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名之亭宇覆焉
前有九江池
一名九曲池梁太祖沈杀九王之处□□□□□□倾侧堕于池中宫女侍官持扶登岸□□□□□□□也
其南有内园门
在含光殿门之西
东宫在苍龙门
□□□□银□□□门相对后门在东池门之内按后唐庄宗子继岌为北都留守兴圣宫使及平定河南而使名不改明宗初入大内居兴圣宫疑当时以东宫为之
宫后东池门内有飞龙院其西军器库门内有散甲殿
梁开平三年改弓箭库殿为宣威殿疑是此殿
殿后柱廊有后殿其北相对有夹道门
在拱宸殿内
今宫室□□九百九十余区云
按唐留守府在大内广运门内□□□□殿天佑三年改延喜门为宣化门万寿门为万春门积庆门为兴善门含清门为延义门延和门为章善门保[宁]殿为文思殿天佑中又有积善宫安福□□唐同光二年改应顺门为永曜门太平门为万春门通政门为广政门凤鸣门为韶和门万春门为□□门庄宗母贞简曹太后居长寿宫应顺时有广顺殿天兴殿清泰时有敷政殿[玄]武楼梁有保[宁]鞠场以上皆无考
  皇城
隋曰太微城亦号南城
宫城之外夹城也周八十里二百五十八步四面中央共开九门南面三门中曰端门
北对五凤楼南对定鼎门
东曰左掖门西曰右掖门东面二门南曰宾耀门
隋之东太阳门武德之东明门太帝改宾耀
北曰启明门
西对宫城之苍龙门
□□□□□□金耀门
东对宾耀门疑即隋之西太阳门
北曰干通门
东对宫城之金虎门
西面外夹城又二门南曰丽景门
东对金耀门五代实录皆云上阳门疑曾更易
北曰开化门
东对干通门
北面一门曰应福门
门西向其城至微缺一角按其门五代以来曰甲马门盖诸班直宿其内
城内东偏有太庙尚书省次北左军二门
在兴教门之东门内皆班院
西偏郊社御史台
台中有开元中御史刻石题名及五代文簿数库
次西右军一门
在光政门之西门内皆班院及御园
西夹城内有内侍班
按唐百司署舍皆列皇城内今悉摧圯失其处但举所在者云梁及后唐有师子门盖城西门之俗名也
[玄]武神祠
景德三年知河南府边□言宫苑有[玄]武神京邑人人崇祀已久灵异之迹着于传闻臣已葺皇城北门欲移像于彼从之
右皇城
按□□□□□□园□□□□□□四年朝陵入洛因临幸而谒上清宫
东城
宫东之外城也隋筑唐与宋皆仍旧
东面一门曰宣仁门□□□□□□□□□福门
今为阳监前门
北面一门曰含嘉门
今不复□门构但城墙缺□□在□
城内有洛阳监
金初仍宋制正大初以河南为中京改河南为金昌府筑城东据涧水南接东城之南郭西亦因东城之西郭北缩于旧仅一里先于正隆初迁府治自水南入城宣仁门里天眷闲迁 宣圣庙学于东城东二百余步大内塞南面左右二门
元朝皆如旧制但故皇城内暨水南种□民田城内止十四坊东城
春融坊崇圣坊思贤坊进贤坊
西城
宣□□□□□□通□□□□□□思政坊铜驼坊
乐丰坊
西关
富教坊洛宾坊津阳坊
然居人稀少□□□旧 【 下阙】

光绪壬申袁漱六前辈卧雪庐藏书辇来厂肆火神庙名钞旧校触目琳琅而值极昂荃孙境又极窘无计得之又不能自己心跃跃然目炯炯然逐日蹒跚书城之侧寝食俱废见友人中能得者则谨志之为他日借阅地一日见河南志钞本一巨帙无卷数用全唐文格子封面题河南志识是徐星伯先生手笔城池宫阙自周至唐悉具知是宋次道河南志之首册而星伯先生修全唐文时所录者议价不成次日即为人购去懊恼欲绝后探知归常熟师所因乞归录副而细校之开卷即云河南府路罗城方知大典所录为元河南志而仍是宋志原文至述元时寥寥数语必是星伯先生止录宋志元代事则置之耳唐朝最详东京城坊考全取于此北魏朝校以伽蓝记颇有益处周汉魏晋只能以正史寰宇记校之私心喜甚秘之箧中廿年甲辰交梓人丁德洲刻于金陵三年始毕今春门人陈横山征君忽觅得阮文达公所刻魏晋四朝洛阳宫殿图云出自大典亟假读之文达公跋云余于嘉庆十五六年闲在京师文颖馆总阅全唐文时永乐大典多移在馆有馆中供事钞得东汉东都城图一纸西晋洛阳京城图一纸后魏洛阳宫城图一纸金墉城图一纸余阅而喜之亦不能究其从何处钞出遂令照钞数纸知此图非后人所能造必唐以前旧书中之遗迹也有此图则读汉晋魏书者皆了然于南北前后城宫殿观不必推测矣恐日久图失刻之于板以贻读书人寻绎而自得之隋文选楼主人识实则摹从此志阮仅以汉晋洛阳宫城图标题而宋西京图亦附存焉入之此志丰城剑合矣吾辈抱残守缺竟有吻合无迹出于意料之外者若唐宫城图见东京城坊考不必转摹惟宋次道河南志二十卷李氏得月楼书目尚有其书傥一旦复出世闲此数卷书留覆酱瓿亦所愿矣光绪戊申中秋前四日缪荃孙跋
阮图订误
汉都城 罼罣苑罜误罣 上商里上误止
西晋京城 雍门雍误(玄隹) 陵云台陵云误凌灵 听讼观讼误松 显阳殿阳误扬 式干殿式误武 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