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勤慎可用之人挑选派往。倘兵丁到彼有生事不法者,或经发觉,或被驻台官员参出,将派往之该管官一并议处。如此则各营派拨兵丁,不敢苟且塞责,而海疆得防汛之益矣。

  ——以上录自重纂福建通志卷首之二。

  雍正六年上谕

  台湾总兵王郡奏称:台湾换班兵丁,例由内地派拨,而其中有字识舵工、缭手、斗手、椗手等人,向来多系雇募本地之人,冒顶姓名,并非实有兵丁更换。至字识舵,缭、斗、椗等务,换班兵丁不能通晓,请照随丁之例,就地招募,给以粮饷等语。此事从前总兵俱未经陈明,王郡能据实奏闻,甚为可嘉。但朕思海洋操练水师,惟舵、缭、斗、椗关系最为紧要,凡在船兵丁之身命,皆操于数十人之手,若不更换内地兵丁,而常令彼地之人执司其事,似有未便。

  朕意舵、缭、斗、碇等务,兵丁虽未能骤熟,但未尝不可学习而能。应于换班之内挑选兵丁,随现今雇募之人学习。如雇募有三十名,即于兵丁内挑选三十名随彼学习三年。换班之时,将雇募之人裁省,留此习熟之三十名兵丁教习后班之兵丁。此所留兵丁,至六年然后换班。后班兵丁,皆照此例留换,则新旧更番迭相传习,皆可熟知舵、缭、斗、椗诸务矣。此事着史贻直会同高其倬、刘世明妥议具奏。

  又王郡奏称:赴台兵丁,向例俱将一营之数十人分散数处戍守,难以训练,嗣后请匀拨一处等语;所奏甚是。但从前何以分散防守?或有别故,亦未可定。亦着史贻直会同高其倬等查明奏闻。

  雍正六年上谕

  驻台兵丁军器,诚属紧要。但此项军器系各营自行制备,是以易于破坏。然将内地精良兵器给与台军,亦非善策。嗣后换台兵丁军器,着该督抚于存公银内动支制造,务必坚利精良,该督抚验看给发。俟兵丁至台之日,该巡视御史会同该镇查验点收。倘有不堪使用者,巡视御史等即据实题参,将该督抚及承办官交部议处。如三年之内有应更造者,亦令该督抚制造给送。

  雍正七年上谕

  台湾地方,远隔重洋,全在道、府、厅、县各得其人;而该员又须熟悉其风土情形,殚心办理,于地方始有裨益。向例:文员俱以三年为满。后经原任总督满保条奏,请将三年任满之员再行加衔留任三年,所以慎重海疆,俾谙练之人久于其任也。

  今据总督高其倬折奏:台员以六年为满,而调任之时,渡海而往,即须数月,任满之后,候缺挨升以及交盘渡海,又或一、二年不等;是前后合计,须八、九年方得升用。且台湾之例,不带家口,其父母妻子隔越海洋,转托亲朋照看,未免有所牵挂,意念分驰。应否请以四年为满等语。

  朕思台湾道、府、厅、县等官,自宜选用熟习谙练者,然定期六年为满,又加以候缺、交盘、渡海之期,实属太久,其父母妻子隔越重洋,难免内顾之虑。今再四思维,台湾文员自到任之日为始,将满一年之期,着该督抚于闽省内地官员拣选贤能之员,乘冬月北风之时令其到台,新旧协同办理,半年之内大约可以熟悉地方情形,则令旧员乘夏月南风之便回至内地补用。将来接任之员,俱照此更换。该员到台协办之时,俱各一体算俸,并给与俸银及养廉之项。如此更换调补,则台员易于得人。且该员在台前后不过二年,为期甚近。而更换之员先往协办,又可习练地方事宜,似有裨益。

  其道、府大员,作何请旨拣选;同知以下等官,作何铨选调补,及量加议叙之处,该部详悉妥议具奏。

  雍正七年上谕

  福建台湾戍守之兵丁,其父母妻子留在内地,前已加恩每月给与米粮,以为养赡之资。闻台兵之例,每月将所领钱粮,扣留五钱于内地,为养赡家口之用。朕思兵丁远涉海洋,所得饷银又复扣除以养家口,恐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于驻台之兵丁,每年赏银四万两为内地养赡家口之用。着总督等均匀分派,按期给发,俾兵丁本身食用既得宽舒,而父母妻子之在内地者又得养赡,以示朕恤兵赏劳之至意!

  ——以上录自重纂福建通志卷首之三。

  乾隆七年上谕

  台湾地隔重洋,一方孤寄,实为数省藩篱,最为紧要。虽素称产米之区,迩来生齿倍繁,土不加辟,偶因雨泽愆期,即便昂贵。盖缘拨运四府及各营兵饷之外,内地采买既多,并商船所带,每年不下四、五十万。又南北各港来台小船,巧借失风名色,私装米榖透越内地,彼处概给失风船照,奸民恃为护符,运载遂无底止。且游手之徒乘机偷渡来台,莫可究诘。闻此项人等,俱从厦门所辖之曾厝埯、白石头、土担、南山边、刘武店及金门所辖之料罗、金龟尾、安海、东石等处小口下船,一经放洋,不由鹿耳门入口,任风所之,但得片土,即将人口登岸,其船远掉而去,愚民多受其害。况台湾惟藉鹿耳门为门户,稽查出入;今任游匪潜行往来,海道便熟,将鹿耳一门亦难恃其险要,殊非慎重海疆之意。朕所闻如此,着该督、抚、提、镇严饬所属文武官弁,将以上各弊一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