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之噫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痒痾疾痛举切吾身煦妪覆育若保赤子生物之心也宪使公以是心首建明之而宪掾陈君礼梁实复赞之邑长邑人又相与乐成之于以崇国家毖祀之典于以广皇元好生之德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是不可以不记凡庙屋祭器新旧有数遂胪列刻诸碑阴期弗替也公名笃字曾伯河南人】
   屋宇
大殿三闲    讲堂三闲
门楼三闲    廊屋六闲
步廊二闲
   祭器教谕张德渊任内置到
铜器
尊二口     (木牛)一个
勺二个
木器
簠簋各一个   豆一十只
坫二片     俎八个
新置至元六年达鲁花赤也里不花置到
铜器
爵九个     簠三个
【[按曰]原脱二叶庐本同由此志目录核之延佑志盖中脱阴阳学及鄮山书院后开笾豆篚俎盖鄮山书院中祭器也】
笾一十五个   篚一个
木器
豆一十五个   俎六个
  阴阳学〔阙〕
  翁洲书院
书院在州治北宋穆陵旧扁之名以赐参政应(彳繇)入国朝其孙翔孙元贞闲拨田刱基建礼殿奉宣圣燕居像别建祠祀先贤朱文公大德十一年为飓风所仆延佑七年同知干文传鼎建礼殿台门至元二年山长朱廷鸾起盖东廊斋舍三闲四年知州徐敬建讲堂三闲西廊斋舍三闲为祠堂以奉葺芷先生兰坡先生全轩先生六年山长曹性之重修天台应奎翁记 【明东南斗绝地自是以外皆溟渤矣去郡治不远三百里而外土突出海中曰翁洲在昔或为甬东或为翁山皆以地称县于宋州于今遂为昌国海面际天环州境微舟楫罔通吏非迫士非隐农工商贾非甚冒利不获已莫肯至然山川号名胜者若蓬莱安期补陀洛迦之属类怪奇神异眩耳目竹宫梵宇参错其闲棋布星列不可胜数以故邻封接壤殊方绝俗梯航而至者惟知尊礼仙佛求所谓清净寂灭一言词组嚣嚣然去焉至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六籍之学概未有闻也故宋参政临海侯葺芷先生应公(彳繇)先徙自台常有职于斯即读书故地为书院以来学者理宗嘉之为书翁洲二字为之扁未就而卒皇朝既一函夏首崇学校元贞大德闲先生之孙全轩公翔孙克绍先志率群从子弟割已产为田若干亩以赡士作先圣燕居堂祠文公朱子像一规白鹿洞成式卒成书院事上其状行省相君伟之寻授公山长员以主教事后遂为常选至大未改元之前年岁在丁未秋海飓大作院毁不支一木昉延佑庚申迄重纪至元戊寅垂二十祀稍复故殿宇仪门成于知州燕公赤不花同知州事千文传东西庑为屋以闲计者六东成于山长朱君廷鸾西成于知州事徐公敬益以讲堂三闲规摹视昔有加会公考最解绶去山长天台曹性之直学鄞人林大昌相与僇力捐俸于已贷镪于人增覆瓦之未栉者完斋庐之未构者饰杗桷之未塈者崇垣墉之未筑者退讲堂以辟其庭之未裕贸宫墙外民地正其疆之未拓者未几郡守王侯元恭居敬父下车刻意庶务弊易废举饬庠序政教志愈笃一日山长白事府署王侯曰先生分教地逖矣遐哉莅事得无懈乎对曰明公之志远近闻之畴敢不力因陈其故如前所云侯称善既退按地乘诹献贤究本末谋勒石以昭前烈以励方来庶补侯意焉矣奎翁参政公族孙客鄞久宜得其详征文为记奎翁窃惟夫子尝欲居九夷矣尝欲乘桴而浮海矣见圣人之心不以绝远而忘天下也翁洲当大海之口海外诸番于是乎观听使为彼之徒推其尊礼仙佛之诚而知尊孔子之道廓其求闻清净寂灭之念而求夫六籍之学则书院之设于是不无助于圣教而圣朝之德之化亦可宏也已矣可无记哉孟子有云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愚于有功于书院者亦云】
   赡学田土
田肆拾陆亩谷陆拾贰石玖斗
海涂田三伯亩每岁谷与佃分收
输纳官粮民苗正米陆石壹斗三升柒合陆勺
   屋宇
台门三闲    礼殿三闲
讲堂三闲     斋廊三闲
轩屋三闲
   祭器
铜器
爵二个
竹器
笾三十个    篚二个
木器
豆三十个    坫六片
俎六个     簠四个
簋四个
  岱山书院
书院在昌国州蓬莱乡之海中岱山因山而名创于宋咸淳闲里人魏矩建而未完至元三十年本处盐场官徐应举朱许芳买民居三闲迁于巿设山长实未有所赡焉至元二年州判官许广大兴建设颜子像以配享仍给富九都沙涨涂田以供祀事许广大为记
   赡学田土
元请到废酒坊基一所 【见行种植添助二丁朔望支用】
本州岛富九都沙涨河涂田大小一十四所 【即本州岛发下僧正因退佃业未得经理】
   屋宇
门楼三闲    礼殿三闲
讲堂三闲 【于至正二年四月内飓风所圯】
   祭器
爵六个     豆二十个
簠四个     簋四个
俎四个     笾二十个
  慈湖书院
书院刱于宋宝庆闲为乡先生杨文元公专祠凡两迁见前志当至元二十四年复建于先生旧宅遗址崇礼殿以奉先圣严祠庭以殷毖祀后辟讲堂外植门壝两庑因其旧为斋四曰忠信笃敬明通公溥长有署土有祠横经庋书之所庖湢之舍整整咸具邑有湖先生居焉湖隶邑而得慈之名因以自号世谓先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