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敬按:《名胜志》引此作陂渠,《东观汉记》作陂池,尤胜。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
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功,朱脱功字,何焯以钞本《隶释》校增。戴、赵增同。巧不可言,富拟封君。世祖之少,数归外氏,守敬按:《寰宇记》湖阳下引《周地图记》,湖阳,光武外祖樊重邑也。及之长安受业,赍送甚至。世祖即位,追爵敬侯。守敬按:《樊宏传》作追爵,谥为寿张敬侯。盖寿张其爵,敬其谥也。诏湖阳为重立庙,置吏奉祠。巡祠章陵,常至重墓。守敬按:《后汉书 樊宏传》,南阳湖阳人也。其先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云云,与司马说互有详略。其水四周城溉,守敬按:四周城溉,《注》有此辞例,见《晋水》篇。城之东南,有《若令樊萌、中常侍樊安碑》。赵云:按《隶释》,《汉故中常侍骑都尉樊君之碑》,君讳安,字子仲,南阳湖阳人也。延熹三年冬十有一月,勒石。守敬按:《樊安碑》载《古文苑》九,误子仲为子佑。《集古录》误同。《樊萌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城南有数碑无字。守敬按:碑之无字者,或因未得撰文之人,见《泗水》篇,此数碑盖岁久漫漶。又有石庙数间,依于暮侧,栋宇崩毁,惟石壁而已,亦不知谁之冑族矣。其水南入大湖,湖阳之名县,藉兹而纳称也。守敬按:水自湖阳县之南,南入大湖,则县在湖之北,水北曰阳,故知县以此称。湖水西南流,又与湖阳诸陂散水合,谓之板桥水,又西南与醴渠合,又有赵渠注之。二水上承派水,会贞按:派
水本澧水之异名,自澧水注比,比水亦有派水之名,故此二水承比水,郦氏变言承派水也。南径新都县故城东,两渎双引,南合板桥水。会贞按:二水当在今唐县西南。板桥水又西南与南长水会。会贞按:会处在今枣阳县西北。水上承唐子襄乡诸陂散流也。会贞按:此今枣阳东北之南水。唐子陂以唐子乡得名,疑此本作承唐子乡诸陂散流,襄字衍文?唐子陂在唐子山西南,有唐子亭。会贞按:《续汉志》、《隋志》并言蔡阳有唐子山,[三〇]山在今唐县南百里,枣阳县北五十里。《枣阳县志》,唐子山南有莲花堰为邑北胜境,广阔数里,即唐子陂。唐子亭又名松子亭,见下。汉光武自新野屠唐子乡,杀湖阳尉于是地。会贞按:见《后汉书 光武帝纪》。陂水清深,光武后以为神渊。会贞按:张衡《南都赋》松子神陂,李《注》引习凿齿《襄阳耆旧记》,神陂,在蔡阳县界,有松子亭,下有神陂也。神陂盖即神渊,据郦说是神渊本松子陂矣。西南流于新野县,与板桥水合,西南注于比水,会贞按:今枣阳县东北之北水、南水,西南流于枣阳境,合为一水,又西南至襄阳县东北入唐河。又西南流注于淯水也。朱脱注字,戴、赵增。会贞按:黄本有注字,《名胜志》引同。今泌河自泌阳县东,西流经唐县,为唐河。又西南流,经新野县,至襄阳县东北,入白河。
校记
[一] 「水发白石山」 按:原「出」字误,诸本皆作「发」,依改正。又《疏》于「水发白石山」下写疏,据《通鉴》晋咸康五年文,当作「水发白石山西」,据之「西」属上读。《方舆纪要》二十九「西」属下读。
[二] 「北径郑卫尉城西」 按:沈钦韩《疏证》云:《梁书 郑绍叔传》:「天监初,入为卫尉卿。加冠军将军。三年,魏军围合肥,绍叔以本号督众军镇东关,事平,复为卫尉。」杨《疏》漏引,当依补。杨书《凡例》云:「近时有沈文起之《注疏》稿本未刊板,吾不得见。然吾兄沈氏之《左传补注》,发明无多,其书即传,恐亦所见不逮所闻。」既未见其书稿本,实亦不宜轻下评 ,嫌于武断。即如上文杨校「投水而死者数千」依诸葛恪者作「数万」,沈氏书中亦有之。
[三] 「戴年下增立字,云:脱立字」 按:沈氏《疏证》云:「立字不当有。」
[四] 「王逸曰,太湖中有包山」 按:检《楚辞 九歌 湘君》「邅吾道兮洞庭」,王逸《注》云:「洞庭,太湖也。」洪兴祖《补注》云:「按吴中太湖,一名洞庭,而巴陵洞庭亦谓之太湖。逸云太湖,盖指巴陵洞庭耳。」王逸《注》但言《楚辞》之洞庭,一名太湖,初未言包山。杨《疏》误引。
[五] 「乃别一罗浮,高比此稍逊」 按:《书钞》一百八罗浮石鼓条引《罗浮山记》云:「罗浮山东别有山,有两石鼓,扣之清越。」为杨《疏》所本。
[六] 「《越绝书》二,由锺穷隆山者,古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 按:孔本《北堂书钞》百六十引
《越绝》曰:「吴中穹隆山,古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今本《越绝书》讹作「由锺穷隆山者,古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孔校云:「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越绝》因曲误由,仍作锺穷,非是。」今按:孔校是,当据正。
[七] 「《宋志》引《吴记》……后改为县」 按:《宋书 州郡志》引《吴记》如此,且曰「非也」。《寰宇记》亦引沈约以为非之语。沈以为「汉旧县」。据沈氏则立盐官为海昌都尉治,非晋太康中立。杨氏以为别有晋太康分立之说,或县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