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南麓,曰太平山,亦曰北屿。《十国纪年》:“王延翰葬于此。”渡合山桥,有炉峰屹立于阛阓间者,为南屿。明徐熥《登旗山勾漏洞》诗:“溪水何逶迤,数里入鸿蒙。斜日猿声外,残云鸟道中。乱峰诸洞隐,万竹一泉通。趺坐松间石,尘心觉尽空。丹成不记年,古洞白云边。众水急趋壑,孤峰欲接天。路危逢乱石,山尽见平田。日暮休归去,还期遇葛仙。”徐[HT6,7”SS]火勃《竹林》诗:“烟霭苍茫翠几重,泉流石罅响淙淙。山当曲坞蔽千竹,路入半林生一峰。萝磴阴中寒叶积,松门深处冷云封。千岩万壑行应遍,斜日乱鸣孤寺钟。”邓原岳《锦溪竹林》诗:“苦爱西溪竹千挺,修篁瑟瑟逗晴晖。石林空翠和烟湿,涧道流泉作雨飞。载酒偶随芳草去,回车犹惜白云违。山中桂树堪招隐,矫首风尘几是非。”
  白鹤山 在五都,旗山南,一名仙宗。“宗”又作“淙”。松径萦纡十数里。白鹤巢其顶,涧水泠泠,声与鹤鸣相应。有历峰亭、洗钵池、昙花磴、枢松关、金鸡岩、卓锡泉、垂萝径诸景。东有芝田山、岭东山。
  岘 山 在旗山南。
  象 山 在七都,旗山西。蹲伏如象,山顶外抱中夷。有泉,曰观音泉。
  崎头山 在三都,象山之东。上有仙人石,下横长江,曰浯江。山半俯瞰清流,有矶临水,曰醉鱼。又有石,下悬于浯江,曰悬钟。其傍有苏岐山、□山、月山、龙岐山。
  花 屿 在十都,又名屿头山。《名胜志》:“周围有六桥,曰合潮、王浦、郑屿、温阳、后山、王丘,皆擅花木之胜。宋林安宅居此,俗名上溪。西为斗门山。有屿,曰月屿、形如初月。董屿、环屿。
  石门山 在十三都,赤塘之西。二山对峙,中贯清溪,望之如门。傍小阜,曰超山。[HT6SS]明陈鸣鹤《重登超山》诗:“磴险全依竹,桥危半引藤。烟霞前日客,钟鼓隔云僧。叠嶂已千折,孤峰更一层。不愁归路晚,犹有过山灯。”
  赤塘山 在十二都,中有华棣山。
  龙潭山 在十一都,一名西山。万历《府志》:“山下有潭,龙居之。岁旱祷雨,以磁瓶涂蜡于口,悬而下之,以有无得水,测雨侯。潭中群鱼游泳,无敢捕者。有灵石四:若龟、蛇、剑、印。溪源之水出焉。东为龙台山,与赤塘山对峙。即侯官市。西为竹崎。”明陈椿《溪源即事》诗:“逶迤寻山路,青溪绕洞门。桃花遥辨迳,流水曲通村。绕树迷黄蝶,攀条坠白猿。人疑河上老,地是武陵源。几处闻鸡犬,多年长子孙。种麻生事熟,钻燧古风存。濡泳鱼偏乐,飞翻鸟欲言。花边觇甲子,木末侯朝昏。天远鸾骖度,风高鹤吹喧。愿言投秘要,服食永无谖。”
  黄岩山 在方山西。万历《府志》:“岁大旱,乡人祷雨于此。”
  以上山俱城西南。
  龙腰山 在三十八都,即越王山半蟠城外者。按《闽都记》,闽时尝议凿通城外濠,有言此龙脉不可断,遂止。旧有护脉巨碑,今辟为大路。有苔泉,一名龙舌泉,味甘而冽。
  拜郊山 在杜坞西。闽越王燔柴处,上有坛址。北曰赵府山,曰邱石山,曰苦参山,曰马园山,又名义井。
  铜盘山 在三十八都,城北五里。《闽都记》:“有大小铜盘山,皆奇胜。又有竹柄山,螺峰山。
  浮仓山 在卧龙山北。《闽都记》:“晋太康时,凿东湖,山在湖心,上平下方,若浮仓然。”今湖淤塞,周遭皆田。万历《府志》:“相传闽越王积谷所。东北为东室山,为战坂,战坂之西,为陶灶。”俱详《古迹》。
  卧龙山 去城五里,一名伏龙山。有三石如“品”字,名品石岩。石圆而耸,叩之则诸山响应,又名应石。有笺经台、翠楚亭,俱详《古迹》。遗爱亭。宋元绛《卧龙山》诗:“朱车番何事独来频,不为溪山只为民。最爱年年禾稻熟,时丰定有壤歌人。”程师孟《与陈襄、刘彝、湛俞同游卧龙山》诗:“闻说林泉便访寻,平田一迳陟孤岑。松阴落处宜诸客,荔子生时值万金。尽放迟回官舍近,不妨闲处石门深。四边稻熟征租子,稍惬微官出郭心。”林亦之《卧龙山》诗:“相唤此山来,狂风吹我衣。把酒桂花下,山云片片飞。”“掩门初雨滴,开门月还上。倚树看月明,半山闻雨响。”“人间有佳景,诗句颇清越。何曾似今夕,听雨还看月。”明高棅《翠楚岩歌》:“红尘不上山人山,巾舄飘飖苍翠间。草树几湮千古迹,烟霞难改万峰颜。天开翠楚卧云根,品字中分石是门。莫向此山留篆刻,古来名氏蚀苔痕。岩头老鹤迎人舞,岩下浮云逐水流。回望冶城烟火里,几人来此共天游。卧龙山对莲花开,赤日遥光倒影来。万壑香风扶我醉,一筇凉雨逐仙回。”
  涧田山 在四十都。又有崎山,龙窟山。
  五峰山 在三十九都。秀耸亘数里,亦名五凤山。旁连大鹏山,联翩山酋山卒。稍南为罗峰山。五代晋天福二年,方士言于闽王昶,有白龙夜见于此,昶因作白龙寺。北为杜坞岭。又有程田山,马鞍山,大夫岭。
  凤池山 在升山西。《名胜志》:“山椒有池三四亩。相传有五色鸟浴此,故名。有泉,曰水帘。又有擢秀亭、凤池轩、览辉亭、华池阁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