝河,在县西六十里,源出县西北九府坪,一流入房县,一流入四川大宁县,一流入西溪合大江。

  东溪县西北十余里。又有西溪,在县西二十里,夹大江东西。其下为万户沱,《志》云:沱在县西五里。又有云沱,在县西十里,常有漩能覆舟。又州东十里有苟使沱,亦有巨漩,江行者畏之。○横梁滩,在县东二十里,有石横亘水中,江行溯流,每患其险。又石门滩,在县东三十五里,中有巨漩,为行者患。又清水滩,在县西十里,江水迅急,触而为漩,舟行不戒,必至覆溺。县境诸滩,此其险者。

  ○连天关县西南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石柱关,在县南五百里。向设石柱关巡司。隆庆四年,改野三关巡司。《志》云: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有石柱山,关盖因以名,为扼束群蛮之道。

  火峰山寨县西北三十里。其地有火峰,据险置寨,因名。明初,汤和伐蜀,克归州,取火烽山寨,即此。或作烽火,误也。又巴东水驿,在县东一里。

  附见:

  荆州卫在府城内。明初吴元年建。洪武二十一年,改护卫。三十一年,复旧。又荆州右卫,亦在府城内。吴元年建。洪武二十一年,改右护卫。三十二年,仍曰荆州右卫。今亦置荆州卫,仍属左、右二卫。

  长宁守御千户所在归州治东。洪武初建。又夷陵守御千户所,在夷陵州治西北。洪武初,建峡州卫。九年,改为今所。又枝江、远安二县,亦各置守御千户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读书中文网
钱建文 制作 
读史方舆纪要
 
 

卷七十九

卷七十九
  ◎湖广五

  ◇襄阳府东至德安府随州三百五十里,东南至安陆府三百十里,南至荆州府四百七十里,西南至荆州府夷陵州五百七十里,西至郧阳府四百十里,北至河南邓州一百八十里,东北至河南南阳府二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六百八十里,至南京三千七百里,至京师六千七百六十里。

  《禹贡》荆、豫二州之域南漳县为荆州境,余皆豫州境。春秋以来为楚地。秦为南郡、南阳地习凿齿曰: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自汉以南为南郡。汉因之。后汉末,为荆州治刘表为荆州刺史,徙州治襄阳县。曹操得荆州,始置襄阳郡治宜城县,以地在襄水之阳,故名,以为重镇。晋初,亦为荆州治治襄阳。平吴后,治江陵。东晋太元中,侨置雍州。宋亦为雍州,治襄阳,郡皆如故。齐、梁因之,并为重镇。后梁萧初国于此,附庸西魏。西魏得之,改曰襄州。后周因之。隋初废郡,仍曰襄州初,西魏置襄州总管府。周、隋因之。开皇六年,又尝置山南道行台于此。大业初,又改州为襄阳郡。唐武德四年,复曰襄州亦置山南道行台于此。七年,改为都督府。天宝初,亦曰襄阳郡。乾元初,复故山南道及山南东道节度使皆治此。详见州域形势。下仿此。五代梁时,亦曰忠义军寻以延州为忠义军,襄州仍曰山南东道。宋仍曰襄州亦曰襄阳郡、山南东道节度,初属京西路。熙宁五年,分置京西南路,治于此。宣和初,升为襄阳府。元曰襄阳路。明初,复为襄阳府,领州一、县六。今因之。

  府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尝为天下重地。曹公赤壁之败,既失江陵,而襄阳置戍,屹为藩捍。关壮缪在荆州,尝力争之,攻没于禁等七军,兵势甚盛。徐晃赴救,襄阳不下,曹公劳晃曰:全襄阳,子之力也。盖襄阳失,则沔汉以北危。当操之失南郡而归也,周瑜说权曰: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及壮缪围襄樊,操惮其锋,议迁都以避之矣。吴人惧蜀之逼,遽起而议。其后,魏终得以固襄阳,而吴之势遂屈于魏。自后诸葛瑾、陆逊之师屡向襄阳,而终无尺寸之利,盖势有所不得逞也。至于魏人之保襄阳,亦如手足之救头目。然方吴人之攻曹仁也,司马懿曰: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地,不可失也。魏明帝亦言:地有所必争矣。晋人因之,而襄阳遂为灭吴之本。羊祜镇襄阳,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利,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今安陆府尽为晋有。又广事屯田,预为储蓄。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杜预继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