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若或高声,虽冬月必有雷霆之应。

  ○马湖江在府南,即金沙江也。自乌蒙府流入府界,经蛮夷长官司南,又东流径府城南,至叙州府界,流合于大江。宋庆元二年,地震马湖界,山崩八十里,江水不通。宝中,蒙古将纽侵蜀,自成都入马湖,既而复渡马湖江入蜀,是也。今府西十五里有结发滩,江流经此,滩水萦回,状如结发。府西四十五里又有铁锁滩,夹江两岸,石壁峭立,每夏秋水涨,舟楫不通,用锁悬于江之北岸,舟行至此,数人攀援崖上,拽舟而过,故名。《志》云:府西四十里又有鸡肝石滩峻险,俱在马湖江中。又有鸡公滩,在府东二里,崖势耸立,如鸡公然。余详大川泸水。

  马湖府西百七十里。湖在山顶,长二十里,广七里余,中有土山,可居四百余人,亦谓之龙湖。《志》云:龙湖四围皆峻崖,去大江止二里,水与江同消长,日夕作潮。相传昔曾有龙马见于此。

  泥溪府西二里。源出叙州府宜宾县,流入马湖江。又三公溪,在府西五里,黄龙溪在府西四十里,金鱼溪,在府南三里。又有悔泥溪,在府东十五里,源出宝屏山,皆流注于马湖江。○盐井涡,在府北四里,其水咸氵卤,可以煎盐。

  ○新乡镇府北二百里沐川司境内,本名赖因乡。《志》云:镇东去犍为县二百里,西至建昌都司千二百里,南接大凉山五百里。万历十六年,于此建城垣,设安边同知驻焉。又于烟草峰设守备司,以资弹压。北有水池,为后营,南有大河坝,为前营,中有两河,为中营,以成犄角之势,盖于诸蛮所出没处扼其吭而守之也。其水池一带则界老鹰山,大河坝一带则界大凉山,雷坡、黄郎等处则界分水岭,为西陲障蔽。

  泥溪驿府东一里。又东六十里有罗东驿。又龙华驿在府西百里,本名蛮夷驿,万历中改今名。《志》云:县有悔泥溪、宁戎二巡司。

  平夷长官司府东南四十五里。元至正间置。明初因之。长官王氏世守其地。编户一里。

  ○隆马崖山司西北二里,山形峻耸。又书楼山在司东百二十里,以岩石层叠而名。

  ○大纹溪司治南。又司东十里有小纹溪,二溪俱出乌蒙府界,流入境,水流洄漩,宛如罗纹,俱流注于马湖江。向设罗东驿。又桧溪在司东二里。又大龙涡,在司南二十里,流汇纹溪,入马湖江。

  蛮夷长官司府西百四十里。元至正间置。明初因之。长官文氏世守其地。编户二里。

  ○大鹿山司东南二十里。山谷深邃,多麋鹿。又小悍山,在司西北百里,山崖斗峻,水流急悍,因名。

  ○马湖江司治南。自乌蒙府流入境,又东入屏山县界。

  什葛溪司西二里,源出小悍山。又大鹿溪在司东二十里,出大鹿山,二溪俱流入马湖江。《志云》:司东二十里有水海,相传旧有龙生海中,当即马湖矣。

  ○桧溪堡在司南。《志》云:司境有四山,龙源、青冈、黄郎、麻坡等处诸蛮与建昌乌蒙沙骂连接。万历中,设桧溪、烟溪等堡及龙源巡司,以为守备之御。

  沐川长官司府西五百二十里。元至正中置。明初因之。长官悦氏世守其地。编户二里。

  ○神木山司西二十里。旧名黄种溪山。永乐四年,伐楠木于此,一夕自移数里,因改今名,而祀其山神。又南现山在治南半里,山高峻,为南境之望。永乐五年,建神木祠于山上。又治北有夷都山,亦高耸。

  青孤山司东十里,山多林木,望之郁然,突出群山之上。又龙源山在司西北六十里,山顶有潭,深不可测。

  ○沐川司北百里。源出夷都山,曲折流至嘉定州犍为县界,入于蜀江,即沐源川矣。唐咸通十年,南诏寇州,既而分兵四出,掩至沐源川,寻渡江,陷犍为。乾符初,高骈筑沐源川城,以扼蛮险,皆以此川为名也。《志》云:川旁有峰崖竦立,如人新沐,故曰沐川。

  芭蕉溪司东四十里,源出隆马山。又黄种溪在司西二十里,源出神木山。下流皆入于马湖江。《志》云:旧有蛮夷土官驿。

  ◇镇雄军民府南至乌撒军民府二百一十里,西南至乌蒙军民府二百四十里,北至叙州府珙县界二百二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五百八十里,至南京六千七十里,至京师九千二百三十里。

  《禹贡》梁州南裔,代为蛮夷所居。宋时蛮名芒布部《志》云:故名屈流大雄甸,其后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芒布居此,因名芒布部。熙宁以后,为羁縻蛮地,寻置西南番部都大巡简使于此。元至元中,置芒布路,隶乌撒乌蒙宣慰司。明初,改为芒部府,属云南布政司。洪武十六年,升为芒部军民府,改隶四川布政司土官陇氏世守其地,广袤五百十五里。嘉靖三年,改为镇雄军民府编户一里。《土夷考》:时土官陇慰嫡子寿继职,庶子政弑寿窃据,官军进讨,事平,改今名,设流官。七年,蛮酋普奴等叛,寻以事宜改命寿子胜世袭本土,而流官复罢,领长官司四。府今省。

  府山川险厄,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