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颍墟,故老人云,是颍考叔故居,即郦元所谓颍谷也。今颍河出登封县西南。《春秋》颍考叔为其封人。守敬按:见《左传 隐元年》。其水东北流。中水导源少室通阜,守敬按:此水在三源之口,为出少室之西源。今水出登封县西。东南流,径负黍亭东。守敬按:《续汉志》,阳城有负黍聚,即此。《左传》杜《注》,阳城西南有负黍亭,与下京说合,在今登封县西南。《春秋 定公六年》,郑伐冯、滑、负黍者也。守敬按:见《左传》。冯敬通《显志赋》曰:求善卷之所在,守敬按:冯衍,字敬通。赋载《后汉书》本《传》。在作存,误,当以此正之。遇许由于负黍。京相璠曰:负黍在颍川阳城县西南二
十七里。会贞按:《史记 周本纪》、《郑世家》《正义》引《括地志》并云,负黍亭在阳城县西南三十五里。《秦本纪 正义》同。《韩世家 正义》引《古今地名》,在阳城县西三十七里。俱作三十,足征此二为三之误,惟五七错出,未知孰是。世谓之黄城也。会贞按:景日《说嵩》七,今其地有聚落,曰黄城沟。亦或谓是水为 水,会贞按:见《 水》篇。东与右水合。会贞按:此处当增又东流三字,方合。左水出少室南溪,守敬按:左水为三源之东源,亦出少室之东源,今水出登封县西。乃《明一统志》载颍水三源,以出阳干者为左源,出少室山为中源,出少室南溪者为右源。《方舆纪要》沿之,与此适相反矣。东合颍水,守敬按:三源于此合为一水。故作者互举二山,言水所发也。朱互讹作乃,山讹作三,赵同。《笺》曰:宋本乃作于。戴改互、改山。守敬按:明钞本作互举二山。此东上文,二山谓少室及阳干也,以二山为水所发,见非仅少室之源也。《吕氏春秋》曰:卞随耻受汤让,自投此水而死。张显《逸民传》、嵇叔夜《高士传》 言,投泂水而死,未知其孰是也。朱《笺》曰:《吕览》作颍水,《庄子》作稠水,司马《注》本作泂水,云泂水在颍阳。 按:颍、泂古字通用,故《礼》顈衣一作絅,是其例也。稠、洞二字皆误耳。守敬按:吕说见《离俗览》。《隋志》,《逸民传》七卷,张显撰。两《唐志》作《逸人传》三卷。《御览》五百九引嵇康《高士传》又作桐水,《庄子》司马《注》见《释文》云,本或作桐水。《文选 长笛赋 注》引《庄子》作桐,《史记 伯夷传 索隐》作桐,桐亦泂之误。
东南过其县南。朱东上衍又字,全、赵同,戴删云,又字,后人所加。
颍水又东,五渡水注之。其水导源 高县东北,太室东溪。朱、赵 作崇。《笺》曰:一作嵩。赵云:按《汉书 地理志》, 高,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庙。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师古曰, ,古崇字。全、戴改 。守敬按:《说文击传》引《国语》韦《解》,崇与嵩古字通。《初学记》五引戴延之《西征记》,嵩高山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也。《中山经》郭《注》,泰室山即嵩高山。《汉书 武帝纪》,元封元年,令祠官加增太室祠,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嵩高。《地理志》属颍川,后汉省县入阳城,故《续汉志》阳城有嵩高山。《地形志》同。《元和志》,山在登封县北八里。 高故城即今登封县治,山在县北。《通典》,登封有五渡水。[一]今水出登封县北嵩山东谷。县,汉武帝置,以奉太室山,俗谓之崧阳城。守敬按:《尔雅》[《释山》]山大而高,崧。《释文》崧,又作嵩。《初学记》五引《释名》,嵩字或为崧,山大而高曰嵩。《魏书、出帝纪》永熙二年,车驾狩于嵩阳,即崧阳也。盖地有嵩阳之称,俗因以名城,又变嵩作崧耳。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预而迭相灌澍,崿流相承为二十八浦也。守敬按:梁中大通元年,陈庆之自河阳败还,尔朱荣追之,会嵩高水涨,庆之军士死散略尽。据《通鉴》在夏闰六月,可为此春夏雨泛云云之证。《元和志》,鄂岭 在缑氏县东南三十七里。《通典》,登封有崿岭故关。鄂、崿音同。然则崿岭在今偃师之东南,登封之北。此《注》崿流殆谓崿岭之流乎?乃《方舆纪要》以登封东南之箕山,当崿岭失之。旸旱辍津,朱旸讹作汤,《笺》曰:宋本作阳。戴赵改旸。而石潭不耗,道路游憩者,惟得餐饮而已,朱餐讹作 ,赵
同,戴改。无取澡盥其中,苟不如法,必数日不豫,是以行者惮之。山下大潭周数里,朱潭作泽,赵同,戴改。守敬按:明钞本作潭,《名胜志》同。《说嵩》十,今沙屯石铺,但细流轧轧。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余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缁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朱幽作山,《笺》曰:当作幽。赵、戴改。其水东南径阳城西,朱南径讹作流南,赵改南作径,戴改南径。石溜萦委,溯者互涉,故亦谓之五渡水。守敬按:旧志缘溪有五渡村。东南流入颍水。守敬按:《明史 地理志》,五渡水入颍,亦曰三交水。今水自登封县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颍。
颍水径其县故城南。守敬按:汉县属颍川郡,后汉属河南尹,魏、晋因,后废。后魏复置,为阳城郡治,在今登封县东南三十五里。昔舜禅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守敬按:《史记 夏本纪》,禹辟商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