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出上党长子鹿谷山,东入清漳,从水,章声」,与郦《注》合。而《水经》言「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则不同。《说文 涷》下作「水出发鸠山,入于河,从水,东声。」似不宜与《山海经》、《淮南子》牵连书之。下文明言涷水注漳水,则「涷」非「漳」也。
[二] 「《地形志》,长子有鹿谷山」 按:《地形志》并州上党郡长子下云:「有廉山,浊漳出焉。」标点本《校记》引杨校据《水经 浊漳注》水出鹿谷山云:「此廉为鹿之误,并脱谷字。」
[三] 「戴氏往往以俗改古,以古改俗,失其真面,未免专辄,如罡改冈、●改要、虖池改滹沱、淀改淀之类,是也」 按:沈钦韩《水经注疏证 序》亦云。
[四] 「长子有辛城」 按:标点本《地形志》作「有幸城」。
[五] 「以《鲍宣传》知之」 按:《汉书 宣传》:「徙(宣)上党,遂家于长子」,阎氏故云。
[六] 「蓝水出其南东流入浊漳」 按:《地形志》「入」字,标点本据百衲本作「令」,南监本作「合」,校改为「合」,是也,当从之。
[七] 「铎辰赤狄别种」 按:是年《春秋经》书「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杜《注》云:「甲氏、留吁,赤狄别种。」《左传》则作「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杜《注》:「铎辰不书,留吁之属。」
杨氏混淆《经》、《传》及杜《注》,以释潞氏之属。其引杜《注》,不应有「铎辰」二字,今删。「表」为「辰」字之讹。
[八] 「绛水出屯留西南,东入海」 按:《括地志》屯留县下云:「绛水源出潞州屯留县西南方,东北流冀州入海。」
[九] 「胡渭最自负善读《水经》」 按:胡氏引《水经注》亦作「陈」,见《锥指》卷十三中之下,故全氏讥之。
[一〇]「从水东声」 按:此许氏说「涷」字。朱《笺》本讹作「漳声」,《疏》漏作校记。
[一一]「赵廷寿……遇其父德钧于西唐店。唐、汤音近」 按:《通鉴》二百八十《后晋纪》天福元年十一月有:「赵延寿遇德钧于西汤。」(页九一五三)胡《注》云:「欧《史》作西唐,薛《史》作西唐店。」而《通鉴》正作「西汤」可证。
[一二]「水出林虑县之仓石溪……《寰宇记》引此《注》作仓石溪」 按:检金陵局刻本《寰宇记》五十五作「仓谷」,此诸家改谷当据《寰宇记》。
[一三]「此必《大典》本戴改……」 按:《大典》本作「石」,不作「谷」,其一「石」讹作「食」。戴非据《大典》本。杨氏未见《大典》本,意改。(「此必《大典》本戴改……」十四字,今据台北本删。)
[一四]「结石修防」 按:坊,全、赵、戴本皆改作「防」。
[一五]「漳水于县南」 按:朱《笺》云:「谢云:宋本漳水下有径字。」
[一六]「《括地志》,三户津在相州,滏阳县界,当在今磁州西南」 按:孙辑本在相州安阳县界。滏阳属磁州,杨氏盖据《史记》「楚虽三户」下《正义》所引《括地志》作「滏阳」。《寰宇记》五十六磁州《序》云:「贞观元年废磁州,以滏阳成安属相州。」故《括地志》作「相州」是也,县当作「滏阳」,作「安阳」者误。
[一七]「盖非全文」 按:检《类聚》所存赋文,尚有以武、举、与三字为韵六句,郦《注》引宇字韵二句似在一节内。
[一八]「当是《大典》之误字」 按:《大典》本作「晏陂泽」,不如《疏》所说,此亦杨氏未见《大典》本之证。
[一九]「司空邺城围」 熙仲按:时曹操为司空(沈钦韩《疏证》亦云),陈琳为袁绍作檄,即作「司空曹操」,可证。
[二〇]「《方舆纪要》引《魏略》」 按:检《纪要》作「典略」。
[二一]「《邺中记》,石虎于魏武故殿」 按:《寰宇记》五十五作「故台」。
[二二]「奉常王叔治」 按:沈钦韩《疏证》云:「曹操建魏国,置九卿以太常为奉常。」
[二三]「北曰广德门」 按:此下钞脱「次曰 门」四字,今补。
[二四]「西明乃金明之误」 按:胡《注》引此云:「盖即金明门也。」西方为金,西、金一也。
[二五]「一名阅马台」 按:《御览》云:「凉马台,一名阅马台,亦名戏马台。」
[二六]「此或郦氏所据不同,或以钱数过多,故减省之」 按:此《疏》真书生之见,所谓措大眼孔小耳,其实,所敛取者钱数百万,而长老辈用二三十万嫁女,其余则巫祝三老廷掾等朋分之,原文明确。郦氏下文以钱三万聘女,益彰其罪。
[二七]「祝当为河伯妇」 按:《笺》说是也。祝下当补「云」字,赵、杨说皆词费,且于文费解。
[二八]「滏水入焉」 按:《大典》本亦讹作「溢」,脱「焉」字。戴非依《大典》本,实依《御览》六十四校正。
[二九]「《漢表》任作 」 按:标点本《汉表》亦作「任」。
[三〇]「邺师败邯郸之师于平阳」 按:全、赵并云:孙子騄曰:「今本《竹书》无此文。」
[三一]「惠氏《后汉书补注》引《赵都赋》作麟阁」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