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四百八十有五
英吉利所属斯葛兰岛附记
斯葛兰地 三岛相接 一河中流 东南平旷 西北多山 本
海 国 图 志 下爱伦之人所辟 中为斯葛司与毕斯割据东南 遂名其地曰斯葛
司 又有士特那腊果律割据西北 于耶稣纪年五百时 南齐永元
二年 并吞斯葛司 建部落于阿果律山上 传二百五十余年 为
塞循之根尼剌所灭 易名斯葛兰 后有布鲁士 与巴利葛互争
英国之壹贺王以兵助巴利葛 立为王 传至士都轧无道 部众渐
怨 于千六百有三年 明万历三十三年 英吉利遂乘间灭之 以
伊邻麻社为首部落 设官通商 然其众心至今向士都轧 而不向
英国也 伊邻麻社首部落设色孙衙门一所 官十五人 以听讼
益士知加衙门一所 以徵赋税 岁征银二千三百八十五万元 甘
文好司一所 执事四十五人 皆由官民公举 大书馆一所 贮书
十万卷 习俗固执 胆大经营 河渠五 火腊河发源边罗冕山麓
至付利剌阿港出海 坷来底河 度稔河均源于揽绯里斯社 一由
腊纳社出海 一由麻邑出海 又有一河 发源和化 至拔社分流
一经行 曰底河 一环绕而至曼付社出海 曰泗比河 斯葛兰
东南界英吉利西北界海 幅员二万九千六百方里 户二百三十六
万三千八百四十口 大部落三十 领小部落三百三十八
英吉利所属爱伦国附记
爱伦在英吉利之西少北 独峙一岛 佛兰西始开垦 公举头
目 综理阔略 耶稣纪年九百 始属于领墨 二百余年 为英吉
利侵夺 以腊墨领6为首部落 设官约束 法令严刻 止准货物
运售兰顿 不许通他国 部众却于威 心皆不服 遂于千六百四
十年 明崇祯十三年 聚众屠杀英人四万 尽驱余众出境 旋为
兰顿兵平服 后乘英国与弥利坚连年争战 爱伦人始得渐与他国
英吉利国总记贸易千七百九十八年 嘉庆三年英国与佛兰西争战佛兰西
阴结爱伦人为助爱伦遂复叛军无纪律佛兰西不及救应数
月仍为英吉利所平自后英国亦]其苛政设爱伦总理大员驻
扎腊墨领并建书馆贮书十万卷赋税每年征收银二千二百万
四百七十六元河道三麻罗河自领塞发源至瓦达贺港口出
海杉冷河自阿兰山发源摩目河受各湖之水汇归杉冷河
由利墨里港口出海产豆&麦&牲畜郭地产金沙&金块每块
有重二十四两者 郭地名爱伦四面皆海在英吉利之西少北
幅员三万方里户口七百七十六万七千四百有奇大部落三十有
二小部落四百四十有二
’ 注释(
)领墨**今之丹麦
+律好司**系 , - . 0 1 2 3之音译即法院
4巴厘满**系 - 6 7 8 - 93 : ; 之音译即国会
<甘文好司**系 =0 > 3 6 93 : ; 0 1 2 3之音译即内阁
?布来勿冈色尔**系 6 8 > @ A 0 6 9B 8 7 之音译即枢密院
C甘弥孙**系 A - D ; 8 - :之音译即舰长
E加特力教**系 A - ; F 0 7 8 B 8 2 9之音译即天主教
G波罗特士顿教**系 6 0 ; 3 2 ; - : ; 8 2 6 :之音译即新教
H京**系 I8 : @之音译即国王
J K郡**系 L1 3 3 :之音译即王后女王
4渥斯贺**系 MN O 0 6 P之音译即牛津
感弥利赤**系 A - 9Q 6 8 P @ 3之音译即剑桥
6腊墨领**即今爱尔兰首都都柏林
R S T U R 海 国 图 志 下英吉利国广述上
英国论略 新嘉坡人所撰 英吉利国 乃海中二方屿也 其
南大岛曰伦墩国 北岛曰苏各兰国 两国共名英吉利 又有小岛
称为倚耳兰 鼎足环峙 道光二十二年 英夷在江宁与当事议款 其
文书曰英国之以耳兰墩云云 盖其兵帅^定渣乃以耳兰墩人也 南及英
海峡 隔佛兰西国 北及大北海 西至大西洋海 东距荷兰国不
远 英岛延袤二十六万一千方里 户千有五百万口 倚耳兰岛延
袤九万六千方里 户七百万口
本国虽褊小 而除本国外所割据他洲之藩属国甚多 若地中
海岛 则有十四万户口 若亚非利加海滨新地 则有二十五万三
千户口 若五印度各藩属 则有八千四万口 在北亚墨利加接花
旗国地 则有百五十万口 并其洲东群岛 白黑居民八十二万口
别有新荷兰岛 当中国南洋万余里 人户岁岁增益 此等属国
互相离远 无陆可通 惟以舟船联络 本国生齿殷繁 岁有几万
离家开垦新地 建邑造船 故其人散布天下 无论何埠皆有英商
贸易
其人肌肤白 发则自黄 白 红 黎 各色皆俱 中多有红
毛 故以红毛称之 剪发留短 其瞳睛或蓝或棕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