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庐君主簿,敬君之义,悉还二女。会贞按:《初学记》十九引谢灵运《江妃赋》宫亭双媛,即指此事。故干宝书之于《感应》焉。会贞按:此条见今本《搜神记》卷四,《汝水注》载王乔事云,干氏书之于《神化》,此又云,书之于《感应》皆《搜神记》原书篇名也。
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朱《笺》曰:照水未详。赵云:按下云,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即石镜所照之水也。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赵作影。守敬按:黄本、吴本并作形,《初学记》五、《文选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 注》并同。《御览》一百一十七引山谦之《寻阳记》亦同,是此文作形不误,赵改影非也。晨光初散,朱散作曜。赵云:《名胜志》引此作散。戴改同。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守敬按:山东有石镜以下,《浔阳记》文,引见《书钞》一百三十六。又《御览》七百一十七引《幽明录》,山门有石数枚,形圆若镜,明可以鉴人,谓之石镜。后有行人过,以火燎一枚,遂不复明。今石镜 在星子县西二十五里,庐山。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守敬按:二泉详下。《庐山记》曰:白水在黄龙南,守敬按:《庐山记》白水二字作一泉
字。然《寰宇记》称瀑布亦名白水,盖沿此《注》。《书钞》一百五十八引《庐山南岭精舍记》,东接黄龙山,山下有洞穴,世传有黄龙出焉。《舆地纪胜》,黄龙山去南康军三十里。《浔阳记》云,能兴云致雨,有黄龙之像,故名。在今星子县西三十里。即瀑布也。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林表,望若悬素。注处悉成巨井,朱脱成字,孙潜校增。守敬按:《庐山记》有成字。其深不测。其水下入江渊。守敬按:此周景式《庐山记》文。《御览》七十一引之。《舆地纪胜》,瀑布水在开先院之西,庐山南。瀑布无虑十数,皆积雨方见,惟此不竭。李白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也。《庐山纪事》,汉阳 之泉,东流为开先二瀑,在东北者曰马尾水。在西南者,则自坡顶下注双剑 背邃壑中,汇为大龙潭,绕出双剑之东,下注大壑,悬挂数十百丈,循崖东北逝,[二三]与马尾水合流,出两山峡中,下注石潭。石碧而削,水练而飞,潭绀而渊,为开先佳境。二瀑俱奇观,而西瀑尤胜。在星子县庐山秀 寺西。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缅然,与霄汉连接。秦始皇三十七年,叹斯岳远,遂记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志其丈尺里数,今犹得刻石之号焉。会贞按:各本并作始皇三十六年。据《史记》,始皇出游至云梦,浮江下云云,在三十七年,则作三十七年方合。《御览》四十一引《寻阳记》,上霄 在庐山东南,秦皇登之,与霄汉相接,因名。高处有刻石之字,大如掌,皆隐起焉,仅百余言。《路史》引《舆地志》,紫霄 下有石室,室中有禹刻篆文,有好事者缒入摹之,凡七十余字,止有洪荒漾余乃六字可辨,余叵识。后复进寻,已迷其处。[二四]今紫霄 在星
子县北二十五里,一名上霄 。此刻石欧、赵皆未著录,《一统志》今亡。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会贞按:此《寻阳记》文,引见《御览》五十二,今名德星石,在星子县南五里湖中。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会贞按:《寰宇记》引《图经》,昔有星坠水,化为石,当彭蠡湾中,俗呼为落星湾。是湾又以石为名。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会贞按:《搜神记》,宫亭湖孤石庙,有一估客下都,经其下云云。《御览》六十六引《九江记》,彭蠡湖心有大孤山。今大孤山在德化县东南湖中,又名鞋山。周回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为异。会贞按:《初学记》五引梁朱超《咏孤石诗》,独高成不 。又引陈定法师《咏孤石诗》,独拔 外,孤秀白云中。上生林木,而飞禽罕集,言其上有玉膏可采,所未详也。耆旧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纪功,会贞按:《御览》六十六引《九江记》,大禹刻其石以纪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岁月已久,莫能辨之也。戴辨上增合字。会贞按:此刻石欧、赵皆不著录,盖已佚。此篇先总 庐山,次 山北,次 山南,末带 湖中落星石及孤石,词旨秩然。二石不 于上篇彭蠡下,而 入此《注》,乃互见之例。郦氏全书,往往有之。
校记
[一] 「一名洭水」 按:朱《笺》本「洭」讹作「汇」,《清一统志》三百五十二连州下山川有汇水,又有洭水。《汇水》引此《注》讹文为证。沈钦韩《疏证》钞本云:「按近人不知《水经》之汇水即洭字之误,《统志》于洭水外别载汇水,而引《水经注》之讹文为证,遂于《水经注》之水别多一水,不得已而云『汇水一名桂水』。不知洭水、湟水、桂水实即一水,而汇水终无安顿处。」
[二] 「《经》书桂阳者,县本隶桂阳郡也」 按:戴按「县下近刻有也字」,又郡下无也字。朱《笺》本作「《经》书桂阳者县也,本隶桂阳郡。」沈炳巽本同。依朱沈则文当云:「《经》书桂阳者,县也,本隶桂阳郡,后割属始兴。」文从字顺,当从。
[三] 「引盛弘之《荆州记》并作横溪」 按:《御览》七十《泉水》引《水经》此《注》与今本同,下「岂谓能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