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日用之需,非有珍奇之品宜于厥包,以进包匦加虔也。

  ●卷之二十七 蕃市志

  晋江辖地虽滨海,不立蕃市,盖夷舶不到之区也。内惟蚶江、永宁、祥芝、深沪数处,或造小船,不过商渔贸易而已。其船上可通苏、浙,下可抵粤东。即台湾运载,亦用此船,未尝更造夷舶所售货物,台湾惟米、豆油、糖,运到蚶江,出入稽查系海防厅管理。苏、浙、粤东所载糖、物、棉花等货,往来皆由南门外海关查验,以防私贩私售,故未尝立蕃市之法云。

  ●卷之二十八 职官志【文秩】

  封建废而郡县开,百里之寄,民人社稷,比诸三代侯伯之疆。自郡而上,至于督抚,皆受天子命,抚此土,治此民,故官无论崇卑,职无分文武,要以膺爵受禄,不负国而不负民,斯可以不负吾身也。闽自无诸建国,爰有长民之司,而设官分职,至唐略备,历代沿革不同。晋江一邑,以形胜人文争雄上国。生斯土者,叨朝廷之恩施,而良有司之鼓舞振兴,亦不可没也。若乃贻讥尸位,或并厉斯民,斯无足取。而我朝慎简官方,所由久安长治者也。志职官。

  历代泉州府以下职官考

  唐《文献通考》:武德元年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天宝元年复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
  《唐书·地理志》:泉州上郡。《百官志》:上州刺史一人,掌宣德化,岁巡属县,观风俗,录囚,恤鳏寡。别驾武德元年改长史为别驾,主贰州事。长史司马各一人,录事参军事一人,录事二人,司功参军事一人,司仓参军事一人,司户参军事二人,司田参军事一人,司兵参军事一人,司法参军事二人,司士参军事一人,参军事四人,布令一人,市丞一人,文学一人,助教一人,医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
  宋《闽书》:初设节度使。太平兴国以后,俱知州事。大观元年升为望郡。《宋史·百官志》:望州《八闽通志》云:本上郡,大观元年升为望郡。知州事一员,通判军州事一员,签书判官厅公事一员,节度掌书记一员,观察支使一员,节度推官一员,观察推官一员,诸曹录事参军一员,司户参军一员,司法参军一员,司理参军一员,州学教授一员,监在城税务文武各一员。
  宋诸司附置泉州者
  南外宗正司按《八闽通志》《宋史》:崇宁三年,置南外宗正司于南京,西外宗正司于西京。各置睦宗院,择宗室之贤者一人为知宗,掌外居宗室,而置教授以课其行艺。南渡后,移镇江。其后屡徙。绍兴三年,移置西外宗正司于福州,南外宗正司于泉州。盖随其所寓而分管辖也。知宗正司事一员,丞一员,以本州通判一人兼。簿一员,以本州佥判兼。睦宗院《八闽通志》作敦宗。主管一员,文武各一员,后省武臣一员。宗学教授一员,隆庆志:南外宗正司在水陆寺街,元以其地之后半置。清军驿俗呼旧馆驿。睦宗院在府城西南,以清果、菩提二寺为之。新睦宗院在府城西北。提举市舶司按《宋史》:掌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元祐初,诏福建路于泉州置司,仍委逐处知州、通判、知县、监官同检视,而转运司总之。又按《中兴会要》:绍兴二十一年,李庄除福建提举。上曰:提举市舶司委寄非轻,若用非其人,则措置失当,海商不至矣。庄可发来禀议,然后任。见《八闽通志》。提举一员。
  元《百官志》:泉州总管府为上路。元尝置平海行中书省于泉州,后迁行省于福州,遂自为泉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一员,以蒙古人任。总管一员,以汉人南人任。同知治中判官各一员,推官二员,经历知事照磨各一员,提控案牍一员,司狱一员,儒学教授、学正、学录各一员,训导六员,石井书院山长一员,蒙古学教授、学正各一员,阴阳学教授、学正各一员,元史无学正。广平仓监纳大使、副使各一员,平准行用库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丰衍库大使、副使各一员,杂造局大使、副使各一员,都税务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清源站正提领、副提领各一员,脱脱禾孙、副脱脱禾孙各一员,录事司达鲁花赤一员,录事一员,判官一员,典史一员。
  分省附置泉州者
  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八闽通志》云:《三山续志》大德元年立,徙治泉州。平章政事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佥省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二员,都事、勾管、照磨各一员,随省官属检校所检校一员,理问所理问一员,都镇抚司都镇抚一员。按元设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或置于福州,则为福建行中书省;或置于泉州,则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元史》: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帅府事。十五年,改为行中书省,升泉州路总管府。十八年,迁行省于福州路。十九年,复迁泉州。二十年,仍迁福州。二十二年,并入杭州。

  诸司附

  儒学提举司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吏目一员,医学提举司提举一员,人匠提举司提举一员。市舶提举司《八闽通志》云:《元史》延祐元年改立泉州。考之《泉州历官志》,大德间已有是官。提举二员,同