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于江。旧志作大获。三桥俱县北。
  双石桥在县西南三百步。宋元丰三年建,二石各长四丈。
  匹练桥在县西南一里。今废。
  澄波桥在县西南。宋绍兴五年建。
  叶厝桥在西南城边。
  起步桥在县东北五里玄妙观前,绍兴十五年建。
  资寿桥在县西北一里,宋元丰二年建,今圯。
  应德联桥在璋应亭下。明万历三十九年,邑人陈政、黄文统等建,东西共四桥。
  白岩桥在县西北二十里白岩村。宋绍兴十五年建。
  洪洋桥在县西北二十八里。宋绍兴三年建。
  叶令桥在县西二十八里。宋绍兴三年建。
  黄认桥在县西北二十八里黄认村。宋绍兴间建。旧志作“皇认”。
  巨济桥在罗平里石塘。宋绍兴元年建。元至正间圯。明初复建。
  双石桥在联桂坊口,一名长桥。宋元丰三年建,石长四丈。
  上 桥在孝巷中溪头。
  寿 桥在梅溪里。
  侧 桥在港头。今仅存之一土盾,以木接之。
  王材桥在白塔洋,明崇祯间建。
  溪口桥距丹阳里许。明万历间李琯建。
  尖山桥在尖山岭下。国朝康熙四十年建。
  新 桥在乌坑岭下。元至正间建。
  乌 桥在徐公里。
  卷 桥在下梅岭。
  渡
  三港渡在县东五里。河泊谭贯创。
  霍口渡在黄重下里。以竹筏济。
  双溪渡在林洋里。一水出怀安,一水出古田。故名。
    永福县
  桥
  平政浮桥在县前沙湾下,南走莆田道,建于宋绍兴四年。为梁八十。为舟三十有六,北岸为亭,曰饮虹。元末俱废,但设官渡以通往来。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县袁世用作二十四舟,联以十二舫,构平政亭于岸北。岁收地租,以备修葺。
  永济桥一名东新桥,即汰口桥。路通葛岭。旧为板桥,拔于飓风,宋进士黄潜夫重建。元世祖至元间,圯于水。县尹李良杰同潜夫子居泽重建,复毁于火。至正二年,县尹刘企祖同潜夫孙文实、云漈寺僧自处于旧桥之北,改筑石桥。长一十丈,阔二尺,高一丈八尺。后复圯于水。明永乐三年,知县胡克恭重建。旁有疑骖亭,宋提刑苏舜元尝憩于此,因名为苏老亭。国朝康熙间,邑人江钊重修。宋元绛诗:“苏老行诸郡,多为洒落游。静心山共止,动意水俱流。赴社思陶令,繙经约谢侯。高风谁复继,明月上西楼。”
  越峰桥在县西北一里。建于宋元丰七年,废于元。
  小东亨桥在县东三里。国朝雍正间,邑人江墉重建。今毁。
  盖竹口桥在十五都。建于宋,废于元。
  清凉桥在十六都。建于宋,废于元。
  花林桥在二十都。今圯,所存者独有石梁。其下为剑潭,相传徐登禁流水处。
  曹溪桥在二十都,明万历三十九年,知县唐学仁建亭桥上。国朝康熙间,邑人江墉重修。
  三岛溪二石桥在七都。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县袁世用造基,三十九年,知县唐学仁竣工。
  西塘桥在二十七都。
  通京桥
  宣和桥
  政和桥并在开平里。
  永安桥在安乐里。
  渡
  大樟渡在三都。
  赤岐渡在六都,今废。
  汤泉渡在二十六都。
  邱演渡
  洪面渡俱在二十八都。
  五十口渡在二十九都。
  嵩阳渡在三十三都。
  溪东渡在三十五都。洑口渡,[HT6SS]在三十六都。
  黄墓渡在县东。
  埕头渡在县东。
  越峰渡在县西。宋时有桥,今废为渡。
  重光渡在县南。
    福清县
  桥
  小 桥在县南门内直街。
  里 桥在县南门外。
  龙首桥在南门外,《闽都记》:“初木梁。宋天圣五年,灵石僧洞然募建,长四十寻,广二丈五尺,名曰通海。元祐二年,敛石僧显光及乡人林日进复募缘,为梁三十,长二十二丈,更名坦履。绍兴二十年,知县黄童、邑人刘允恭又募缘,为梁八,长一十六丈,构亭其南。合前后三桥为梁二十有五,长七十余丈,始更今名。”元至治二年,僧洪琛重修,知州吴涛为记。明万历初,知县许梦熊修。丁未岁,符丞叶成学请于知县凌汉翀,移桥于小孤山,亘五十五丈,阔一丈五尺,为门十有九。泰昌元年,大学士叶向高为文记之,勒碑瑞云寺。明叶向高《新建龙首桥塔记》:“邑故有龙首桥,与南门相直,形家以为病。先少师公常欲移之,而力不能。其后父老诸生咸言其不便,相与请于邑令凌侯。醵金鸠工,移桥于东南,建塔江浒,构梵宇其间,与桥相属。于是水口完密,风气益固。塔计高十三丈五尺,为级者七,精工雄丽,为宇内浮屠所仅见。卜基之日,五色云自太保山来,覆其上,烂熳辉映。万众欢腾,得未曾有。桥长以丈计者五十有五,广以尺计者十有五,酾水之门十有九。寺前临江,累石为址,后为大士阁,甚宏壮。木石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