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万八千七百三十八亩有竒而滹冶上游濒河沙碛
 之区立遏建坝排石留泥淤为膏沃得田一十五万

 三千一十六亩有竒尤为从来未试之竒也
 磁州
  务本村[张家庄]太平庄杏园营等处营田引滏阳
  河之水仍泄水于本河按元臣郭守敬言滏阳河
  水由滏阳邯郸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入沣河可
  漑田三千余顷近因磁人舍本逐末多种烟叶靛
  苗稻田渐减又缘地居上游闭闸筑坝鬻水罔利
  下流不获沾勺水之润雍正四年经 贤王
奏请改归直隶统辖遣员分定水限均利息争又劝州
  民种稻以重本计艺至十万余亩兼如期启闭用
  资邻邑风移俗易所谓下令如流水之源者矣
 雍正五年州治西北务本村[张家庄]量斗庄并东北
  太平村杏园营等处农民自营稻田西闸共四百
  零一顷四十亩东闸共六百零九顷四十九亩
 永年县
  [张家庄]南胡贾村马道固村等处营田引滏阳河



  之水泄水于郡北牛尾河前明广平守高汝行永
  年令朱泰于河北岸设阜民等八闸水利大兴嗣
  因磁人筑坝拦水八闸已废其五今磁州改归广
  平闸水分时启放濒河数邑均沾其润而永年先
  受之滏水汤汤良苖翼翼一时顿复其旧云
 雍正五年郡治西南[张家庄]南胡贾村等处农民自
  营稻田共一百零六顷二十亩六分一厘
 雍正六年郡治西南[张家庄]赵家庄等处农民自营
  稻田共四十二顷一十六亩九分四厘
 雍正七年郡治西南南胡贾村北胡贾村等处农民
  自营稻田共三十六顷七十七亩八分六厘
 雍正八年郡治东南利民闸大堤北农民自营稻田
  共二顷零二亩九分
 平乡县
  豆二庄周章村油召村等处营田引滏阳河之水
  仍泄水于本河按滏水至平邑已经上游疏引水

  力稍弱拦水壅升厥利斯普变而通之以尽利斯
  之谓矣
 雍正五年县治东北豆二庄周章村重义町等处营
  田共十顷零二十七亩六分
 雍正七年县治东北油召村崔家庄等处营田共九
  顷三十八亩四分
 雍正九年改旱田一十八顷四十亩
 任县
  边家庄牛新寨西北张村等处营田引滏阳并牛
  尾等河之水仍泄水于本河按滏水至任较平邑
  尤弱而百泉牛尾自西而东合而助之置闸疏分
  邑田万亩皆籍其润又大陆泽为上流之壑为下
  流之源新开沣河源于大陆源大而流盛夹岸汲
  引其利尤溥也
 雍正五年县治东北边家庄牛新寨孙家庄等处营
  田共八十四顷五十九亩二分零五毫五丝农民



  自营稻田共六顷十二亩一分二厘
 雍正七年县治正北西北张村大北张村等处营田
  共二顷七十五亩六分农民自营稻田共八顷五
  十八亩四分二厘
 雍正九年改旱田八十一顷七十九亩二分一厘三
  毫
 正定县
  雕桥村王古寺并城河顺城闗等处营田引大鸣
  泉小鸣泉之水隍池西北隅之方泉邑东北西洋
  村之班泉岁久淤塞并疏浚通畅分流灌漑俱泄
  水于滹沱河由邑西北而至东南数十里町畦鳞
  次清漪回环向之废弃者皆青葱入望矣
 雍正五年县治西北雕桥村王古寺并城河四面顺
  城闗等处营田共一十一顷八十五亩一分农民
  自营稻田共一顷六十三亩
 雍正六年城河东西北三面并在城东西南三闗厢

  等处营田共三顷七十二亩七分
 雍正七年县治东北西洋村大林济村等处营田共
  一十五顷五十九亩
 平山县
  奉良庄川防村等处营田引滹沱并冶河之水仍
  泄水于本河按滹沱自正定以下土疏流涌时有
  泛溢去害不暇岂遑兴利独在邑境山麓夹束不
  患轶出兼水浊泥肥于上流疏引布石留淤可以
  成田但苦山涨冲突湏石堰捍御工程繁费非民
  力所能为今遣员开筑堰立而田成秔稻甚茂然
  淤泥积久则田高水不能上湏种薥粟疎之俾土
  平而水可上水旱互易田乃可久此滹沱营田之
  法冶河泥少亦如法行之可以得半皆营田之变
  例也
 雍正五年县治西北奉良庄并正北川防村等处营
  田共六十顷一十一亩农民自营稻田共二十二



  顷零二亩
 雍正六年县治东北圣佛村义羊村水碾村曲堤村
  石桥村并西北朱濠村等处营田共九十九顷五
  十四亩七分农民自营稻田共九顷零七亩
 雍正七年县治西北贾北村近掌村通家口并正北
  川防杨村东北义羊村水碾村西南史家湾西村
  等处营田共一百四十四顷农民自营稻田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