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真君六年仍属广平郡东魏省隋开皇十六
  年复置属武安郡唐武徳四年属磁州贞观元年
  属洺州永泰元年属磁州宋金元皆因之明属广
  平府
本朝因之
 成安县
  春秋晋干侯邑汉置斥邱县属魏郡后汉晋因之
  东魏天平初并入临漳北齐置成安县属清都尹



  后周属魏郡隋开皇三年属相州大业初属魏郡
  唐武徳元年属磁州贞观元年还属相州天佑二
  年复名斥邱三年属魏州后唐复曰成安宋属大
  名府金属洺州元至元二年并入滏阳后复置属
  磁州明属广平府
本朝因之
 威县
  汉巨鹿县地后汉和帝分置广宗县属巨鹿郡晋
  为广宗侯国属安平国后魏中兴中置南北广宗
  县寻并为一属广宗郡隋仁寿元年改曰宗城属
  清河郡唐初属贝州武徳四年置宗州九年州废
  县属贝州天佑三年复曰广宗属魏州后唐复曰
  宗城宋属大名府金増置洺水县与宗城俱属洺
  州元初省宗城入洺水大宗六年洺水属威州八
  年属洺州定宗二年复属威州宪宗二年自井陉
  移威州来治属洺磁路至正中省洺水入威州明





  初降为威县属广平府
本朝因之
 清河县
  汉置厝县属清河郡后汉安帝时改曰甘陵为清
  河国治寻为甘陵国治晋改曰清河仍为清河国
  治后魏为清河郡治北齐复置武城县为清河郡
  治改清河曰贝邱后周于郡置贝州隋开皇初郡
  废改武城曰清河改贝邱曰清阳大业初州罢复
  置清河郡治清河以清河属焉唐武徳四年复置
  贝州治清河六年徙治歴亭八年复治清河天寳
  元年改为清河郡干元元年复为贝州属河北道
  五代晋置永清军宋庆歴八年军罢改曰恩州属
  河北东路金移恩州治歴亭以清河属焉元属大
  名路明属广平府
本朝因之
 磁州



  汉武安县地后周武帝置釡阳县隋开皇十年置
  磁州大业初州废县属魏郡唐武徳元年复置磁
  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属相州永泰元年复置磁州
  天佑三年改曰惠州属河北道五代唐复曰磁州
  宋曰磁州滏阳郡属河北西路金曰磁州仍属河
  北西路元太祖十年升为滏源军节度属真定路
  太宗八年属邢洺路宪宗二年属洺磁路至元十
  五年属广平路明曰磁州省滏阳县入焉属河南
  彰徳府
本朝因之雍正四年改属直隶广平府
大名府
 禹贡冀兖豫三州之域夏为观扈国春秋属晋卫二
 国战国属魏卫二国秦属东郡
  元君十四年秦拔魏东地初置东郡更徙卫野王
  县而并濮阳为东郡 史记卫 世家 
  景涽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 史记魏 世家 





 汉为魏郡东郡及陈留郡地
  汉高祖使韩信定河北以秦邯郸郡之南部东郡
  之边县置魏郡即今元城县是也 元和郡 县志 
 三国魏黄初二年置阳平郡晋因之后郡徙
  元城县魏黄初二年于此置阳平郡石赵移阳平
  郡理馆陶 元和郡 县志 
 后魏永安元年置昌乐郡东魏天平中郡罢后周大
 象二年始置魏州
  魏州前燕慕容暐于今州理置贵乡郡寻省周静
  帝大象二年又于贵乡郡之东界置魏州 太平寰 宇记 
 隋大业初改为武阳郡唐武徳中复曰魏州龙朔二
 年改曰冀州咸亨三年复曰魏州天寳元年曰魏郡
 干元元年仍曰魏州属河北道
  周大象二年置魏州隋大业三年罢州为武阳郡
  隋乱陷贼唐武徳四年讨平窦建徳改置魏州其
  年又陷刘黑闼五年平黑闼置总管府七年改为



  都督府贞观六年罢都督复为州 元和郡 县志 
  魏州隋改名武阳郡武徳四年复为魏州置总管
  府贞观元年罢都督龙朔二年改为冀州大都督
  府咸亨三年依旧为魏州罢都督府天寳元年改
  为魏郡干元元年复为魏州 旧唐书 地理志 
 广徳元年为魏博节度使治所天佑元年赐号天雄
 军
  广徳元年置魏博等州防御使治魏州是年升为
  节度使天佑元年赐魏博节度号天雄军节度 唐 书 
   方镇 表 
  田承嗣迁贝博沧瀛等州节度使代宗宠其军曰
  天雄以魏州为大都督府从子悦继为节度使僭
  称魏王以府为大名府 唐书藩镇 魏博传 
 五代唐同光元年升为东京兴唐府三年建为邺都
 晋天福初改为广晋府汉干佑元年改为大名府周
 显徳元年罢都仍为天雄节度使





  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